皇后碼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皇后碼頭(Queen's Pier,1925年-2007年7月31日)興建於1953年,面對維多利亞港,是一座可以供予小型船隻泊岸上落客的公眾碼頭,也是香港唯一用於舉行儀式的公眾碼頭。然而碼頭的運作於2007年4月26日起被中環9號碼頭取代;皇后碼頭本身亦於2008年2月從原址上被拆卸。
皇后碼頭於英國殖民地時期一直見證著維多利亞港海岸的變遷,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急速發展見證,從現代建築主義形式興建而成的皇后碼頭,連同與香港大會堂以及愛丁堡廣場所組成的建築群,至今仍然保留著香港1950年代的實用主義型建築特色[1] 。
興建歷史
前身
皇后碼頭的前身是皇后像停泊處(Queen’s Statue Wharf),於20世紀初建成,是一個以木材建成的簡單停泊位。當時中環仍未開始填海,碼頭因為在皇后像廣場之前而稱為「皇后碼頭」。
正式命名落成
1921年工務委員會建議重建一個同時停泊四艘船的鋼筋混凝土碼頭,由Messrs. Sang Lee & Co.負責興建。後來立法局在1924年7月31日正式將碼頭命名為皇后碼頭(Queen’s Pier),並於1925年正式落成。
二次大戰後,皇后碼頭因為填海工程而拆卸,新的皇后碼頭於1953年在填海區興建打樁。碼頭工程在1954年2月開始建造。舊有皇后碼頭在1955年1月拆卸。
見證殖民地的歷史時刻
1950-60年代中區填海工程為中環海旁帶來轉變。除了皇后碼頭的重建,附近的愛丁堡廣場和大會堂在1962年落成,這一帶具特色的殖民地時代建築群逐漸形成。
自從皇后碼頭建成後,歷任港督也在此處登岸履新,見證了殖民地的重要時刻。從戴麟趾、麥理浩、尤德、衛奕信到彭定康,他們也會乘坐慕蓮夫人號(Lady Maurine)到皇后碼頭上岸,然後參與愛丁堡廣場舉行的歡迎典禮,再前往大會堂進行宣誓儀式,慢慢這個安排成為殖民地時代的傳統。
歷史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5月古物古蹟辦事處發表評估報告,指出皇后碼頭逾半世紀歷史,見證維多利亞港的變遷及二次大戰後急速的經濟發展。同時碼頭作為英國皇室儀式及公眾活動的場地,是香港殖民地歷史一部分,也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皇后碼頭與大會堂、愛丁堡廣場、和平紀念碑、立法會大樓為同一建築群,保留著50-60年代的建築特色。
集體回憶遭摧毀
因為需要配合第三期中環填海工程,決定在2006年11月新中環碼頭啟用後,皇后碼頭與天星碼頭一同拆卸。此舉引起部份民間團體不滿,認為摧毀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2007年4月26日0時0分,皇后碼頭正式關閉。不少人來到皇后碼頭緬懷和道別,保育人士則留守在碼頭,掛上標語,並聲言留守到最後。
告別一級歷史建築物
最後皇后碼頭被古諮會列作一級歷史建築,但特區政府表明評級結果和當局處理問題的決定無關。2007年5月23日,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撥款拆卸皇后碼頭。但特區政府表示會在8月1日如常進行清場行動。最後特區政府在早上11時開始清場,至晚上8時45分完成清場行動。而清拆工程於8月底進行,至2008年2月皇后碼頭的清拆工程完成,被拆卸的組件存放於大嶼山狗虱灣的政府爆炸品倉庫。
參考文獻
- ↑ 見證殖民歷史 龍應台一席話 激起護土熱潮. 中國時報. 1-8-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