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建土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土樓結構有圓形、方形、八角、五角、半圓形等,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靖永定,尤以奇特圓形土樓最富於客家文化色彩最為震撼人心。

土樓的誕生與客家的遷徙文明信息息相關。土樓正是圍繞着客家這個核心,才產生了這麼鮮明的人文景觀。

土樓的建築智慧

用材簡單

客家土樓的主要建築材料是黃土和杉土。在客家人聚居的閩、粵、贛3省交界地區,這2種材料取之不盡。特別是黃土,它取自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壞耕地問題。舊樓若須拆除重建則牆土可以重複使用,或用於農作物肥料,不會產生象現代磚石或混凝土房屋那大量的建築垃圾。

一般來說,由於屋架通風較暢,木構件受白蟻侵襲或潮濕潤糟朽的情形並不嚴重,舊料可以2次使用,土樓的施工技術較易掌握,可以完全人力操作,無須物殊設備。通常建樓時間安排在乾燥少雨的冬季,此時正當農閒,族人可以大量參與工程,大大降低建軍築費用。

良好的堅固性

圓形的土樓堅固性最好,採光更勝一籌。圓筒狀結構能極均勻地傳遞各類荷載,同時外牆底部最厚,往上漸薄並略微內傾,形成極佳的預應力向心狀態,在一般的地震作用或地基不均勻下陷的情況下,土樓整體不會發生破壞性變形。而由於土牆內部埋有竹片木條等水平拉結性筋骨,即便因暫時受力過大而產生裂縫,整體結構並無危險。從未聽說圓寨坍塌事故的發生,很多傳聞倒是某座土樓地震裂縫後,過些時日又自動彌合。

土樓最大的危險之一是水襲,但絕大多數做法是用大塊卵石築基,其高度設計在最大洪水線以上。土牆在石基以上夯築,牆頂則設出挑達3米左右的大屋檐,以確保雨水甩出牆外。

物理性

客家土樓的牆體厚達1.5米左右,從而熱天可以防止酷暑進入,冷天可以隔絕洌風侵襲,樓內形成一個夏涼冬暖的小氣候。十分奇妙的是,厚實土牆具有其他任何牆體無法相匹的含蓄作用。在閩、粵、贛3省交界地區,年降雨量多達1800毫米,並且往往驟晴驟雨,室外乾濕度變化太大。在這咱氣候條件下,厚土保持着適宜人體的濕度,環境太干時,它能夠自然釋放水份;環境太濕時,吸收水份,這種調節作用顯然十分益於居民健康。

今天的建築師們經常談到室內噪音的控制。的確,由於強烈的內向性,客家土樓,特別是圓寨容易產生噪音聚焦效應,對於大多數厭惡喧鬧的現代人來說,這是一大弊端,但我們應當理解,在昔日荒山寂野的客家人生存環境中,建築內部的迥響正是令人心慰的生命氣息

防禦性

客家土樓的厚牆是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是中國傳統住宅內向性的極端表現。以常見的4層土樓為例,底層和二層均不辟外窗,三層開一條窄縫,四層大窗,有時四層加設挑台。土牆的薄弱點是入口,加強措施是在硬木厚門上包貼鐵皮,門後用橫槓抵固,門上置防火水櫃。這些全部出於防禦要求。

閩、粵、贛3省交界地區早先是一片莽荒,遲至20年代初,仍存留有多處原始森林,蟲蛇出沒,野獸甚多。在歷史上很長時間內,這裡不但是「天高皇帝遠」,朝遷鞭長莫及,就連福州、廣州、南昌這3省都城,也因相處極端、隘堅路險而奈何不得。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風強悍的土著襲擊外,先後遷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間也不斷發生殊死的械鬥。

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家客家人極其重視防禦,他們將住宅建造成一座易難攻的設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樓內水井、糧倉、畜圈等生活初級火器時代,土樓使客家人獲得了足夠的安全保障。在客家人中間,流傳着很多在敵人久攻不下,「大樓安然無恙」的故事。

獨特的藝術性

客家土樓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整體造型上。在這方面,3種典型均有其特點。

五鳳樓一般選址于山腳向陽處,其立面中軸線上,下堂、中堂、上堂高度遞增,作為主體的上堂居於支配地位。軸線兩翼橫屋與之呼應地漸次升高,其重疊的三角形山面對峙左右,形成極工整的秩序構圖。雖不着力於細部刻繪,但那錯落有致的九脊歇山,飽含雄渾古拙的韻味。

方樓的造型特徵與五鳳樓近似,唯其下堂和橫屋的外牆另厚升高,形成更為壯觀的整體。

圓寨是3種典型中造型藝術最富魅力的一種,崇山峻岭之間,它以渾然一體的純粹形態出現,正如茫茫大漠中的埃及金字塔那樣,極具紀念性。圓的外形與天穹呼應,本色的黃土牆與大地密接。隨時光流近,土牆出現無數不規則裂縫,更顯得蒼勁有力。圓寨是那樣地苦心經營,卻宛自天然,震撼人心,在當今方興未艾的土樓旅遊熱中,圓寨具有最強的吸引力。

八卦在土樓中應用

遵循「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究其歷史根源:首先客家人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受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影響極深,而八卦又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一,所以在建造居住的樓房時,加以運用,是情理之中。其次,經過數代的播遷,為求生存,他們面對着自然與社會中種種困難,而八卦自古以來,便被人們用以排兵布陣,抵禦敵人。從安全角度出發,在設計、建造土樓時運用八卦,對於睿智的客家人來說,便不足為奇了。

