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程陽八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程陽(賽爾)八寨位於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距三江縣城19公里。程陽(賽爾)八寨有八個自然村屯,俗稱「程陽(賽爾)八寨」,他分管於三個行政村委會,居住着近10000侗族人民,這裡節日盛多,有「百節之鄉」的美譽,每當春節到來時,這時村村沸騰、寨寨歡歌、處處一片喜氣洋洋。

中文名稱:程陽(賽爾)八寨

地理位置: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7:30-22:00

景點級別:AAAA級

門票價格:60元

所屬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所屬國家:中國

基本概述

在廣西與湖南、貴州接壤的三江縣境內,有八個連成一片的侗族山寨,不僅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樓建築、服裝飾品、歌舞文化、生活習俗等古老傳統,而且在與現代生活交融中繼續發揚光大,成功地發展為令人流連忘返的旅遊新村,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賽爾)八寨。

風俗習慣

「偷個新娘過春節」

程陽八寨的侗族男女青年有的是雙方通過介紹,有的是自己認識,但是,至今最為神奇的、流傳下來的還是最古老的方式——男青年在春節前「行歌坐夜」兩三晚,雙方父母認同後,大年三十晚上要偷偷去娶新娘,半夜娶新娘回到家放鞭炮,人家才知道哪家娶新娘子了!更有趣的是,有的還沒有見過新娘子一面!也就是說是自己都不知道新娘子是誰!到三十晚,自己去找,哪家姑娘願意,就把新娘子娶回家來!

在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程陽八寨進行月也、蘆笙踩堂、講款、多耶等民間民俗活動,而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是程陽八寨春節特有的婚姻習俗「偷親」和「送新娘回門」。

新人登記結婚後,這裡的習俗是新郎還不能把新娘接回家。除夕之夜,當地的新郎們要半夜悄悄迎娶,然後燃放鞭炮慶賀,稱為「偷親」。大年初一,新娘從婆家出門挑水亮相,算是正式成為新郎家庭及其村寨的一員。大年初二,新郎舉辦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大年初三「送新娘回門」,新郎邀上所有親朋抬着豬,提着雞,挑着酸魚酸肉,沿途放鞭炮,浩浩蕩蕩送新娘回門。在長長的送親隊伍中,新娘走在最後面,手裡拿着一塊布,以便外人辨認。送親途中,為了顯示新郎家的家業,送親隊伍往往故意繞道而行,找人群密集的地方通過。沿途每經過一個寨,都要燃放爆竹。新娘被送到娘家後,伴娘不得進新娘家門,要立即返回新郎家。娘家人隨即給每個客人端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稱為「喜茶」……

新娘挑水

程陽八寨一直流傳着這樣的風俗:新娘嫁到新郎家的第一天,第一件事便是到村旁的水井挑水。一般由新郎家的妹妹和堂妹挑,也有新郎家兄弟男扮女裝伴挑的,她標誌着新娘從此負起家庭負擔,和家人同舟共濟、和睦相處。

鬧新娘油茶

初一早飯過後,你會看到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到新娶媳婦的新郎家看新娘,如果新娘是他們認識的或者是之前曾經談過戀愛的,他們就會鬧着要新娘給他們打油茶吃,作為最後一次油茶告別會。

伴娘給新娘送服飾

初一早飯過後,您會看到新娘家姑娘,給新娘送換洗服飾。一擔擔用竹籃裝好疊得整整齊齊的侗服、布鞋,他標誌着新娘心靈手巧的織布手藝。

鼓樓多耶

初一村村寨寨的鼓樓裡面的老人家聚集在一起,手拉手,肩攀肩,唱起耶歌,內容一般是祝福、新年、新春、新社會、歌頌好村寨、好生活、俗稱「耶踩年」

集體婚禮喜酒宴餐

新娘嫁到新郎家,第二天便舉辦慶祝喜酒,宴餐可分為早、中、晚餐和初三的早餐。所宴請的都是新郎家的親戚朋友,新娘方是沒有份的。那天你會看到忙忙碌碌的送禮的人群川流不息,鞭炮響聲不斷。

侗族百家宴

「百家宴」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禮儀。每逢村寨互訪或有特別尊貴的客人來訪時,全村各戶自備酒菜飯,一起到鼓樓坪「一」字型擺開長桌,客人可從第一桌吃到最後一桌,你來我往、觥籌交錯、熱鬧非凡[1] 。據說在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個說法:「吃百家飯、聯百家心、驅百種邪、成百樣事」。

「百家宴」是侗族熱情好客、團結友愛、和諧大同的文化象徵,在三江侗族地區已流傳了數百年,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步演變為現今每逢重大節慶或重要賓客來訪時必備的款待儀式。2008年,三江「侗族百家宴」被列入廣西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9年成為廣西申報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2]

地理位置

三江縣在桂湘黔交界處,程陽寨在縣城古宜鎮北20公里,是侗族千戶大寨,有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陽大寨、平埔、吉昌等八個自然村寨,面積12.55平方公里,居民2197戶共9701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舉世聞名的程陽風雨橋,就坐落於此程陽八寨旁的林溪河上,始建於1912年的程陽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風雨橋。

視頻

柳州三江程陽八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