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希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科希策(斯洛伐克語:Košice,又譯作高溪樹,德語:Kaschau,卡斯紹)位於斯洛伐克東部,是該國僅次於首都布拉迪斯拉發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科希策州的首府。

歷史

最早的第一個證據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結束。第一次的書面記載是匈牙利的皇家村 - 別墅卡薩(1230年)。隨後是1241年蒙古大軍西征。早期城市城市是由兩個獨立的居住區:下科希策和上科希策,13世紀時沿着今天的主幹道合併成為一座城市。1290年前後城市加速發展,由於地處貿易幹線上,是連接巴爾幹、亞得里亞海和波羅的海的重要城市。匈牙利王國在1307年給予城市更大的特權由國王給予的特權在制定工藝品、生意上有幫助提高,並有助於其建立強大的防禦工事。

1369年匈牙利的國王路易一世的授予下科希策有了自己的紋章,在此處召集會議確定了匈牙利婦女的王位繼承權,在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城市在14世紀末達到一定繁盛,成為當時上匈牙利地區五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巴爾代約夫,勒沃卡,科希策,普雷紹夫和薩比諾夫),聖伊麗莎白大教堂 - - 匈牙利王國最大的大教堂正是由國王西吉斯蒙德的支持下完工的。

15世紀匈牙利的王位繼承問題和大陸貿易的衰落使城市的發展停滯不前。

17世紀初數十年科希策是特蘭西瓦尼亞公國的一部分。

19世紀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截至1828年科希策共有有三個製造商和460車間,第一個工廠設立於19世紀40年代(糖和指甲工廠)。第一個電報機線於1856年完成。鐵路於1860年和1873年間連接城市米什科爾茨和普雷紹夫、日利納等。1914年開始了電氣化的道路[1]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逐漸解體,短暫成為東斯洛伐克共和國的一部分,1918年12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軍團進入城市,使之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1919年6月,科希策再次被占領,併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二戰後1945年蘇聯紅軍收復科希策,在布拉格被收復前,短暫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1995年隨着天鵝絨分離[2],科希策成為斯洛伐克共和國第二大城市。也是科希策教區主教坐堂所在地。

地理

科希策位於206米(676英尺)海拔高度和占地面積242.77平方公里(93.7平方英里)。它位於斯洛伐克東部,距匈牙利約20公里(12英里),烏克蘭80公里(50英里),距離波蘭邊境90公里(56英里)。它是大約400公里可到達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發(249英里)東部和村莊的交通線把它連接到普雷紹夫。

科希策是坐落在霍爾納德河河在科希策盆地,在斯洛伐克礦石山的東端。更確切地說是Čierna霍拉山在西北和Volovskévrchy山西南。

氣候條件

科希策在於北溫帶,具有四季分明和大陸和海洋性氣候。由於冬季略高於-3°C(27°F),這將是與這種氣候類型最遠的內陸地區之一。它的特點是炎熱的夏季和寒冷多雪的冬天之間有顯著差異。

視頻

科希策相關視頻

斯洛伐克科希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