最典型的代表振成樓為例,它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前門是「巽卦」,而後門為「乾卦」。外樓圈4層,每層48間,每卦6間;每卦設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市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盜賊入屋,卦門一關,即可瓮中抓活鱉。

宗族凝聚力

蘊含着客家同宗血緣凝聚力,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樓集體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強烈的家族倫理制度。土樓的建造,一般都是在同宗血緣家族的最高大的樓體和堅固的牆基穩重存在和發揮作用。同宗聚居的土樓里,一樓之內乃「一公之孫」。樓內數十、數百人中,有父母、兄弟、叔侄、妯娌、婆媳等宗親關係,多代同堂,擁有共同的祖輩,最高長輩具有絕對權威,同樓人聚居共財。對這種情況,日本學者茂木計一郎等人在考查了土樓後曾感慨地說:「幾世同堂的大家族制度在中國是自上而下就可見的習俗制度,但象客家人那樣,至今保持了富於共同協作的家族觀念的大家族制度,想來是非常罕見的」。土樓的造型結構亦體現了客家倫理制度的不可動搖性。五鳳樓的構造最是層次分明,等級不可逾越。其上、中、下中軸三堂廳、中軸廂房和後樓及橫屋房間,按倫理等級分定,中堂為核心,後堂輩位最高,下堂廳次之,朝南靠後為大,朝北靠前為小。家族長居後樓或中堂兩側正統間,長房或家長居朝南,其餘依輩分排定。方樓圓寨簡單看似乎一切明確平等,家長制不明顯。實際上客家方樓圓寨平面布局中隱藏着三堂屋軸線意識,強調聚族而居所應遵守的尊卑秩序。方樓圓寨均在中軸線中心位置建一高大廳堂,作全樓的中樞和向心點,樓內每環每層每間房屋朝向中樞,體現了客家人的家族向心力和統一性。

崇尚文化

客家人重視文化教育,在中國山區農村中早已形成一種特別的風氣。尊師重教的傳統,使許多土樓內專設學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學堂,供本樓及鄰近子弟學習文化。如永定遺經樓內大型的私家學堂、永定下洋胡氏湯子閣私塾、南靖縣懷遠樓斯是室私塾、永定高陂鎮裕隆樓的學堂樓等等。在土樓成群的永定,興學之風極盛,以至一座土樓,往往能培養出幾個至幾十個成功成名的人才。土樓家族有一習俗,族中有人中了秀才以上科場功名之後,都在祠堂前池塘外沿兩邊豎石筆一對。石筆,古稱「謗木」,即後來的華表,它是功成名就、地位榮耀的象徵。石筆是一種華麗而壯嚴的石雕物,依中舉級別、品位高低和文武不同,石筆長短、底座式樣和筆身雕刻均各不同。在客家地區,不少土樓門前豎有石筆。一些開基數百年經二、三十代的家族,其土樓前的石筆成林。如永定縣下洋鎮中川村胡氏家廟前,原有石筆25支,現存15支聳立祠堂前。這些石筆與客家土樓交相輝映,不僅組成了絕世人文景觀,而且成為客家重教的物證,更是後代學子的楷模。

土樓家族還很注意「興詩立禮」,樓內隨處可見的對聯無時不在激勵後輩學子求上進。土樓明珠振成樓,除具獨特的八卦建築風格外,樓內一幅幅對聯和題詞,就是前輩期望後輩知書識禮成大器的家訓,深具典型意義。如:大門聯「振綱立紀,成德達材」;二道門臨摹明代海瑞書法「干國家事,讀聖賢書」;內廳堂四大石柱聯:「振乃家聲好就孝弟一邊做去;成些業端從勤儉二字得來;能不息患挫志,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正廳正面是「言法行則,福果善根」;「振作那有閒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這些自勉或勉後人的家訓,是土樓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客家土樓文化內涵豐蘊的極好寫照。[1]

自強不息,反客為主

土樓由封閉式向半封閉開放再到開放式的轉變,反映了客家人作為一個民系由弱而強,反客為主的歷史變化。當年,客家先民被迫由中原南遷,輾轉來到南方的荒郊野嶺山區落居。面對丘陵盆地,灌木叢林,野獸出沒,強悍土著,他們既需要聚居又受地域限制而各族散居,不得已在建族樓時,採用高大,堅固,封閉的土樓形式。有資料證明,較古的客家村落,最初僅一座或幾座土樓,隨歷史推移,才逐漸出現了當代人看到的多座或一群土樓,說明客家村落的形成是由最初的幾族為村到人口繁衍、族群增多,土樓比鄰而建,其中固然有經濟發展的因素,但客家人逐漸站穩腳跟,由「客人」向「主人」轉變。民系的強大反映到住宅風俗上,即較古的土樓封閉性極強,以後逐漸半封閉到半開放。

福建最古老土樓建於唐代大曆四年(769年)。福建土樓不是單指哪一個樓而是眾多土樓的匯集。北京時間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46座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具有代表性的有永定縣的初溪、洪坑、高北土樓群;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河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華安縣大地土樓群等。福建土樓是中華人民勤勞、智慧、勇敢、向上、尊老和諧的結晶,它們如珍珠般灑落在閩西南的綠水青山之間。願福建土樓的古老文化文明永久散發世界,讓各國人們更多了解中國。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