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簡稱福衛三號,原稱中華衛星三號(簡稱華衛三號),2004年12月30日更名。是台灣的一個氣象衛星群,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第一期國家太空科技計劃」的第三個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計劃」是一大型台美雙邊國際合作計劃,由雙方政府授權執行,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UCAR)共同合作執行。2006年4月15日於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成功[1],預計執行為時5年的科學任務計劃。其主要任務是進行全球氣象預報、氣象變遷研究、電離層動態監測。福衛三號並一次發射六顆微衛星(重量大於50kg),以建立全球大氣即時觀測網。2007年9月8日,編號FM6的微衛星一度斷訊失聯,但其後恢復運作。2019年,福衛七號升空將接續其任務。2020年5月1日,福衛三號正式退役。

主要任務

觀測範圍涵蓋全球大氣層電離層,每天提供全球平均2500點的輸入資料值。這些資料均勻分布於全球上空,且約每三小時可完成全球氣象資料搜集及計算分析,約每90分鐘更新一次。除提高氣象預報更新的頻率,及促使氣象報告更具實際效益外,本系統亦可用於長時間之氣候變遷現象之研究、對電離層進行動態監測、進行全球天氣之預報、和提供地球重力研究等相關科學研究。

壽命

任務壽命:2年。

設計壽命:5年。

成果

2018年4月18日,自2006年4月15日發射至今(2018年4月18日)止,全球氣象資料已搜集1千萬筆(六百萬筆大氣資料與四百萬筆電離層資料),相關資料已提供88個國家,超過3千8百位人員運用於氣象播報或氣象研究上[2]。其中關於掩星電離層觀測資料五百萬筆(福衛三號占約其中四百五十萬筆之多),提升氣象預報準確度6%。

視頻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相關視頻

福衛三號衛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