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鹽官海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鹽官海塘是位於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錢塘江邊的一條堤壩。鹽官古海塘始建於1700多年前,公元713年重築,當時稱為「捍海塘」,最初的海塘為泥土堆建,元代開始使用木樁石塘法,現存海塘為清代所建的魚鱗石塘,主要位於觀潮勝地公園內。2001年,鹽官海塘與海神廟一同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典故

據記載,開元元年(713年)鹽官重築「捍海堤」;嘉定十五年(1222年)加築鹽官古塘,名「海晏塘」;元泰定四年(1327年)造木櫃囤石修堵鹽官海塘岸。海塘魚鱗大石塘,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起修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完工。

文化價值

鹽官景區是浙江省首批准的十五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民俗文化、動人的民間傳說和壯觀的海寧涌潮聞名開世。在唐朝,鹽官就以其發達的經濟和盛行的宗教而名揚海內,是當時全國著名的三個繁榮縣市之一。明清時期,由於「海寧陳家」疑案的出現,更使鹽官名聲顯赫。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甚至想把鹽官定為國都,我們從中可以想象當年之繁化景象。

在鹽官景區錢塘江大橋通車前,這裡一直是兩浙的交通孔道,是重要物資集散地,城市經濟自古繁榮。經濟的繁榮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使鹽官人才輩出,僅清朝陳家就出現了「一門三人四閣老,六部五人七尚書」的奇蹟。此外明代的戲曲家陳與郊、享譽名勝古蹟眾多是鹽官的最大特色,除著名的海寧潮外,被列為省、市級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就達十餘處,故有袖珍式歷史名城之稱。從規模宏大的海神廟到富有神秘色彩的鎮海鐵牛,從雕鏤精細的漢白玉石獅到精巧多姿的唐代建築,從海寧故址的拱辰門到有歷史意義的中山亭......都為鹽官增添了古樸、獨特的風格。難怪著名的古建築專家陳從周教授考察鹽官司後讚嘆道:即使鹽官沒有涌朝,也仍是一座值得遊覽的文化名鎮。

旅遊特色

鹽官觀潮勝地公園是浙江省十大旅遊勝地之一,位于海寧市西南部,距杭州45公里,上海160公里。公園占地面積16公頃,內有明代占鰲塔、錢江古海塘、中山亭、天風海濤亭、鎮海鐵牛、史量才紀念碑、鐘鼓樓、小普陀寺觀潮台、南排出海樞紐等旅遊景點,為紀念毛澤愛同志1954年來鹽官觀潮[2],1996年有關部門在公園內建造毛澤東觀潮詩碑亭;在中山亭邊,還有紀念1996年11月李鵬到海寧觀潮建立的李鵬題詞碑等。

鹽官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端,緊臨着上海、杭州、蘇州等大中城市,處在中國華東金三角——滬蘇杭的中心,且因為瀕臨錢塘江有水利之便,自古就是繁華之地。

視頻

鹽官海塘 相關視頻

2013錢塘江觀潮 鹽官老海塘至今發揮作用
修海塘,拍潮水:70歲「鹽官通」幫海內外鹽官人尋找鄉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