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又稱祠堂,是一種基於東亞文化圈傳統民間信仰的半宗教設施,其主要用於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賢、烈士,採用廟堂式建築形式。朝鮮半島的祠自三國時代由中國傳入,在高麗時代逐漸普及開來,在朝鮮時代達到繁盛,但現今較為少見。

祠往往是社會公眾為共同祭祀和供奉廣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時,滕縣百姓為紀念在當地為官清廉而即將去京城赴任的趙邦清,為他修建了生祠,「黃童白叟,羅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處,祠名「忠烈」。

供奉祖先的宗祠,現在一般通稱祠堂。

建築特點

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還具有多種用處。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則在這裡被教育和受到處理,甚至驅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說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

正因為如此,祠堂建築一般都比民宅規模大、質量好,越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的祠堂往往越講究,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徵了。

祠堂多數都有堂號。堂號由族人或外姓書法高手所書,製成金字匾高掛於正廳;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族人榮耀、婦女貞潔等匾額,講究的還配有聯對。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篤牌匾」。祠堂內的匾額之規格和數量都是族人顯耀的資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過功名。一般來說,祠堂一姓一祠,舊時族規甚嚴,別說是外姓,就是族內婦女或未成年兒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

太原晉祠

晉祠,是為奉祀第一代晉王姬燮之父唐叔虞而建,原名「叔虞祠」[1]。儘管兩異其地,數代擴建,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她是基於唐叔虞祠文化發展、豐富起來的,包含多種文化內蘊、透析着華夏古今文明的奉祀建築群。她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經過多次重修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齊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修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東漢石祠

中國東漢墓地祠堂。在山東省長清縣孝里舖南的孝堂山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築石刻房屋建築。祠內石壁和石樑上遍布精美的線刻圖畫,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現建有保護性復室。

視頻

祠 相關視頻

《中國祠堂》紀錄片片頭
紀錄片-太原晉祠 天人合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