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天啦果(吳人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天啦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秋天啦果》中國當代作家吳人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天啦果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秋天,天高雲淡,秋高氣爽,蔚藍的天空中,一排排大雁在天空嘹亮地叫着,有時排着「一」字形,有時排着「人」字形飛往遙遠的南方。花園裡,菊花還在競相開放,紅、白、黃,紫,色彩斑斕,陣陣清香頓時沁入心脾。秋天,五穀飄香,到處歡歌笑語,一片豐收景象。秋天真的是一幅美麗的畫卷,秋天真美。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語出《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這種理論,在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秋季是收穫季節,秋季天乾物燥,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多吃水果。水果營養豐富,功效多,是我們日常常吃的食物,多吃水果有益身心健康。吃水果對養生有很多好處,可以防秋燥、生津止渴、止咳化痰、補充維生素C、健脾潤肺、養血補氣、助消化、促進食慾,降低血壓、養顏美容的功效和預防多種疾病的作用。多吃水果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梨:別稱鴨梨,品種繁多,如長把梨、蜜梨、雪梨、皇冠梨、豐水梨、紅雪梨、庫爾勒香梨等。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又被稱為水果界的活化石。《本草綱目》記載:「(實)甘、微酸、寒、無毒」。梨花還可做觀賞之用,自古民間就有看梨花的風俗。《史記》中記載「千樹梨,其人與千戶後等」意思說擁有上千棵梨樹的人可以和當時的千戶侯相提並論。宋代大文豪蘇澈曾經寫道:「相逢語笑夜躊躇,烹煮梨栗羞殽蔬。」可見古人當時對鮮美多汁清甜的梨是多麼喜愛。

中國是梨的發源地之一,種植梨的歷史有4000年以上。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風味芳香優美。早在《詩經》中記載:「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蘢。」這裡甘棠指的是山野梨,也叫棠梨。梨富含糖、鉀、鈣、磷、鐵、碘、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繕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維生素A、C、D、E、有機酸、蘋果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梨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被科學家和醫學家稱為「全科醫生」「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梨全身都是寶,梨皮、梨葉、梨花、梨根均可入藥。《隨息居飲食譜》記載:「潤肺、清胃、涼心、滌熱息風、化痰已嗽、養陰濡燥、散結通腸、消癰疽、止煩渴、解諸毒。治中風不語、痰熱、驚狂、溫暑等疴。並絞汁服,名天生甘露飲。」《新修本草》言其「主熱嗽,止渴」。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重慶堂隨筆》記載:「梨,不論形色,總以心小肉細,嚼之無渣,而味純甘者為佳。凡煙火、煤火、酒毒,一切熱藥為患者,啖之立解。溫熱燥病,及陰虛火熾,津液燔涸者,搗汁飲之立效。」對高血壓、心臟病伴有的頭暈目眩、心悸、耳鳴症狀有一定治療效果;梨生吃,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乾咳及煩渴、口渴失音、潮熱等陰虛之症。煮熟吃,如冰糖蒸梨可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有利於腎臟排泄尿酸或防止痛風、風濕病及關節炎的療效;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常食可補充人體的營養,有潤肺清燥、化痰、止咳、止喘、減少便秘、利消化、有助減肥的功效;對預防感冒、骨質疏鬆、心血管也有好處;對厭食、消化不良、腸炎、慢性咽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療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形成,可防癌抗癌;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梨,百果之宗,又被稱為天然的「礦泉水」,食用價值高。「婆娑碧葉晶,枝下脆梨瑩。如玉香酥美,甘甜潤肺清。」《本草通玄》言「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梨可生食,也可蒸煮後食用、燉燕窩、燉豬蹄、榨梨汁、蓮子銀耳梨、釀酒、制醋、罐頭,果脯,梨乾、止咳糖漿、秋梨膏等。梨特別適宜肝炎、肺結核、大便秘結、急慢性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壓、心臟病以及食道癌患者食用;中老年人多吃些梨,可以幫助人體淨化器官,軟化血管;飯後吃個梨有益健康,用水煮着吃會更健康。

梨雖然是佳果,也不宜多食。《本草經疏》記載:「梨,言多食令人寒中者,以其過於冷利也;乳金瘡不可食者,以血得寒則凝而成瘀為病也。」在民間關於梨的歌謠很多:「金黃葫蘆樹上掛,雀斑布滿小臉頰。香甜可口治咳嗽,黑豆肚子裡安家。」梨腹瀉者不能吃,需要吃必須煮熟才能用;胃寒、脾虛便溏者、脘腹冷痛、經常頭昏者、風寒咳嗽、慢性腸炎、糖尿病、胃酸過多者以及產婦都要慎食;梨不可與螃蟹同食,以防引起腹瀉。梨含果酸多,不宜與鹼性藥同用,如氨茶鹼、小蘇打等。

