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盒子草(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盒子草
31_104741_1.jpg
圖片來源 https://www.zhongyao360.com/z/hezicao/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盒子草

漢語拼音:Hé Zi Cǎo
別名:黃合子草、鴛鴦木鱉、水荔枝、盒兒藤、天球草、龜兒草、葫簍棵子、黃絲藤、匍絲網草、打破碗子藤、野瓜藤、湯罐頭草、野苦瓜、濕疹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主治:腎炎水腫,濕疹,瘡瘍腫毒

盒子草,中藥名。為葫蘆科盒子草屬植物盒子草Actinostemmalobatum(Maxim.)Maxim.,以全草、種子和葉入藥。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腎炎水腫,濕疹,瘡瘍腫毒。[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盒子草

拼音名:Hé Zi Cǎo

別名:合子草、鴛鴦木鱉、水荔枝、盒兒藤、天球草、龜兒草、無白草、葫簍棵子、黃絲藤、馬瓜包兒、匍絲網草、打破碗子藤、野瓜藤、湯罐頭草、野苦瓜、濕疹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tinostemma tenerum Griff.[A.loba- tum (Maxim.) Maxim. Ex Franch., et Sav.; A.racemosum Max-im. Ex Cogn.]

出處

本品原名合子草,始載於《本草拾遺》,云:"蔓生岸旁,葉尖,花白,子中有兩片如合子。"《綱目》附於草部蔓草類的榼藤子下,《綱目拾遺》藤部載有天球草一條,云:"天球草,好生水岸道旁,苗高三四尺……花小有絨,五月結實為球,球內生黑子二片,生時青,老則黑,每片渾如龜背,又名龜兒草。"又引《百草鏡》云:"葉尖長,有鋸齒,生水涯,蔓生,秋時結實,狀如荔枝,色青有刺,殼上中有斷紋,兩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盒子草的全草或種子。

採收和儲藏

夏、秋兩季採收全草,曬乾。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收集種子,曬乾。

原形態

柔弱草本。枝纖細,疏被長柔毛,後變無毛。葉柄細,長2-6cm,被短柔毛回去形變異較大,心狀戟形、心狀狹卵形或披針狀三角形,不分裂或3-5裂或僅在基部分裂,邊緣波狀或具小圓或具疏齒,基部彎曲半圓形、長圓形、深心形,裂片頂端狹三角形,先端漸尖,兩面具疏散狀凸起,長3-12cm,寬2-8cm。卷鬚細,2歧。花單性,雄花總狀或圓錐狀花序,小花序基部有長6mm葉狀3裂的總苞片,生於短縮的總梗上;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邊緣有疏小齒;花冠片披針形,黃綠色,具1脈,稀3脈,疏生短柔毛;雄蕊5,花絲有毛或無毛;雌花單生、又生或雌雄同序;雌花梗具關節,花萼和花冠同雄花;子房卵狀,有券狀突起。蒴果綠以,卵形、滋長卵形、長圓狀橢圓形,長1.6-2.5cm,徑1-2cm,疏生暗綠以鱗片狀凸起,成熟時近中部蓋裂,果蓋錐形。具種子2-4顆,種子灰折色,對合,表面有不規則的雕紋,長11-13mm,寬8-9mm,厚3-4mm。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多年生於水邊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南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耐熱、耐寒、不耐旱。一般土壤條件均可生長,但不宜在貧脊高燥的地塊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直播法。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收集種子,曬乾貯藏備用。直播法,春播於3-4月,按行距80-100cm開淺溝條播,覆土2-3cm,播後淋水保濕。

田間管理

出苗後及時鬆土、除草,全年中耕除草、追肥各1-2次。苗高30cm以上時,插人字形支架以供藤蔓攀援。

性狀

性狀鑑別

全草常彎曲成團。莖圓柱形,扭曲;嫩莖表面具5條粗稜線,黃綠色;老莖有多數細縱棱,灰貢色;直徑1-4mm。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綠以,纖維性強,木質部占大部分,中心有髓。葉片多捲縮、破碎,上表面棕綠以,下表面灰綠色;完整葉展開後多呈心狀戟形或心狹卵形,先端漸尖或長尖,膜質,邊緣波狀或具疏齒,葉脈明顯,上、下表面被短柔毛。卷鬚細,單歧或2歧,與葉對生。偶有果實,卵形,疏生暗綠色鱗片狀凸起,自近中部蓋裂。氣清香,味微苦。果實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0.8-1.5cm,直徑0.6-1.0cm。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疏生鱗片狀刺突,常自中部蓋裂,果蓋錐形,稍皺縮,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種子常2-4枚,呈龜體狀,長1-1.2cm,寬0.5-0.9cm,厚0.3-0.4cm,外表面灰褐色,具不規則雕紋。種皮硬而脆,斷面類白色,內表面灰折色,較光滑,種仁白色,瓜子狀,外被白色膜,子葉兩枚,富油性,輕劃有油痕,碎後具香氣,味苦。

