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相和歌辭》,中國古代民歌。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曲名大概取絲竹相和而歌之意。其中以漢代民歌居多。《宋書·樂志》及《玉台新詠》有部分收錄。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列入第26至43卷。計有《相和曲》8首,《吟嘆曲》3首,《平調曲》1首,《清調曲》3首,《瑟調曲》12首,《楚調曲》3首,《大曲》2首。近代曾有學者認為其中的平、清、瑟三曲不屬相和歌,但無定論。《相和歌辭》中包括許多優秀的漢樂府民歌。就其所反映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下列幾類:1.反映古代勞動人民受壓迫、遭迫害的窮困生活。如《瑟調曲》中的《東門行》一首,寫男主人公從外面歸來,看到家中妻兒無衣無食,挨餓受凍,無法存活,悲憤之下要去鋌而走險。他的妻子勸他安守貧困,不要去闖禍,但他的回答是:「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毅然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其他如《病婦行》、《艷歌行》(同屬《瑟調曲》)敘述農家慘狀,令人讀之淚下。2.揭露戰爭和徭役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如《飲馬長城窟行》(屬《瑟調曲》)寫婦女對遠征丈夫的思念以及丈夫對妻子的祝福,透露出對戰爭的厭倦。再如《艷歌何嘗行》(屬《瑟調曲》)等也是反映這方面的內容。3.歌頌男女愛情以及婦女被壓迫的詩篇。如《白頭吟》(屬《瑟調曲》)寫一位女子對用情不專的男子的指責。4.其他如《江南》 (屬《相和曲》)寫江南女子採蓮的情景,《雞鳴》(屬《相和曲》,反映統治者的盛衰無常等等,都是富有感染力的。本書是現存漢樂府民歌中數量最大的一部分,無論其所反映的內容還是所創造的形式,對後世詩人都有很大影響。魏晉以來的詩人,擬《相和歌辭》所寫的詩不計其數。尤其是長短句相間的雜言體,到了唐代發展成了自由奔放的「歌行」,唐代許多大詩人都利用這一體裁創作出了很多傑作。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1]。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2]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