桃 ,有早熟、中熟、晚熟和極晚熟800多個品種,有油桃、扁桃、水蜜桃、中華桃、蟠桃、冬桃等。桃形美觀,性溫、味甘酸,肉質甜美,被稱為「天下第一果」。桃常被作為福壽祥瑞的象徵,在民間素有「仙桃」和「壽桃」的美稱,古人祭祀神仙的首選水果。桃花象徵着春天、愛情、美顏與理想世界 ,民間自古有觀賞桃花的風俗;桃枝用於驅邪求吉,在中國古代人們把桃木稱作「仙木」,是用途最為廣泛的驅邪制鬼材料;桃果融入了中國的仙話中,隱含着長壽、健康、生育的寓意。在中國文化中,桃子有長壽和辟邪的說法。詩仙李白在《庭前晚花開》中寫:「西王母桃種我家,三干陽春始一花。結實苦遲為人笑,攀折唧唧長咨嗟。」將自己對蟠桃的喜愛表露無疑。從古代延續到至今,家中有人祝壽時,家人把饅頭做成桃子形狀,製做壽桃。現在人們為長輩慶祝生日,仍然會定製壽桃樣的蛋糕,寄託對老人的祝福之情。

中國是桃的故鄉,種植桃樹己有悠久的歷史。公元二世紀之後,中國人民培育的桃樹沿」絲綢之路」從甘肅、新彊經由中亞向西傳播世界各地。《管子》、《尚書》、《韓非子》、《山海經》、《呂氏春秋》等都有關於桃樹的記載。《禮記》中當時已把桃列為祭祀神仙的「五果」(桃、李、梅、杏、棗》之首,可見中國人對桃子的喜愛。桃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維生素B、果糖、蔗糖、單糖、雙糖、葡萄糖、果酸、氨基酸、胡蘿蔔素、果膠、鈣、磷、鐵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桃子是營養藥用價值很高的水果,能夠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中醫記載,桃子有補益補心、生津解渴的功效,對呼吸道、乾咳、盜汗等疾病,有養陰生津、補氣潤肺的作用;桃仁能潤燥、滑腸、鎮咳,治療高血壓,便秘,活血化瘀,桃仁不能生食;桃葉有殺蟲、桃花有消腫利尿功效。常吃桃子,能促進腸胃蠕動,起到防便秘、減肥效果,防治貧血,增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力,解毒,增強腸道功能。長期服用可以潤膚,並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

桃是一種食用水果,從古至今一直流傳着「桃養人」之說,可見桃子在眾多水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滋補養顏功效。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誘人,色澤艷麗,營養豐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除鮮食外,可製作桃脯、罐頭、桃醬及桃乾等,桃仁加工炒熟也可以食用。

桃雖好吃,但不可多食,多吃會引起腹瀉等急性腸胃疾病。桃子屬於偏熱性水果,身體內比較熱的人,不適合多吃桃子;還沒成熟的桃子,吃了可能會出現腹脹等問題;胃腸功能不良者及老人、小孩不宜多吃。有內熱生瘡、毛囊炎、癰癤、面部痤瘡、糖尿病患者忌食;爛桃切不可食,有損健康;桃子的纖維比較粗,孩子的胃部消化能力比較弱,太小的孩子不要吃;桃子忌與甲魚同食。

李:別名嘉慶子、布霖、玉皇李、山李子等,形態美艷,口味甘甜,是人們最喜歡的水果之一。李子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劑,堪稱是抗衰老、養顏美容、防疾病的「超級水果」,又被譽為「肝子果」,開胃又解毒,價值很珍貴。

李子原產於我國中原地區,品種繁多,花色各異,已有3000多年歷史,自古以來李子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詩經》、《齊民要術》中均有李子樹栽培的記載。李子含有糖、水果酸、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鈣、磷、鐵、天門冬素、谷酰胺、絲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蘇氨酸、丙氨酸等營養成分和多種氨基酸。

風味和豐富的營養,是藥食同源的中藥。《醫藥大辭典》中講到:「李子具有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氣血兩虧、面黃肌瘦、心悸氣短、便秘、閉經、淤血腫痛等症狀的人多食。」李子還具有潤滑肌膚、護心健腦、生津止渴、清肝除熱、口腔潰瘍、利水、促進消化的功效;李子可促進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並具有增強腸胃蠕動的作用,對胃酸缺乏、食後飽脹、大便秘結者有效;對摔跌引起的筋折骨傷、骨痛瘀血,目翳、鎮痛消腫,小兒壯熱、導瀉、降壓、止咳化痰的作用;用它製成末洗臉,使人面色潤澤、去粉刺黑斑的療效;對肝硬化有輔助治療效果。適量吃李子對肝虛有熱、虛勞骨蒸、胃陰不足、口中乾渴、改善貧血頭暈等作用;還可預防糖尿病和與肥胖有關的心血管疾病;生食對治療肝硬化腹水具有很大的益處。

李子雖然味美,但不可多食。民間素有「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之說,言李子不可多食。《隨息居飲食譜》也有「多食生痰,助濕發瘧疾,脾虛者尤忌之」的話。李子可生食、制罐頭、蜜餞、李干、果酒等食品。去骨節間勞熱,肝有病的人宜於食用李子。