顯微鑑別

  • 根莖橫切面:呈不規則形。表皮細胞1層。皮層由3-4層細胞組成,外層細胞木栓化。又韌維管束排列成環,妝生韌皮部外方中柱鞘部位有木化纖維束,其旁邊及髓射線部位散有石細胞,石細胞稍大,壁較厚;韌皮部較窄,束中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占橫切面大部分,導管直徑大小不一,部分導管內有棕色分泌物,木質部細胞均木化,內方韌皮部細胞較小;其內方有石細胞環帶。髓部薄壁細胞多破碎。髓射線明顯。薄壁細胞中含少量演粉粒。
  • 嫩莖橫切面(直徑2mm):呈五角形。表皮國1列長方形細胞,外被角質層,有的特化成多細胞非腺毛。稜角處表皮細胞下有3-5層厚角細胞。皮層為3-5層薄壁細胞;內皮層環可見。中柱鞘纖維束排列成環。雙韌型維管束管9-10個,近2輪狀排列,韌皮部較窄,木質部導管單個或數個成群,直徑28-132μ,周圍可見網紋細胞,導管中偶有侵填物。賄部寬廣,由大型薄壁細胞組成。薄壁細胞中含少量演粉。
  • 老莖橫切面(直徑3mm):為異常構造,與嫩莖比較,中柱鞘部位纖維木化程度強,並有少數石細胞散在:又韌維管束環裂,韌皮部窄,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占大部分,細胞多木化,內韌皮部小,期內方有石細胞群環繞,賄射線寬窄不一;髓較小。異常構造是稜線處正常中柱纖維束環外方有異常的無限外韌型維管束,其外方纖維束為1-2層細胞,並散有石細胞,韌皮部窄,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導和單個或數個成群分布,孔徑大。薄壁細胞中含較多的演粉粒。
  • 葉片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均為1層,外被角質層,氣孔以下表皮為多,表皮上有多細胸非腺毛,具角質線紋。柵欄組織為1-2列柵狀細胞,不能過主脈;海綿組織為4-5列不規則的薄壁細胞,細胞間隙大。主脈維管束雙韌形,木質部導和4-6列,韌皮部較小,細胞多角形。主脈上、下表皮內方有厚角組織。
  • 葉表皮製片:上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細胞平直,氣孔較小,柵表比3.61;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多,不定式,副衛細胞4-5-6個,偶有3個,氣孔指數17.1,脈島數440.5全/mm2;上、下表皮均被非腺毛,以葉脈和多見,非腺毛由2-11個細胞組成,長71-286μm 具角質線紋。
  • 果皮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類長方形細胞,壁稍厚,外被角質層,呈細小的刺狀突起;中果皮發達,其外方有1-6列微木化的石細胞,斷續排列成環,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壁厚,具單紋孔,余為薄壁組織,其間散有從多小型雙韌型維管束;內果皮為1列長方形薄壁細胞。
  • 種子橫切面:外種皮為1列排列不整齊的類長方形細胞;其下幾列細胞壁較厚,含褐色色素,有的具單紋孔;中層占大部分,外方有數十列壁稍厚、微木化、具單紋孔的厚壁細胞,其下為5-10列石細胞,壁孔、壁溝明顯、緊靠石細胞為4-5列大型類圓形細胞,具不規則網狀增厚紋理,其間散有數個雙韌型類維管束;內種皮為一列切向延長的細胞,胚乳外層為1列細胞,其下為頹廢組織。子葉2枚,薄壁細胞中含脂及油和糊粉粒。

理化鑑別

  • ⑴取本品粗粉3g,加水10ml,浸泡後,充分振搖,產生大量泡沫,經久不散。(檢查皂甙)
  • ⑵薄層色譜 取本品乾燥粉末10g,加7%硫酸液水(1:3)100l回流提取,後加氯信液,繼續回流提取,抽濾,取氯信液,水洗,再用無水硫酸鈉脫水,過濾,濾液濃縮至干,潭殘以甲醇溶解定容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1mg/ml的對照品溶液,吸取供試品溶液5μ對照品溶液3μl,點於硅膠G板上,以氯仿已醚(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醇已醇溶液,在105℃烘數分鐘,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處,日光下觀察,均顯紫紅色斑點;紫外光(365mm)燈下,顯黃色斑點。

化學成分

種子含脂肪油25%-29%,碳水化合物13.28%,灰分2.95%,粗纖維0.89%[1]。全草含合子草甙(actinostemmcoide)A、B、C、D、E、F、G、H[2-4]。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

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主水腫;臌脹;疳積;濕疹;瘡瘍;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盒子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盒子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