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興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興山

中文名稱;福興山

海拔;約490米

位於;距縣城60公里的長沙鄉渡屋村西隅

地址;紫紅色岩漿包卵石形成

福興山位於距縣城60公里的長沙鄉渡屋村西隅,與天心鎮西邊交界。它方圓近3公里,海拔約490米,全是紫紅色岩漿包卵石形成,因其山形似罐,故名罐石寨。

序言介紹

罐石寨和它周身的奇形異狀充滿着神話色彩[1]

發展

相傳古時候,有一仙女肩挑兩石,行於重石蓮塘時,天將放亮,忽遇一農家婦女早起下地,遂棄石遁形兩石落地即化作兩座石山,矗立兩地,一座在重石蓮塘,因其山石烏黑,叫烏石寨,另一座則是罐石寨。

罐石寨的東側是個切削的懸崖,叫仙來岩,其山腳下有一天然石洞,名曰"仙人洞"。攀登上去,裡面是寬敞的石洞,能拜十二三台桌,洞中又還有洞,傳說:"洞中央還有金桌、金杯、金筷、夜有金燭火",是仙神常聚會為善信消災解厄降福的地方。另還有一蛇仙常駐守仙洞,每年大年初一早晨都化身上福善堂拜佛。殿堂右側有對鴛鴦井,四季清泉涌溢,澄清如鏡,傳說:"是仙人洗澡處"。殿堂左側半山腰有一仙石罐,罐中仙水是獻給信眾祈福舀回家去給病者治病,飲者神效,安然無恙。諸如此類的神話,不勝枚舉。

罐石寨殿堂是始建於元朝後至元元年乙亥(1335年),那時有村善仕杜仲達為首捐資並邀集本村的羅、黃、李三姓善仕募化集資建起紅門漆柱,雕樑畫棟,飛揚翹角,琉璃生輝的莊嚴聖殿,取名"迦靈寺"。雕塑釋迦、地藏、觀音、羅祖、真君、楊明宗等佛像放入殿座,供四方眾信進香禮拜祈福,在堂周圍:祀神墩,雄獅回頭嶺、馬頸坳、長崗崬等處築有土房300餘間,備以教徒聽經傳教學法,弘揚佛法及住宿。清順治年間,有安遠知縣蔡邦憲曾慕名多次遊覽此山殿,還題有"護國保赤神仙樂,擁政愛民佛法靈"的佳聯,傳頌至今。

順治六年已丑(1649年),清兵王師至此,要向人民征糧征銀,村民為了逃脫沉重的負擔,因而許多人民攜家帶眷逃上山,此時,恰是遁甲大潘師杜鈞玉(傳說他見五行能化身潛藏)住持此山,人民抗擊侵擾,雙方對立,相持抗衡,王師怒,對此山採用長期圍困,山上終無法接濟糧草,又因有內奸散泄天機,以污物暗制鈞玉,結果寨被攻破,清兵進寨,大肆燒殺,頓時屍橫遍地,血水成河,殿堂、土房盡被一炬,所有房屋財產蕩然無存,成為丘圩。

清順治十二年乙末(1655年),復建殿堂,重雕佛像,增塑大潘師杜鈞玉法像入殿,易名"復興山"。

"文革"期間,殿堂神像被原心懷鄉政府全部燒毀,房屋拆除,材料運至心懷鄉做校舍,復興山又變為廢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正本清源,黨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廣大信教群眾期盼有一個合法的宗教信仰的活動場所,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於是,有杜屋村善仕杜開福、杜上昆、原住持福興山僧禪杜性沅等邀集水頭黃林長、版石羅太陽、李屋灣李春芳、李祖俊等三姓信仕聯名簽署報告,申請縣民族宗教事務辦公室核准,在復興山沿原址降低二尺多重建寶殿,並將原復興山的"復"字換為"福"字,意為廣大信眾在黨的英名領導下才能得到今天真正的太平幸福。罐石寨福興山福善堂,幾經興衰,幾經易名,才有今日盛況。

福興山,山石怪異,風景優美,是安遠名山之一,實是遊客旅遊的聖地。

福興山門朝祀神墩,右側由雄獅回頭嶺、馬頸坳、長崗崬等連接組成,除西側馬頭坳僅有一條曲折羊腸小道可通向山麓外,其他三面皆是峭壁懸崖,無法攀登。從西側公路沿小道上山,來到半山腰馬頸坳,一座版坊式關鎖全山的城門,取名"福城門",這門是1996年沿原址建起來的,門兩邊書有筆力剛中有柔的"罐頂絕峰群仙畢至;石上奇盤諸佛如來"佳聯,過了城門,便是長崗崬和雄獅回頭嶺,這裡還有順治六年清兵焚毀的斷牆殘垣,目睹此景,難免激起人們的懷古情思

馬頸坳,連着獅子回頭嶺和罐石寨中峰,沿着馬頸坳上的彎曲小石徑道拾級而上便是罐石寨頂峰的佛殿,門頂上書着"福興山"三字,兩側對聯"復回佛寶度眾生,人康物阜;興轉法倫鎮乾坤,國泰民安。"堂中香客不時簇擁,香煙終日繚繞,作揖下跪的祈禱聲,此起彼伏,搖阡問卜的沙沙音,時斷時續。站在殿堂門外環視四周毗鄰贛縣、信豐、於都、會昌……境界,萬千景象盡收眼底。遠看山外有山翠巒疊,雲海蒼茫煙帶飄;近眺村莊錯落如繁星,路徑縱橫似蛛網,堂前周圍清幽上,涼爽宜人樂心頭;遍野綠林和花草,爭芳斗妍,鮮艷奪目。春暖,青松翠柏景色幽美;夏熱,微風清爽,好聊天養神;秋涼,稻海翻金浪,片片楓葉紅似火;冬寒,白雪皚皚閃銀光,皎若雲間月。

從殿堂下來的左邊祀神墩,它形似一品儀祀神,它與主峰石寨之間有口天作石塘,塘中清水悠悠,倒映着山景,卓實誘人,與祀神墩相望的雄獅回頭嶺是和馬頸坳連着的,它的兩邊是鷹愁的深澗,可說是"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這雄獅回頭嶺生的活像一頭勇猛的獅子,回首凝望着殿堂靈光四射,故稱"雄獅回頭嶺"。

沿山腳四周,還有老虎岩、石屏嶂、獅馬澗、仙石台、仙址洞、蛤蟆石等奇觀異景,每當在晴空萬里無雲的月夜,寺內傳出仙鼓聖鐘聲音,時隱時現,經久迴蕩,給層巒疊翠的奇觀異景罐石寨增添了迷人的情景。

相關視頻

安遠縣長沙鄉福興山風景如畫。58同鎮,出品

參考資料

  1. 福興山中古梅其二原文 , 古詩文網 20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