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PV)是一種造血幹細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PV起病隱襲,進展緩慢,通常經歷以下兩個進展階段:①增殖期或紅細胞增多期常有紅細胞增多;②紅細胞增多後期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髓外造血、肝脾腫大、脾亢和骨髓纖維化。出血和血栓是PV的兩個主要臨床表現,少數患者可進展為急性白血病。
檢查
1.血象
血紅蛋白≥180g/L(男),≥170g/L(女);紅細胞計數≥6.5×1012/L(男),≥6.0×1012/L(女)。白細胞、血小板計數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2.骨髓象
增生明顯活躍,粒、紅及巨核細胞系均增生,以紅系增生顯著。
紅細胞容量增加:51Cr標記紅細胞法:男>39ml/kg,女>27ml/kg。
紅細胞壓積增高:男性≥55%,女性≥50%。
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積分增高>100(無發熱及感染)。
3.動脈血氧飽和度
正常(≥92%),血清維生素B12增高(>666pmol/L)。[1]
臨床表現
1.非特異症狀
包括頭痛、虛弱、眩暈、疲乏、耳鳴、眼花、健忘等類似神經症症狀。重者復視、視力模糊。5%~20%的PV患者可以出現痛風性關節炎。
2.皮膚瘙癢及消化性潰瘍
將近40%的患者會出現皮膚瘙癢,特別是溫水浴用力搔抓後。PV患者常有消化道不適,主要包括上腹不適,胃鏡提示有胃十二指腸糜爛等,推測可能與血液黏度增高造成胃黏膜供血異常有關。
3.紅斑性肢痛病
表現為四肢末端燒灼樣疼痛、發白或發紺,但動脈搏動正常。
4.血栓形成、栓塞或靜脈炎
與血流顯著緩慢有關,尤其伴有血小板增多時,可有血栓形成和梗死。血栓形成最常見於四肢、腸繫膜、腦及冠狀血管,嚴重時出現癱瘓症狀。
5.出血傾向
由於血管充血、內膜損傷以及血小板第3因子減少、血塊回縮不良等原因,可有出血傾向。最常見於皮膚淤斑、牙齦出血,有時可見創傷或手術後出血不止。[2]
診斷
1.臨床有多血症表現。
2.血紅蛋白測定及紅細胞計數明顯增加。
3.紅細胞壓積增高:男性≥0.54;女性≥0.50。
4.無感染及其他原因而白細胞計數多次>11.0×109/L。
5.血小板計數多次大於300×1012/L。
6.骨髓象示增生明顯活躍,粒、紅與巨核細胞系均增生,尤以紅系細胞為顯著。
7.除外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特別是由於心肺功能不全,腎、肝、小腦及婦科腫瘤等所致者。
治療
治療目的是儘快使血容量及紅細胞容量接近正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從而緩解病情,減少併發症。
1.靜脈放血
可在較短時間內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症狀減輕,減少出血及血栓形成機會。每隔2~3天放血200~400ml,直至紅細胞數在6.0×1012/L以下,紅細胞壓積在50%以下。放血一次可維持療效1個月以上。本法簡便,可先採用。較年輕患者,如無血栓併發症,可單獨放血治療。但放血後有引起紅細胞及血小板反跳性增高的可能,反覆放血又有加重缺鐵的傾向,宜加注意。對老年及有心血管疾患者,放血要謹慎,一次不宜超過200~300ml,間隔期可稍延長。血細胞分離可單采大量紅細胞,但應補充與單采等容積的同型血漿,放血時應同時靜脈補液,以稀釋血液。
2.化療
(1)羥基脲系一種核糖核酸還原酶,對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有良好抑制作用,且無致白血病副反應。如白細胞數維持在3.5~5×109/L,可長期間歇應用羥基脲。
(2)烷化劑有效率80%~85%。環磷酰胺及左旋苯胺酸氮芥(馬法侖)作用較快,緩解期則以白消安及苯丁酸氮芥為長,療效可持續半年左右。苯丁酸氮芥副作用較少,不易引起血小板減少,為其優點。烷化劑也有引起白血病的危險,但較放射性核素為少。
(3)三尖杉酯鹼國內報告應用本品加於10%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每日一次,連續或間歇應用到血細胞壓積及血紅蛋白降到正常為止。達到緩解時間平均為60天,中數緩解期超過18個月。
3.α干擾素治療
干擾素有抑制細胞增殖的作用,近年也已開始用於本病治療。皮下注射治療3個月後脾臟縮小,放血次數減少。緩解率可達80%。
4.放射性核素治療
32P的β射線能抑制細胞核分裂,使細胞數降低。約6周後紅細胞數開始下降,3~4個月接近正常,症狀有所緩解,約75%~80%患者有效。如果3個月後病情未緩解,可再給藥一次。緩解時間達2~3年。32P有使病患轉化為白血病的危險,故近年已很少應用。
對症治療
(1)繼發性痛風性關節炎服別嘌呤醇、消炎痛治療。
(3)缺血表現對伴有肢端或腦缺血表現者,可短期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
參考文獻
-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如何治療有來醫生網
-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患者病情發展分三期!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