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倫拜校園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科倫拜校園事件
圖片來自ettoday

科倫拜校園事件是1999年4月20日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傑佛遜郡哥倫拜恩高中發生的校園槍擊事件。兩名青少年學生—埃里克·哈里斯和迪倫·克萊伯德配備槍械爆炸物進入校園,槍殺了12名學生和1名教師,造成其他24人受傷,兩人隨即自殺身亡。這起事件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血腥校園槍擊事件

這起屠殺事件引起了有關美國槍械暴力問題的爭論。許多人也開始關注在中學校園裡常見的欺凌現象和學生間的小圈圈文化,和在美國社會中常見的暴力電影電子遊戲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有幾個受害者據傳是因為他們忠誠的基督教信仰而遭殺害,也引起人們開始關注對於信仰價值在社會和校園裡普遍衰退的現象。槍擊事件導致美國社會的道德恐慌[1] ,引起人們對於社會邊緣人重金屬音樂、暴力電影、暴力電子遊戲和青少年使用抗抑鬱藥的關注。

犯罪、懲罰和報復

在1998年1月30日,哈里斯和克萊伯德兩人由於偷竊電腦零件而被逮捕。在會審中法官認為兩人缺少道德的判斷力,希望讓兩人接受精神病的治療。為了避免被以搶劫罪名起訴,哈里斯和克萊伯德參加了所謂的「改造計畫」—在當地的青年娛樂中心進行社區服務勞役和輔導。兩人都假裝悔改以提早釋放,哈里斯把握表演悔改態度的機會,他寫了一封悔改信給他的受害者,但信中卻只表現出他對受害者的同情,而不是單純的道歉。哈里斯還時常誇耀他假裝悔改的演出,並在他的日誌中替自己的欺騙演出喝采。兩人於1998年4月被精神病治療中心釋放後,便開始計畫展開報復的攻擊。

在哈里斯接受醫生評估的期間,他被規定服用抗抑鬱的藥物蘭釋,一些分析認為這種藥物可能促成了哈里斯的攻擊行為,主張這種藥的副作用會導致侵略性的增強和同情心的喪失。其他研究者則認為這種主張並沒有實際的科學根據。

在哈里斯和克萊伯德被釋放後不久,哈里斯的網誌消失了,而網站也回復到以往用作散布毀滅戰士關卡檔案的用途。一般推測認為這是因為當時布魯克斯·布朗的母親在看了網頁內容後相當不滿,向他父母抱怨而對他施壓造成的。也是在這時哈里斯開始改在網誌上記載他的想法和攻擊的計畫。不過,哈里斯仍然在網頁上保留一個小區塊來記載他收集的槍械彈藥以及製作炸彈的進度。後來當這個網站被揭露後,美國在線公司永久刪除了他存放在伺服器上的網站。

日誌和錄影帶

兩人在被從精神治療中心釋放後都開始於日誌中記載計畫的準備過程。兩人也秘密地以錄影帶來記載他們軍火庫的場景。

日誌顯示了兩人計畫進行一次與1995年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爆炸案同樣規模的爆炸。日誌中也包含了如事成後逃跑至墨西哥、在丹佛國際機場劫持飛機飛往紐約市撞擊大樓等大話,也包含實際攻擊計畫的細節。兩人原本的計畫是:在自助餐廳放置炸彈並埋伏在大門口,在炸彈爆炸後射擊所有慌張逃出的人,並接著攻擊學校週遭住宅區那些因為爆炸而跑出門看熱鬧的人;但這個計畫因為炸彈沒有成功引爆而被迫臨時更改。

兩人也拍攝了他們非法囤積的爆炸物和槍械彈藥。在這些錄影帶中,兩人顯示出他們如何巧妙而富創造力地將他們的武器庫藏匿在家中,而不會讓父母發現他們的行動。一些錄影帶還包含他們在附近山丘進行射擊練習的連續鏡頭,以及拍攝他們計畫攻擊的學校地點的鏡頭。最後一段錄影帶中兩人一起向他們的家人道歉,並吹噓他們很快便會成為惡名昭彰的人物。

