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溪河記(李浩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溪河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石溪河記》中國當代作家李浩然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石溪河記

石溪河,這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儘管名不顯赫,不見經傳,可在東安歷史上,卻有着一般地方少有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淵源。

它的上游一公里處是小江口,即松江入注紫水的地方;它的下游兩公里處叫大江口,那是紫水流入湘江的大河灣。昔年,因為山貨富足,水路優雅,讀書和生意人多,早就有「小江口,大江口,繁華就數石溪河渡口」的美談。

它的南廂是大麻嶺,廣一二里,高四五百丈。從高處看去,活像一位平躺裸睡的少婦,乳峰和下體都活靈活現,人稱「美女現花」。嶺下兩個村莊分別叫小麻塘(又名麻村)和大麻塘,除歷代《東安縣誌》都記着它流傳千年的《千人鍋》傳說,還有一段風韻深長俏皮話,讓人過耳不忘甚至心花怒放,說,「小麻塘,大麻塘,女人去了都臉紅,男人聽了都張狂!」

它的東廂有個歷史久遠的六仕甸,不但建築別致,人都崇文尚武。據考,這裡晚唐時期就有人居住,當年日本鬼子進村打撈都被他們追趕得屁滾尿流。近年還有資料表明,在過去的若干年裡,它曾先後出過六位朝廷大官。

它的背後是田社村。因泥質特殊,許多人都有燒制陶窯的能耐。燒窯歷史久遠,陶貨也早就暢銷三湘四水。雖說工藝不甚一流,可在過去的若干年裡,四周十多縣市無論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沒有一家不用它燒制的陶器。有人說這個手藝是當年舜帝南巡教會的,某人某人是燒陶窯祖師的嫡傳弟子。我小時候就常聽有人說道:「沒得田社窯,吃飯喝水都瞎鬧。」公社化時期,它燒制的酒罈醬缸盆缽瓦罐系列,還遠銷南京和上海,有的還賣出了國門。

誠然,就石溪河本身來說,除兩岸原有三四十間店鋪,還有着它的好些特別構件。比如,它的河床全是石底,渾然天成,有老人說那是當年大禹領人開挖。還比如,它的東西兩街走向相互垂直,若即若離,夜深人靜,少年男女還可浮水傳遞愛意。再還比如,它河東河西各有一口奇特的水井。河東的叫長壽泉,井口緊靠岸壁,清澈的泉水總隨河水漲落而漲落,近據專家研究,說是「承壓水現象」;水中含有特種礦物質,喝了讓人健康長壽,難怪這裡的老公老太九十好幾多成雙成對。河西的木仔井,水路遙遠,水源豐富,冬暖夏涼,水質特好,不愁大旱。更還聽河東九十好幾的某退休老先生說,當年石達開的部將賴裕興就在他家老店鋪「勝泰祥號」住過,落下的銅質水壺黑里透紅,壺底刻有「永和孫記」的印章,查字書,發現那是公元350年前後生產的老古董。更還有那河西村左的「鑽峰嶺」西側古剎,說它離天最近,每年秋高氣爽時節,多曾有人到那裡觀測天象。

這裡的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前後,都興龍船賽,少則五六隻,多則十一二,說是紀念開挖此處河床的大禹,也為練就青年小伙英勇果敢。到了這些天,附近十幾里的男女老少,都趕來看熱鬧,幾乎是接踵比肩,人山人海!

