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種菜的日子(胡天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種菜的日子》中國當代作家胡天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種菜的日子

孩童時,肉類奇缺,魚亦少,食菜難。

農家的孩子,常到河邊釣魚,釣一些肥鯽魚和大嘴白魚,或在夏季炎熱的午日,到犁過的水田,用魚具抓回半簍活鮮鮮的小青蛙仔和大肚小白魚,還有鼓着大眼睛抖着對螯的田蟹等。回到家,用三石灶起火,洗鍋後上鍋入水,放入魚蟹,加鹽水煮。數幾十分鐘後,水煮魚蟹熟了,蟹紅魚酥,誘人唾液津津。一大海碗端上長木桌,菜香溢滿矮矮的茅草屋。一家人圍着,端來一大缸紅薯飯,噝噝,滿嘴生津,大快朵頤。食魚,有時可從供銷社那裡買幾毛錢一斤的鹹魚,用火碳烤,全村可聞到香香的魚味,令人飢腸轆轆,食慾大增。而蔬菜的,則少得可憐。平時吃的蔬菜是公家種的菜,幾分錢一斤的白菜和蘿蔔,但也不夠吃的。那時,尚未分田到戶,國家政策允許每家有自留地,但只是少許的,一小塊的。很多農戶在田頭邊、水塘邊種菜,自種自收,為食菜帶來許多方便。

夏初午後時,林木蔥蘢,山鳥鳴歡,紅日西斜。提着鋤頭,挑肥,拿着小水盆,到水塘邊自家的小菜地。到了菜地,放下水盆和雜土肥,拿鋤頭挖起菜畦來。不久,挖出了幾條油亮亮的菜畦,而後在菜畦上開出幾個小坑,撒上些許雜土肥,再種上茄子苗。又播下韭菜和豆角種子。長高后的韭菜,要用雞糞加養,易於成長,此為後話。幾天後,韭菜長出了青嫩的長葉子,豆角也吐出了幾片新葉,在晨曦中,搖曳着盎然芬芳的詩意。而茄子,此時已綻開了巴掌大的紫葉子,可用豬糞水澆上,再以塘水澆灌,稀釋過高的肥份,以免枯死。數日後,茄子株高一尺許,並開有小花,紫色的,很好看,大大的葉子下掛有幾個小果子。幾個星期過去了,茄子已經長大了,個個賊亮賊亮的,掛滿枝頭。宋代鄭清之詩《詠茄》「青紫皮膚類宰官,光圓頭腦作僧看,如何緇俗偏同嗜,入口元來總一般」。」 鄭詩把茄子當作宰官和僧人,比喻貼切,活靈活現,煞是可愛,足見茄子受人喜歡之故矣;韭菜也長高了,青綠綠的一行行;豆角兒上竹架,一條條白色的長豆角長滿濃密的綠葉間,頗為誘人。

時至初秋,豆角已藤枯葉黃,韭菜亦叢矮葉焦,不復往日秀色蔥蘢。而茄子,卻風采猶存,莖壯葉青。天雨一澆,其果長得更旺了,圓圓的,長長的,可長三四次。茄子吃不完的農戶,把茄子擔於菜市,賣去,買回幾斤魚肉,全家人打打牙祭。那時,油肉少,食茄子的辦法很簡單。選幾個上好的,以火烤熟,取出,冷水洗靜,撕去表皮,置於菜碗,以木筷子把茄子肉身打開,澆上少許豬油、食鹽及山辣椒,攪拌一下,野味十足。茄子,或切成長片與小鹹魚同燉,一半鍋,全家人一頓美食也。如今的食法甚多,澆溜酸茄子、蒸淋茄子、臘肉炒茄丁皆有。物產豐富,生活富足,大魚大肉,蔬菜亦多,今昔有別,味覺卻有別,不可同日而語。

初冬時節,適種蘿蔔和大白菜。到菜園,把已經枯枝敗葉的茄子、韭菜、豆角除去,重新翻起菜畦,播下蘿蔔和白菜的種子。幾天後,白菜苗已經長大,可移到新挖的菜畦種下,施肥澆水。新種的白菜需要水量多,每天下午都要澆水的。數天後,白菜梗大白嫩,豐盈可人;蘿蔔莖塊大而圓,破土而出,齊刷刷白亮亮的,惹人嘴饞。菜園裡,蔥蘢一色,菜香襲人。

小菜地,是我童年一處的樂園。每日,下午放學後總要回家做點家務事,如煮飯、養豬等。煮好飯後,可到河邊釣魚,為家人解饞。而更多的時間,則到水塘邊提水澆菜,侍弄小菜地。澆完菜後,可持杆垂釣,或觀花賞景,或摘山野果,樂不待言。紅日西沉,晚鵲歡鬧,摘取一些新鮮的蔬菜,兜着一衣山花香,攜幾份歡忻, 走向炊煙裊裊的村莊。

而今,久居縣城,有時到郊外觀景,見路旁農家的小菜園,駐足觀賞。野風殆盪,時雨勻滋多,林壑蓊鬱,溪流翻動着雪白的肌膚,彈唱着動人的琴弦。但見,蝶飛蜂忙,菜色新嫩,長勢喜人。

有嘉鳥飛過,啾啁雲岑,啟動了我遙遠的記憶。回味那種菜的日子,總有淡淡的菜香飄過,撲人。 [1]

作者簡介

胡天曙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海南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