槍械

在攻擊的一個月前,哈里斯和克萊伯德非法取得了一把英特拉泰克公司(Intratec)生產的TEC-DC9自動手槍、一把Hi-Point公司生產的9公厘半自動卡賓槍、和兩把霰彈槍,他們還將霰彈槍的槍管鋸短以使其更易於隱藏。他們以網際網路上的炸彈製作教學,製作了99個各種設計和規模的即時引爆裝置。在屠殺開始之前,兩人在這些準備過程中就已經違反了各種聯邦和州的槍械管理法律。

由於兩人的年紀,他們取得的全部四把槍在法律上都是非法的。克萊伯德說服一個較年長的朋友羅賓·安德森替他們購買卡賓槍和兩把霰彈槍,但安德森至今仍未因此而被起訴過。其他兩名提供他們手槍的人—馬克·馬內斯和菲利普·杜蘭後來則被定罪判了幾年刑期。在取得槍械彈藥的過程中,兩人一共違反了高達21條聯邦、州、和地方的法律。

事件前的先兆

事件前的先兆開始於1996年,艾瑞克·哈里斯在美國在線建立了一個個人網站。原本這個網站是用於存放他和克萊伯德共同設計的毀滅戰士遊戲關卡檔案,以供朋友們下載。在那一年裡,哈里斯在網站上建立了一個簡單的網誌,包括笑話日誌,記載了他對父母、學校和朋友的一些看法。在那一年底,網站包含了教導他人如何惡作劇的指示、製作爆炸物的教學,並記載了許多他和克萊伯德以此惡作劇的過程。到了1997年初,網誌的內容顯現出哈里斯對這個社會越來越多的不滿。

哈里斯的網站瀏覽者很少,直到1997年底才引起注意。哈里斯曾在網站上向另一位同學布魯克斯·布朗發出死亡恐嚇,布朗的父母在1997年底發現了網站上的恐嚇訊息,告知了傑佛遜郡警方的調查員麥可·格拉(Michael Guerra)。格拉發現網站上也包含了針對許多科倫拜高中的學生和教師的暴力恐嚇。其他的內容則顯示出哈里斯對這個社會的強烈不滿,並且希望殺掉那些惱怒他的人。在接近槍擊事件的前夕,哈里斯也在網站上記載了自製炸彈完工的紀錄以及累積的槍械彈藥數量,並製作一份「射擊名單」以紀錄那些他想殺害的人,不過他並沒有透露完整的計畫過程。由於哈里斯承認擁有爆炸物,格拉決定起草一份宣誓書以申請針對哈里斯家的搜查證,但最後並沒有提出申請。事件發生後,傑佛遜郡官方隱瞞這份宣誓書的存在,直到2001年9月才曝光。

在宣誓書曝光後,大陪審團針對傑佛遜郡官方的掩飾行為展開一連串的調查,調查顯示出傑佛遜郡的高階官員們在事件發生之後幾天曾聚集起來,討論是否要揭露這份宣誓書的存在。討論的結果認為即使當初格拉向法官提出了申請,法官也不太可能因這樣微不足道的理由就發出搜查證,同時官員們也擔心即將召開的事件記者會,因此決定不揭露這份宣誓書。在記者會結束後,格拉原本的檔案也消失了。1999年9月,一名調查員秘密搜索傑佛遜郡政府的電腦系統,但也沒有找到檔案。到了2000年底第二次搜索時在郡政府的檔案庫裡找到了幾份拷貝文件,檔案在經過重建後於2001年9月被揭露,但原始的檔案仍未被找到。大陪審團在2004年9月提出了最後的調查結果。

參考文獻

  1. 道德恐慌,voicett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