可想而知,在過去汽車火車沒有開通的千百年裡,這石溪河,不僅擔負着湘桂多處原有人文生活傳承的重任,還為這裡各個時期的創新和發展做出舉足輕重的貢獻。我外祖父是岳家拳的拳師,也是石溪河龍船賽的出色舵手,他就住在它西街的斜對岸。我小時在這裡待過,多曾領受這裡的文化思想影響。從書報上還可以看到,著名作家瓊瑤女士,抗戰期間就曾在這裡避過難,在她去到台灣後,還在她的作品裡多次提到這塊令她難以忘懷的地方……

鄉下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聰明石溪河人的優秀子孫,對於他們祖先最為敬畏的這片土地,除了摯愛,也早就想到應該讓它施展各自的才華,改革開放春風一吹,他們的大腦和手腳也就靈泛起來,變他們西北大山區之廢為寶的意念,也就日甚一日。

要說他們西北荒山野嶺有多大優勢?他們心中自然早就有數。你看,它群山連綿,山峰高挺,坡面廣闊,坡勢平緩,土層深厚,有人說它是舜皇山的大手臂,大有價值連城的發展前途。它的正東廂,是平直自北而南的紫水,是大沙洲,是上萬畝的優質農田。開闊,平坦,肥沃,一覽無餘,每天能最早和太陽對話。近年,就有人直說,它是紫水之濱的大明珠,是天賜東安的大「伊甸園」!

我家老伴出生在這裡,去年春天,我從長沙回來,她要我一定陪她去看看,於是,就在清明那天上午,去了。

這天,風和日麗,春意盎然。十一點整,我們便進入了那「伊甸園」區,抬眼一看,便覺着這裡早已今非昔比——

東向斜躺的廣大山腰,下面是寬闊的馬路,稍上是一整套新建的館舍,館舍上面是新開的墓園。廣闊,明朗,有序。從整體上看,真道是墓道縱橫,碑林井然,彩旗漫捲,屋舍儼然,很令人生起敬畏抑或寵辱皆忘的感覺。

站到高處,放眼東望,更覺水流舒緩,田園開闊,新居聯袂,雞犬相聞,汽車來去,高車飛馳……陽光,行人,和所有的山川風物都盡收眼底。真正是山川秀美,人傑地靈,長空一碧,氣象萬千!

再往上走,雖然正待開發,早就涼亭如蓋,綠樹婆娑,山嵐徐遲,鳥啼雀噪。有人說它渾是一幀斜掛山頭的偌大山水畫,談及它的發展前途,乾脆就賦「前程錦繡」。

據有關人士介紹,這一園地,是東安縣華陵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於2003年經湖南省民政廳批准、工商局註冊開創的新型「陵園」。它集火化、墓葬、殯儀服務於一體,也集旅遊、休閒、觀光和緬懷先人「天人合一」的好處所。我的幾位老朋友高興叫它「人生後花園」。

在大禮堂里,我們有幸拜見了這裡的張顧問。他五十上下,本地人士。聽說來了遠客,除了熱情招呼,還為我們導向,讓我們三個依次觀看了對我兩老來說不曾看到過的不少新設施。

一路上,他真誠地告訴我們:這事業也正如小平同志所說摸着石頭過河。在省市縣民政部門和有關單位的領導與支持下,到2010年,已經進行了多次改革,組建了最新董事會。這些行家和熱心人士都利用這裡的特色優勢,精心改革,完善制度,使陵園個體和整體質量不斷提高,使園區建設有了很好的發展。對於他說下決心把園區建設成為一個集旅遊、休閒、觀光及緬懷先人為一體的花園式的福地,真也讓人心動。

接着他又說,一些不知內情的人以為做這工作就是為了賺錢,其實,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竭力為生者創造一處環境優雅的休閒場所,為逝者提供一個安詳的人生後花園」才是他們的目的。

聽了這些,我就告訴他:「請您相信,我來這裡不是做廣告。但我可以告訴我們的同胞,希望他們都能向一切致力於這項事業的開拓者特別是友好的石溪河人致敬。」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 魯迅也曾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在人生理念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當今,儘管有人對於人生的最後過程還有忌諱,但讓每個人活得舒適去得美好,誰又樂而不為呢?

這時,那邊大禮堂里,傳來了歌舞的音響,應該是這裡的歌舞團在獻演節目吧。「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婉轉,悠長。

離去時,我想:我們歷史久遠文化深厚精英輩出的石溪河人,一定會為唱響我們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支強勁之歌而英勇向前。[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