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頭灘干城福德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頭灘干城福德祠
圖片來自xuite

石頭灘干城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東區干城里臺中火車站舊鐵道旁的土地祠,乃該里的信仰中心,在臺中市政府欲爭取鐵路地下化時保留下來。

歷史沿革

關於此廟建立緣由,干城里里長陳重雄表示,是石頭灘居民在當地一棵老榕樹供奉起一尊石雕土地公神像。里長張碧芝表示,廟應是清代興建,但史無記載,只能以石香爐上有「大正甲寅年」(1914年)權當建廟年。

2000年時,臺中市政府為向中央爭取鐵路地下化,計畫先拆除南京路上的、鐵道旁的文化里與干城里八十多戶為籌碼。市府官員也對土地公請示可否遷廟、移樹,擲筊的結果是若要拓寬道路的話不行,而要鐵路地下化工程,可以。時任文化里里長的陳重雄與干城里里長的陳和遠,認為土地公廟是當地里民的信仰中心,近又遇到城隍爺祭,希望能將廟與老榕樹留下。同年7月17日,除此廟外,其餘石頭灘上老街的民宅都已拆除。市府為其完成周圍綠美化工作,並加建涼亭一座。

2013年農曆正月初二,百年神像遭竊變賣。買家在當年2月16日讀到《自由時報》的報導後,於當日送到時任干城里里長的張碧芝的住家。3月2日舉辦安座儀式,並將古香爐收藏起來。

臺中都會區鐵路高架化後,市府規劃將臺中火車站前後共1.6公里的舊鐵道作自行車道。市議員鄭功進建議,將此廟與樂成宮都納入計畫範圍。

祭祀活動

信眾相信此廟石頭土地公對尋找失車很靈驗。陳重雄說,常在短短幾天,甚至一天內就找回失車。進化路一名吳姓佛具行老闆娘表示,之前她停在家門的機車一大早遭竊,只能步行外出買菜,路過此廟時沒帶任何供品,僅雙手合十向拜求,沒料到當天下午就在台中建國市場附近找到她被偷的機車。

2013年為慶祝建廟百年,張碧芝號召信徒重修廟身,並首次舉辦遶境活動,總共有一百多人參加。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1]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與農村地區的土地廟相對的,是供奉城市守護神的城隍廟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爺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爺夫人,是和藹可親的形象。

參考文獻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