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益州刺史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益州刺史部,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雒縣(今四川省廣漢市北)。靈帝中平年間移治綿竹縣(今四川省德陽市東北)。獻帝興平年間又移治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漢代州域範圍大致是今日的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大部分,陝西省南部及湖北省甘肅省各一隅[1]

名稱由來

「益州」一詞原稱「梁州」,出現始於春秋以後,大體指華山、漢江以南的一片區域。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益州即其一。《尚書·禹貢》載:「華陽、黑水惟梁州。」華指今陝西省華山,華陽即為華山之南。黑水其說不一:有今瀾滄江金沙江怒江漢江等。《太康地記》云:「梁者,剛也,取西方金剛之氣剛強,以為名也。其地東據華山,西距黑水。」


歷史沿革

先秦

殷商時期益州是巴人和蜀人生活的地方。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併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陽建制修築城垣。

西漢益州刺史部

西漢時,領蜀郡、巴郡漢中郡廣漢郡武都郡、犍為郡、越巂郡、牂柯郡益州郡9個郡國。

東漢益州刺史部

東漢時,領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牂柯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巴東屬國13個郡國,東漢末置上庸郡、房陵郡、永寧郡(後改稱巴郡)、固陵郡(後改稱巴東郡)、汶山郡、江陽郡等郡,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分別改稱梓潼郡、漢嘉郡、朱提郡[2]

魏晉南北朝

益州是當時最大的三個州之一,劉備占領此地並建立蜀漢政權。三國末年西晉滅蜀漢,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晉、東晉南北朝期間這裡一直是益、梁二州。其間十六國時期譙縱在此建立譙蜀政權。

隋朝

隋開皇三年 (583年)﹐罷天下諸郡﹐以州統縣,此時益州僅為一郡之地,益州刺史部遂除。

視頻

益州刺史部 相關視頻

2020丨公元前120年 古代監察制度的創新——刺史制度
皇帝被廢除,豫州益州刺史造反,怎麼可能讓女人當皇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