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壁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壁村

中文名: 石壁村

行政區類別: 村

地理位置: 福建省寧化縣

著名景點: 客海寺

石壁村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西,閩贛邊界武夷山的東麓,距縣城25公里,現屬禾口鄉(1993年改名為石壁鎮)的一個行政村,是一片比較開闊的盆地,歷史上森林茂密,從遠處望去,像一堵綠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唐中葉更名為「石璧」,五代再改「壁」,後又改今用之「碧」。古稱「石壁」即指村落,又指地域,包括了周圍的一些村落,石壁是個中心,是這些地區的代稱。 寧化石壁村是聞名海內的客家祖地。 椐中國《何氏族譜總譜》記載,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為寧化石壁南遷梅州,何氏開基祖--念四郎公(源美公)之19世孫;唐宋以來,每逢清明、重陽兩節,世居潮梅的何姓後人及其他各姓的客家後裔代表都會跋山涉水回到客家祖地「石壁」尋根問祖,祭拜祖輩,盛況空前。[1]

客家祖地

中國歷史上,曾由於戰亂、饑荒、兵災以及政府的獎掖,安排,外地經濟的引誘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漢人南遷。這些南遷的漢人史稱客家人。客家流遷始於東晉,但構成民系則在五代以後。五代以後流遷的被稱為正宗的客家人,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遷中,大多經過寧華石壁(今名「石碧」)。在石壁居住,繁衍生息數代乃至數百年後,又陸續輾轉遷往閩西、廣東、廣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灣、東南亞各地。所以他們多稱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為這些客家人的第二祖籍。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寧化石壁是客家搖籃、客家祖地。 石壁,是寧化縣石壁鎮的一個行政村,它地處寧化西隅,與江西省石城縣毗鄰,距縣城22公里,在福五線(福州至閩贛交界的五里亭)公路旁。史料所稱的「石壁峒」、「石壁村」、「石壁寮」、「石壁城」等稱謂,只是一種地方概念,泛指一個地域,即石壁盆地,其總面積近200平方公里,包括現石壁鎮、淮土鄉的全部以及方田、濟村鄉的一部分。石壁村位於這一地域的中央,在歷史上也是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壁被稱為「客家南遷的中轉站」、「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搖籃」、「客家祖地」、「世界客家人的朝聖中心」等,這是海內外學者從大量的史料中研究出的結果,有其充分依據。

客家民俗

寧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發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話從這裡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間藝術、山歌、戲曲從這裡推出和流傳,最古樸的客家服飾從這裡產生,最早的客家禮俗從這裡延續。 由於戰亂,大量中原漢人背井離鄉,輾轉遷徙到以寧化石壁為中心的閩贛結合地區。當時集中到寧化或石壁居住的客家人,來自8省50多個州縣,這也說明他們到寧化之前是分散的,未形成特別的民系。客家人從四面八方集中到寧化(石壁),主要原因有2條:一是自然條件。石壁是一個擁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優越的生息條件。客家人主流是經江西來,閩贛交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閩贛交界的隘口更為低矮,交通方便,且寧化是閩江、贛江、韓江的源頭,水路交通便利。二是人為條件。寧化,特別是石壁,開發較早,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無戰亂,社會安定。唐末黃巢起義軍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進入福建、廣東,而又北上江西,轉了一大圈,並未進入寧化,寧化便成為「世外桃源」。正如台灣陳運棟在《客家人》一書中說:「福建寧化,地接贛南,西北有高山環繞,宛如世外桃源,尤為當時避難最安全的地方,所以這一批逃難的人民,也就以遷居寧化為最多。」遷居以石壁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環境裡,生息繁衍數百年,他們把中原漢人的文化、語言同當地的文化、語言相結合,產生了一種既保留中原古風又有新變化的一種文化、語言,它區別於漢民族其它民系,被稱為客家文化、客家話,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據考證,客家民系形成於宋代。寧化是客家地區,她不僅有着典型的客家文化、語言,而且許多是在寧化形成,且流傳到其它客家地區。寧化境內明顯地反映出客家文化、語言的承前啟後的現象。寧化(或石壁)不僅被稱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稱為「客家文化、語言的搖籃」。 石壁正是由於其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客家人及史學界的重視、仰慕,以致視為「聖地」、「圖騰」。近年來海內外客家人、學者、新聞界人士紛紛前來尋根謁祖、考察研究。

客家公祠

1992年以來,寧化縣人民政府斥資、 四海鄉賢襄助,在石壁村興建客家公祠及配套建築。以客家公祠為主體,先後興建了停車場、接待站、管理房、長廊、牌樓、客家之路、碑亭、功德碑、玉屏堂、碑林、文博閣、客海寺等設施,面積1萬餘平方米,總投資790萬元。石壁客家祖地景區主體建築客家公祠座落於石壁村土樓山上,後倚武夷山脈,前瞰石壁盆地,近山勻稱,遠山環抱。公祠仿古宮殿形式,飛檐斗拱,雕樑畫棟,氣勢雄偉,蔚為壯觀。公祠主體占地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分前、中、後三廳,由迴廊連為一體。前廳(亦稱下廊),供歇腳、陳列姓氏淵源資料;中廳為正殿,也稱玉屏堂,即神祖堂,堂內祀奉着客家160個姓氏的始祖神位,供祭祀朝拜,一次可供三百多人同時祭祖。後廳稱文博閣,為展示客家文化、珍藏譜牒及文物資料,供觀賞、查找、閱覽之用。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同志親自為公祠祠匾提書—「客家公祠」四個金光大字。公祠四周開闊挺秀,風光絢麗。公祠左側的客海寺金碧輝煌、香火不斷、煙霧繚繞,是宗教朝聖游的理想場所,其主體建築基本完工。公祠右側的「碑林」,可供立碑、遊覽、觀賞。公祠正下方,有一碑亭,古樸典雅的亭中立着一方大石碑,正面鐫刻太平紳士、客家賢達姚美良先生題撰的「客家魂」,背石鐫刻祠記。距公祠五百米外是福州通往江西的公路幹線,公路旁是開闊的迎賓廣場,在公祠的通道口,屹立着一座雄偉堂皇的牌樓,牌樓的橫匾鐫刻着楊成武將軍的墨寶—「客家祖地」。牌樓右側是接待廳、擂茶館、長廊和古建築「德潤亭」、「維藩橋」連結一體。牌樓與公祠由「客家之路」連接。「客家之路」長500多米,由馬來西亞局紳姚森良、美良昆仲捐資興建。

祭祖大典

從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至今,每年都舉辦一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並將每年的10月份定為「祭祖月」。祭祖大典期間(每年陽曆10月15日-17日),眾多海內外客家鄉賢千里尋根,共聚石壁、虔誠謁祖,一起參加盛大的祭祖儀式,有祭誕、儀仗、樂舞、主事、儀式等五項程序,而後查閱族譜等史料,細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賞客家山歌、舞蹈等藝術表演,祭祖大典莊嚴肅穆、場面宏大、古典性強、民間文藝節目豐富多彩、客鄉情結濃郁。1997年舉辦了「福建省首屆客家文化旅遊節」活動。2000年,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在閩西舉行,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作為懇親大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其規模和聲勢大大超過歷屆的祭祖大典,在海內外客家人中引起了轟動效應。如今,隨着海內客家尋根熱的不斷升溫,前來石壁客家祖地尋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絡繹不絕,石壁客家祖地日益成為五洲四海客家人的朝聖中心。

參考來源

  1. [1],搜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