《飲食須知》載:「李子同蜜及雀肉、雞肉、雞蛋、鴨肉、鴨蛋食,損五臟;勿用麋、鹿肉同食。」李子不能和蜂蜜一起吃,會對人體的五臟造成傷害;李子含有大量胡蘿蔔素,醋會破壞胡蘿蔔素,導致李子營養流失;吃魚的時候最好不要吃李子,會降低魚的化濕功效;洗李子時,飄在水面上不沉下水底的李子有毒,浮在水面上的李子不要吃;吃李子一定要控制量,老人和小孩需要更加警惕;有腸胃疾病的人一定要少吃李子;未成熟的李子不能吃。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說過:「(李子)不可多食,令人虛。」明代蘭茂也曾在《滇南本草》中提到過:(李子)不可多食, 損傷脾胃」。

棗:別稱棗子、大棗、刺棗、貫棗等。《本經》記載:大棗性甘、平,入脾、胃經。可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干金-食治》:「味甘辛,熱,無毒。」自古以來紅棗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棗不僅《詩經》早有記載,《禮記》上也有「棗栗飴蜜以甘之」的高度評價。棗被視為重要滋補品,有「一日吃三棗,一輩子不顯老」之說。《爾雅-釋木》是中國第一部記錄解釋棗品種的書。紅棗是一種營養佳品,被譽為「百果之王」,又是喜慶良緣的吉祥之物。棗樹可供雕刻,制車、造船、做樂器用。

棗原產我國,在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種植歷史。《詩經》有雲「八月剝棗,十月獲稻。」這是最早可查的關於大棗的文字記載。經考古學家從新鄭斐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棗核化石,證明棗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歷史。齊民要術》記載:「選(棗)好味者,留栽之,候棗葉始生而移之。」「棗性堅強,不以苗掠。」棗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A、B1、B2、E、C、P、蛋白質、膳食纖維、糖、鈣、鐵、鎂、磷、鉀、鈉等人體所需18種氨基酸和煙酸,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P極為豐富,具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

棗營養豐富藥食同源,作為藥用也很早,《神農本草經》和歷代藥籍均有載。《本草再新》:「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本經》:「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棗有養胃、健脾、安神、滋補、強身、抗腫瘤、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一定作用;棗仁入藥可以安神,為重要藥品之一;棗樹葉、花、果、皮、根、刺及木材均可入藥。對胃虛弱、氣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貧血頭暈、慢性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常吃棗可養顏美容、延緩衰老、調節免疫力、益氣養胃、胃虛食少、營養不良、保肝護肝、鎮靜安神的作用。中醫講究「氣血同源」,紅棗補氣,氣能生血,所以紅棗能補血。

棗的果實味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果。《戰國策》中有:「北有棗粟之利,民雖不細作,棗粟之利,足食於民」,指出棗在中國北方的重要作用。大詩人杜甫的《百憂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能上樹千回。」可見人們對大棗的喜愛。棗可鮮食、泡煮茶、小米紅棗粥、山藥紅棗粥、銀耳紅棗粥、紅棗汁、紅棗酒等;也可作蜜棗、熏棗、黑棗、酒棗、蜜紅餞和果脯,還可作棗泥餡、棗面、棗酒、棗醋等。紅棗泡水,養肝排毒;紅棗熬湯,止咳潤肺;紅棗熬粥,安神助眠;紅棗泡酒,血管通暢。大棗老少皆宜,尤其是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的理想天然保健品,也是病後調養的佳品。

紅棗雖然益處很多,不宜多吃。《本草經疏》:「小兒疳病不宜食,患痰熱者不宜食。」《本草匯言》:「胃痛氣閉者,蛔結腹痛及一切諸蟲為病者,咸忌之。」痰濕偏盛、愛上火的人不要貪吃紅棗;多食鮮棗,於牙齒有害;女性在月經期間也不適合吃紅棗;腐爛變質勿食用;不宜與維生素同時食用;不宜和黃瓜或蘿蔔一起食用;服用退燒藥時切勿食用;下腹部脹滿,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糖尿病患者禁食紅棗。

葡萄:別稱蒲陶、草龍珠、賜紫櫻桃、菩提子、山葫蘆等。葡萄性平、味甘酸。先秦時期《詩經》《周禮》都提到葡萄。葡萄是我國五大水果(葡萄、柑桔、香蕉、蘋果、柿子)之首;並稱為世界上最早馴化栽培的「四大古果」之一(無花果、葡萄、海棗、油橄欖)。

《齊民要術》記載:「漢武帝使張騫至大宛,取蒲陶實,於離宮別館傍盡種之」。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樹樹種之一,葡萄的培養歷史可上溯至7000多年前。葡萄含糖高,以葡萄糖為主,還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P、花青素等,以及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

