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泉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泉鎮,隸屬於黑龍江省黑河市北安市,地處北安市西南部,東與楊家鄉通北鎮接壤,南隔通肯河海倫市愛民鄉相望,西與拜泉縣克東縣毗鄰,北與趙光鎮相連,2018年,區域面積403.69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9619人。清朝,屬通肯副都統海倫府(縣)。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設第二區。1963年,合併為石華、石泉2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85年,鄉改鎮。2001年,石華鄉併入石泉鎮。截至2019年10月,石泉鎮下轄14個行政村。 2018年,石泉鎮有工業企業3個。[1]

中文名: 石泉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黑河市北安市

地理位置:北安市西南部

面 積: 403.69 km²

下轄地區: 1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石泉村

電話區號: 0456

郵政區碼: 164038

氣候條件: 寒溫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黑N

人 口: 39619人(2018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

清朝,屬通肯副都統海倫府(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劃歸拜泉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劃歸通北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設第二區。

1956年,通北縣併入北安縣,石泉二區分為石泉、石華、長發3鄉。

1963年,合併為石華、石泉2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鄉改鎮。

2001年,石華鄉併入石泉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石泉鎮轄石泉、團結、石昌、通河、長勝、石遠、勤儉、石華、西邊、光華、發展、永躍、解放、富華14個行政村;下設137個村民小組。截至2019年10月,石泉鎮下轄14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石泉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泉鎮,地處北安市西南部,東與楊家鄉、通北鎮接壤,南隔通肯河與海倫市愛民鄉相望,西與拜泉縣、克東縣毗鄰,北與趙光鎮相連,區域面積403.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泉鎮多為丘陵地貌,其餘是沖積平原,地勢南低北高,東低西高。

氣候

石泉鎮屬寒溫帶季風氣候,四季氣溫變化大。

水文

石泉鎮境內屬松花江水系通肯河,長10千米,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石泉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低溫霜凍、大風、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2003年,石泉鎮遭受災暴雨災害,受災面積4.8萬畝,造成經濟損失折合人民幣480萬元。

交通

2011年,石泉鎮境內有公路總長92千米;7輛公交車在境內有7條運營線路。

2011年末,石泉鎮鎮區道路總長度4千米,道路鋪裝面積6萬平方米。

人口

2011年末,石泉鎮轄區總人口43300人;總人口中,男性2.2萬人,占51%;女性2.13萬人,占49%;18歲以下7496人,占17%;18~35歲13237人,占31%;35~60歲16870人,占39%;60歲以上5697人,占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3190人,占99.7%;有朝鮮、滿等少數民族,共110人,占0.3%;2011年,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2.4‰,人口自然增長率6.6‰。2017年,石泉鎮常住人口14318人。 2018年,石泉鎮戶籍人口39619人。

經濟

2011年,石泉鎮農業總產值1.4億元;農業耕地面積38.6萬畝,人均8.9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7.8萬噸,其中玉米3.5萬噸,大豆2.3萬噸,水稻9690噸;經濟作物有馬鈴薯、山芝麻等。

2011年,石泉鎮財政總收入490萬元;2011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000萬元。

2018年,石泉鎮有工業企業3個。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石泉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大院4個;圖書室14個,藏書10萬餘冊。

2011年末,石泉鎮有體育場地3個;4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石泉鎮有小學2所,中學1所,在校生621人,教職工1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石泉鎮有醫院2所,病床60張;專業衛生人員36人,其中執業醫師16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8人。

社會保障

2011年,石泉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67戶,人數1662人;供養農村五保241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4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8萬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石泉鎮有郵局2家,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7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服務網點4個;固定電話用戶1760戶,移動電話用戶11000戶,寬帶接入用戶480戶。

視頻

北安市石泉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