葡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營養兼藥用的商品。研究發現,葡萄比阿司匹林能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有一定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止渴、安胎」。中醫認為葡萄有補氣血、入肺、脾、腎經、益肝腎、生津液、止咳除煩、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滇南本草》記載:「大補氣血,舒筋活絡,泡酒服之。治陰陽脫症,又治盜汗虛症。汁,治咳嗽」。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紅色葡萄含逆轉酶,可軟化血管、活血化瘀、防止血栓形成,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綠葡萄則偏重於清熱解毒;黑葡萄緩解疲勞;白葡萄具有補氣、潤肺功效很適合咳嗽、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食用。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有助於消化,防止膽固醇斑塊的形成;會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特別有益於局部缺血性心臟病和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患者的健康;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禆益。

葡萄為著名水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價值很高。三國魏文帝曹丕寫詩歌頌葡萄又好吃,又能釀酒,又能解渴,又能解乏。《神農本草經》載葡萄「益氣培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飢,久食輕身不老延年。」葡萄可生食、制葡萄乾、罐頭、葡萄果凍、榨汁、釀酒等。將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起食用,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更佳。葡萄適宜冠心病、脂肪肝、癌症、腎炎、高血壓、水腫患者和過度疲勞、體倦乏力、形體羸瘦者食用。葡萄乾含糖量與含鐵量較鮮葡萄多,適宜兒童孕婦和貧血患者食用。

對糖尿病者、便秘者、脾胃虛寒者應該慎吃,儘量不吃;陰虛內熱、津液不足者、肥胖之人忌食或者不宜多食 ,多食則引起腹瀉。服用安體舒通、氨苯蝶啶和補鉀時,不宜同食葡萄乾和其他含鉀高的食物。葡萄不能和海鮮一起吃。

蘋果:別稱平安果、智慧果、平波、超凡子、天然子、蛇果等,道教把蘋果視為仙果,它也是北歐神話中的青春之果,是希臘神話中的愛情之果。《觀賞樹木學》中介紹:蘋果有4個變種,姿態均甚優秀,各具特色,有較高之觀賞價值。蘋果屬溫性水果,口味有甜、酸甜等。蘋果中營養成分可溶性大,容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是公認的營養程度最高的健康水果之一,被稱為「養生果」,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譽。蘋果還是我國五大水果(葡萄、柑桔、香蕉、蘋果、柿子)之一。

蘋果原產歐洲中部、東南部,中亞西亞和中國新疆。蘋果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年的栽培歷史,相傳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紅蘋果。晉朝郭義恭著《廣志》中說:「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為脯,數十百斛為蓄積,謂之頻婆糧」。宋人李調元的《南海百詠抄》,已有詠蘋果詩云:「虞翻宅里起秋風,翠葉玲瓏剪未工,錯認如花枝上艷,不知莢子綴猩紅。」蘋果營養豐富,含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膠、有機酸、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鈣B2、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E、鈣、磷、鉀、鈉、鎂、鐵、鋅、硒、銅、錳等礦物質和維生素及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蘋果營養價值很高,含鈣量豐富,有助於代謝掉體內多餘鹽分,蘋果酸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蘋果有生津止渴、健脾養心、養胃、補血安神、美白牙齒、排毒養顏、防止貧血等功效。蘋果籽更被譽為「生命之庫」,蘋果籽蘊含大量植物性荷爾蒙,能有效雙向調節人體內分泌,促進細胞微循環,提高細胞活性等;蘋果加熱後,蘋果中的抗氧化作用會放大好幾倍,加熱的蘋果還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抑制膽固醇升高,能有效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蘋果含有膳食纖維和果膠,這兩種元素能調節血糖平衡,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吃的。多吃蘋果對身體非常好,蘋果含有類黃酮,可以減少冠心病和誘發心臟病;蘋果含有非常豐富的抗氧化物,可降低癌症發生的機會。還能有效改善呼吸系統和肺部功能,促進大腦發育,提升記憶力,改善面部氣色,有利於平衡體內電解質,有補腦養血、寧神安眠和保健作用;能使皮膚潤滑柔嫩,對人體排毒有益,預防和治療便秘的發生,有助於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早上空腹吃蘋果,可以補充大量糖分,有利於防止膽結石,但不能代替正餐。

蘋果在《群芳譜》記載:「潔可玩,香聞數步」,但「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蘋果可生食或煮食吃,也可做成果乾、果汁、果醬、果脯、罐頭、果子凍、釀酒,蘋果醋、點心餡、炸蘋果等,蘋果在很多甜食中都會用到。中醫認為:人體在上午時脾胃活動最旺盛的時候,吃蘋果有利於身體吸收,所以吃蘋果儘量選擇在中午的飯前/後半小時。蘋果煮熟的做法一般是搭配瘦肉一起燉湯,營養可以最大化。

對於身體情況並不是很好的人,尤其是腸道不好的人,早上不要空腹吃蘋果;對於一些怕冷的人,早上空腹吃會引起胃部不適;蘋果和沙丁魚不能搭配在一起食用。蘋果籽中含有毒性物質氰苷,日常食用蘋果時,應避免食用果核部分。

核桃 :又稱胡桃、羌桃等,味甘、性平、溫、無毒,微苦,微澀。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幹果之一(核桃、扁桃、腰果、榛子),營養價值豐富,有「萬歲子」「長壽果」「養生之寶」的美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堅果類食品之一。核桃的種類有山核桃、野核桃、心形核桃等。野生核桃還可雕刻、繪畫、木雕、把玩等,在玩核桃圈裡有一句口頭禪「不雕不貴,一雕翻倍」,「核桃不離手,能活九十九」。在民間把核桃視為吉祥、避邪之果

核桃的故鄉是中國和亞洲西部的伊朗。中國是世界上核桃起源中心之一,世界核桃生產第一大國。核桃仁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A、E、C、B1、B6、葉酸、煙酸、泛酸、鈣、磷、鐵、銅、鎂、鉀、錳、鈉、硒、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核桃食用藥用價值都非常高,《醫學衷中參西錄》里談到核桃補腎的作用「胡桃味甘,氣香,性溫。多含油質,將油榨出,須臾即變黑色。為滋補肝腎,強健筋骨之要藥。」《本草再新》記載:「健脾固腎」,《山西中藥志》記載其:「利尿清熱」,《開寶本草》記載核桃仁「多食利小便,去五痔。」中醫認它有溫肺、補腎、益肝、健腦的功效。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核桃仁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的作用。核桃對血滯經閉、血瘀腹痛、跌打瘀症、止咳定喘、生髮烏髮、活血調經、祛瘀生新、固精強腰、防癌抗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病症有療效;核桃里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調節血脂、清理血栓的作用,又是一劑降血糖的良藥。常吃核桃可增加人體的免疫功能、益智健腦、減少患抑鬱症幾率,減少患乳腺癌的風險,及多動症、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的幾率,減除壓力、防便秘等,還有潤膚抗衰老、補腎助陽、幫助睡眠、消炎殺菌的作用。

核桃是一種營養很高的果實,它可以保護心臟機能,是很多人喜歡吃的一種乾果。核桃仁是老少皆宜,男女都適合吃,老年人吃了可以增智益壽,中年人則可以健身潤膚,年輕人吃了可以促生長、增智力。核桃可生嚼食、熟食、核桃花生糖、核桃芝麻糊、核桃養生豆漿、核桃粥、核桃酥等。核桃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補品。

據宋.馬志《開寶本草》記載:「飲酒食核桃令人咯血」。飲白酒不能與核桃同食;支氣管擴張、肺結核患者禁忌;核桃不能與野雞肉、鴨肉同食;痰火喘咳、陰虛火旺、便溏腹瀉的病人不宜食。核桃不宜多食,多食會引起腹瀉。患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人要少吃核桃。

石榴:別稱安石榴、沃丹、丹若、若榴、金罌、金龐、塗林、天漿等,石榴性味甘、酸澀、溫(石榴分甜,酸二種)。石榴在西亞、中亞稱「聖果」;希臘神話將石榴稱為「忘憂果」。石榴樹也可以當作觀賞樹,即可以賞花又可以賞果。潘岳《安石榴賦》:「榴者,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大詩人李白為它吟詩給予讚美:「魯女東籬下,海榴世所希。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石榴自古為吉祥物,在人們心目中寓意着和睦團圓,常被用作喜慶水果,象徵多子多福、子孫滿堂。石榴樹是富貴、吉祥、繁榮的象徵。

石榴原產波斯(今伊朗)一帶,公元前二世紀時傳入中國。據晉-張華《博物志》記載:「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石榴含有大量有機酸、蘋果酸、檸檬酸、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維生素E、碳水化合物、鈣、磷、鉀、碘等礦物質,能夠補充人體所缺失的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

石榴渾身都是寶,被稱之為血管的「清道夫。石榴除了果肉能提供人體所需元素外,石榴花、皮、葉、根在醫藥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醫藥妙用。《本草綱目》中「石榴花,揉塞之」曾提到石榴花治九竅出血的妙用,《貴州草藥》中「治鼻血石榴花適量,研末,每次用一分,吹入鼻孔」,石榴花還有治中耳炎,防止其流膿的功效。中醫認為,石榴具清熱、解毒、平肝、補血、活血,止血收斂、抗菌抑毒、預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驅蟲殺蟲、安胎功效與作用。適合黃疸性肝炎、哮喘和久瀉患者及經期過長的女性,能防止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和雌激素敏感性腫瘤的生長,女人吃石榴對於乳腺癌的預防很有好處!石榴中含有鉻元素,鉻在糖和脂肪的新陳代謝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成分,有益於糖尿病患者。常吃石榴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生津止渴、保護眼睛、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紅石榴可抗氧化、延緩肌膚衰老,還可以給肌膚補水,是美容養顏的絕佳聖品。石榴皮有驅蚊功效,新鮮石榴嫩葉還有明目效果。

石榴是一種珍奇的漿果,是人們喜歡之極品。石榴果色艷麗,風味優美,營養豐富,可生食,製作石榴汁等。古人譽為「霧殼作房珠作骨,水晶為粒玉為漿」。石榴富含多種維生素,口味甜美,適於老人兒童食用;也適宜口乾舌燥者、腹瀉者、扁桃體發炎者。老年人喝石榴汁可預防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症。

石榴對胃炎患者、瀉痢初起者最好別吃。感冒、急性炎症、便秘、尿道炎患者、腎結石、膽結石、實熱積滯者禁食。兒童最好少吃石榴,吃多上火,易引發發熱痰鳴。石榴不可與西紅柿、螃蟹、西瓜、土豆同食。

山楂:又稱山石榴、山里果、山里紅、酸里紅、山里紅果、紅果、紅果子、山林果等。山楂屬核果類水果,核質硬,果肉薄,味微酸澀。《日用本草》:「味甘酸,無毒。」山楂抗衰老作用位居群果之首。

山楂原產地是中國。山楂是中國獨有的果樹,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水果,已有上千年歷史。山楂是藥食兩用食品,營養豐富,健脾開胃。山楂含有蘋果酸、檸檬酸、果膠、維生素C、糖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脂肪、澱粉、鈣、鐵等維生素和礦物質。

山楂是中國特有的藥果兼用樹種。《本草綱目》記載:「山楂酸、冷、無毒,主治食肉不消。凡脾虛,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脹悶者,於每食後嚼二三枚,絕佳。」《本草經疏》:「入足陽明、太陰經。」《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足厥陰肝經。」《中醫大藥典》記載山楂:「消食積,散瘀血,驅絛蟲。治肉積,症瘕,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山楂干制後可入藥,具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也被稱為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小能手」。同時也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瘀的良藥,對胸膈脾滿、疝氣、血瘀、閉經等症有很好的療效。山楂內的黃酮類化合物牡荊素,是一種抗癌作用較強的藥物,其提取物對抑制體內癌細胞生長、增殖和浸潤轉移均有一定的作用。山楂對心血管疾病和降血脂、降血糖、動脈粥樣硬化都有不錯的效果。常食山楂開胃助消化、減肥、強心、抑菌、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山楂酸甜可口,具有消食化積的特殊作用,是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的最佳果品之一。山楂可生食、作果脯、山楂糕、蜜山楂、山楂餅、山楂片、山楂條、山楂醬、山楂汁、果丹皮、山楂罐頭、山楂茶、山楂蜜棗燉山藥、冰糖葫蘆、糖雪球等。凡傷食後引起的腹滿飽脹,肉類食積不化,食之最為適宜;適宜中老年心臟衰弱、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高脂血症、陣發性心動過速及各種癌症患者食用;還適宜肥胖症、壞血病、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腎炎、腸道感染者食用。山楂煮熟吃效果更佳,通常山楂會配合大米,赤小豆等一起煮粥,具有抗癌,促進消化的作用,可以冶療厭食偏食等症。

山楂食用過多是有害無宜的,食用過多會傷人中氣。古代醫學中就有記載:「山楂破氣,不宜多食。多食耗氣,損齒。山楂對脾胃虛弱、正服食人參等補氣藥的人、胃病的人慎食。《本草綱目》記載:「脾胃虛,兼有積滯者,當與補藥同施,亦不宜過用。」《隨息居飲食譜》:「多食耗氣,損齒,易飢,空腹及羸弱人或虛病後忌之。」山楂不宜與黃瓜、南瓜、胡蘿蔔,海產品、豬肝等同食,兒童孕婦、高血糖病人不宜多食山楂。

柿子:味甘、澀、性寒,我國柿品種有1058種。北宋詩人張仲殊稱美柿子:「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輕勻絳蠟褢團酥,不比人間甘露。」「柿」諧音「事」,人們喜歡把吉祥喜慶等美好內涵注入其中,例如「萬事如意」事事順心」等美好祝願。在古時,人們將柿子比做高高掛起的燈籠,還被稱為「吉祥果」。入秋後,柿果柿葉鮮艷悅目,具有良好的觀賞作用。柿樹適應性極強,經濟壽命長,是著名的「木本糧食」和「鐵杆莊稼「。柿子是我國五大水果(葡萄、柑桔、香蕉、蘋果、柿子)之一。

柿子原產東亞,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酉陽雜俎》云:柿有七絕:「一多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佳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足以證明柿子為世所珍。柿子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多種活性物質,其中包括胡蘿蔔素、黃酮類、脂肪酸、果膠、繕食纖維、碳水化合物、酚類蔗糖、葡萄糖、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檸檬酸、鈣、磷、碘、鐵和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柿漆是良好的防腐劑,柿木可作雕刻用材、家具用材、裝飾品及高爾夫球杆。

柿子營養豐富, 有「果中聖品」之美譽。柿子不光可食用,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被廣泛用於醫藥、保健和化妝品等領域。《本草綱目》中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鮮柿、干柿餅、柿霜、柿蒂、柿葉均可入藥。新鮮柿子果汁,可預防大脖子;柿蒂是一種中藥材,能夠降逆下氣、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柿子還可降血壓,是特別優良的降壓食品。多吃柿子可治療支氣管炎、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排毒、消炎消腫、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肌腱炎症和外傷的康復、美容養顏、軟化血管、防止血栓的生成有一定作用,還可以防止便秘,促進腸胃消化等。

大詩人陸游讚美柿子秋季豐收景象:「牆頭累累柿子黃,人家秋獲爭登場。」柿子被人們稱為「最甜的水果」,脾胃消化功能正常的人適合食用。柿子採收後要經過脫澀處理後才能鮮食,還可加工柿餅、柿脯、柿子酒、柿子醋、果醬等。柿子很適合中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痔瘡出血、大便秘結者、缺碘引起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飲酒過量或長期飲酒者食用。(柿子分干、澀二種,前者在樹上成熟,可采後便食,後者須經脫澀後,才可食。)

柿子是一種好看非常美味的水果,營養價值十分高,但是柿子的禁忌也非常多。柿子好吃但是別貪多,膽結石、老嬰幼兒、腸胃功能衰退的老人要少吃或不吃,減肥的人儘量不吃,空腹、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體弱多病、產婦、月經期間女性、外感風寒咳嗽、糖尿病患者均忌食柿子。柿子不能和高蛋白類物質同食,比喻牛奶、螃蟹、魚、蝦、鵝肉、雞蛋等;不宜與酸菜、黑棗、甘薯等同食。吃柿子不要吃皮,吃柿子皮吸收鞣酸會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結石,影響身體健康。

無花果:別稱蜜果、映日果、文仙果、品仙果、奶漿果、阿陽等,無花果味甘、性涼、無毒。無花果樹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觀賞與環境保護樹種。《聖經》和《古蘭經》中對無花果的特徵有着大量描寫,「天堂聖果」的真實身份其實是無花果。無花果以真實存在的身份和「善惡樹」、「生命樹」一起成為了伊甸園中亘古即有的樹木,成為了天堂第一水果,其神化背景之雄厚也是眾多果實無法比擬的。雖然《聖經》「捧紅」了蘋果,但書中提到最多的卻是無花果,多達五十七次,並有「凝結生命的果實」之美譽;無花果在《聖經》中被稱為神聖之果、生命果、太陽果。在古羅馬有一株神聖的無花果樹,被命名為「守護之神」。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古老傳說中,無花果被稱為「聖果」,作祭祀用果品。

無花果原產於阿拉伯、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沿岸,中國唐代從波斯傳入。在公元前4700年的埃及就有種植記載。無花果的歷史極為悠久且有深厚的人文積澱,被稱為世界上最早馴化栽培的「四大古果」(無花果、葡萄、海棗、油橄欖》之一。無花果含有總脂肪、飽和脂肪、膽固醇、總碳水化合物、總可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果膠、葡萄糖、蔗糖、鈣、鐵、鈉、鉀等18種以上的氨基酸、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及多種糖類,是世界第一保健水果。

無花果營養豐富,藥用價值很高,在藥食同源的果樹當中屬佼佼者。《滇南本草》:「敷一切無名腫毒,癰疽疥癬疥,黃水瘡,魚口便毒,乳結,痘瘡破爛;調芝麻油搽之。」;《雲南中草藥》:「健胃止瀉,祛痰理氣。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咽喉痛,咳嗽痰多,胸悶。」無花果其根、莖、葉、果均可入藥,具有健胃止痛、療咽冶痔、消腫止痛等多種醫療保健作用;無花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果膠等成分,可驅除人體內的鉛,降低膽固醇和血糖,對心、腦血管硬化及糖尿病具有治療作用,還可降低肝臟中的醋質含量,對脂肪肝有一定療效;無花果的提取液對癌細胞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被認為是抗癌食品。常吃無花果益肺、潤腸通便、抗衰老、美容,對脘腹脹痛、祛風濕、降壓、腹瀉、乳汁不足等症效果良好。

無花果樹勢優雅,是庭院、公園觀賞、純天然、無公害樹木。無花果具有獨特的清香味,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無花果生津止渴,除鮮食、藥用外,還可加工制干、果脯、果醬、果汁、果茶、果酒、飲料、罐頭等。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者,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癌症患者適宜食用。

無花果脾胃虛寒者慎服;中寒者、腦血管意外患者、腹瀉者忌食;大便溏薄者最好不吃;女孩來月經時不能吃,否則會導致痛經。

獼猴桃:別稱奇異果、狐狸桃、陽桃、藤梨、猴仔梨、楊湯梨等,獼猴桃性寒、味甘、酸甜。早在先秦時期的《詩經》中就有了獼猴桃的記載:「隰有萇楚」(獼猴桃的古名),猗儺其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描繪了獼猴桃的形色:「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因為獼猴喜歡吃這種水果,所以被命名為獼猴桃。獼猴桃傳入新西蘭後,人們用新西蘭國鳥一奇異鳥為獼猴桃命名,稱之為「奇異果」,是新西蘭最負盛名的水果之一。

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產地,是原產於中國的古老野生藤本果樹。獼猴桃含有獼猴桃鹼、蛋白水解酶、單寧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C、E、葡萄糖、果糖、蔗糖、檸檬酸、蘋果酸、胡蘿蔔素、纖維素、脂肪、鈣、鉀、鎂.、硒、鋅、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和14種礦物營養成分。紅心獼猴桃果實呈現短圓柱形,中等大小、底部有凹陷,果形比較整齊,和黃心獼猴桃大小差不多,果皮呈現綠褐色,表面光滑,沒有絨毛,是紅肉獼猴桃的變種,VC屬最高。紅心獼猴桃果肉呈現黃綠色,果心小,中心紋理向紅太陽一樣,含糖量很大,果肉比較細嫩,口感很甜,是獼猴桃裡面酸度最低的,而且果汁較多,果香很濃,富含微量元素,其中含鈣量很高,被稱為「人間鮮果」。紅心獼猴桃的最大特點是VC含量比綠心和黃心的獼猴桃都要高,而且它的「黃酮」含量也排行第一,美白抗氧化的功效最好,想要皮膚白皙離不開VC和抗氧化,所以想要美白的姑娘千萬不要錯過它; 綠心獼猴桃的果子比較大,大小和鴨蛋差不多,呈現橢圓形,有時會有突起的棱,是原始獼猴桃品種。富含維生素C,而且含量很高,果肉瑩綠,未熟透以前,口感比較酸,軟熟後酸甜可口,非常美味。綠心獼猴桃的特點就是「高纖維」,高纖維的食物可促進腸胃蠕動,是養顏、排毒、減肥的上品;黃心獼猴桃果實呈現長圓柱形,略微比較細長,單果小於綠心獼猴桃,果形比較圓潤,果皮黃褐色,無突起,表面僅有細小的絨毛,它是黃肉獼猴桃的變種,很耐儲藏。黃心獼猴桃果肉呈現明黃色,中心紋理是金黃色,含糖量遠大於綠心獼猴桃,口味偏甜,酸度不高,軟糯多汁,清香甜美,很適合老人和小孩, 它的營養成分更趨向於「微量元素」,還富含葉酸。想要補充微量元素,可以多吃黃心的獼猴桃。

中國具有悠久的獼猴桃種植歷史,追溯典籍可見,獼猴桃自古就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獼猴桃根、莖、葉、花中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是傳統的中藥材。《全國中草藥匯編》稱獼猴桃果酸、甘、寒,調中理氣,生津潤燥,清熱除煩。可生食,或去皮後和蜂蜜煎湯服。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嘔吐。根和根皮苦、澀、寒,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絲蟲病,肝炎,痢疾,淋巴結結核,癰癤毒,癌症等。唐《本草拾遺》載:獼猴桃味咸溫無毒,可供藥用,主治骨節風,癱瘓不遂,長年白髮,痔病,等等。」據美國農業部研究報告稱,獼猴桃的綜合抗氧化指數在水果中名列居前。獼猴桃有助於清火、清熱利濕、排毒、養顏抗衰老、減肥、口舌糜爛、牙齦腫痛、口乾渴、小便短赤、大便燥結等功效。獼猴桃含有大量的天然糖醇類物質肌醇,能有效地調節糖代謝,調節細胞內的激素和神經的傳導效應,對防治糖尿病和抑鬱症有獨特功效,是降血糖的水果中最被肯定的一個。常食獼猴桃對降低膽固醇、健胃清腸、消腫解毒、預防便秘、止渴利尿、保護心臟等作用;對減肥健美、美容及對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免疫力低下,長期口腔潰瘍患者有獨特的功效。

獼猴桃被譽為「水果之王」、「生命之果」,被古人採食的歷史非常悠久,獼猴桃口感酸甜可口,果肉細嫩,汁多,營養豐富,是老年人、兒童、體弱多病者的滋補果品。獼猴桃除生食外,還可制獼猴桃茶、榨汁、獼猴桃乾等。

獼猴桃不要和胡蘿蔔、動物肝臟同食,會降低原有的營養價值;獼猴桃不能和黃瓜、牛奶同食;獼猴桃不能和螃蟹同食,容易中毒;不能和白蘿蔔一起吃,容易引發甲狀腺腫大;脾胃虛寒者慎服

秋天是一個碩果纍纍、萬物收穫的季節。秋高氣爽,日照減少,氣溫漸降,新陳代謝相應減慢,更要注意秋季養生。水果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美食,也是很多營養的來源之一,水果的美味是很多美食無法替代的。合理安排生活,正確掌握吃水果的時間,選擇水果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和體質、季節作出相應的調整,有利於我們的養生保健,養顏美容,健康長壽。[1]

作者簡介

吳人民,山東龍口人,現任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南國作家學會副秘書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