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童年的端午節(汪萬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童年的端午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童年的端午節》中國當代作家汪萬英的散文。

作品欣賞

童年的端午節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端午節又快到了,讀着宋代詞人蘇軾的這首《浣溪沙˙端午》,不禁讓我想起了童年過端午節的情景。

農曆五月初五,我們老家過端午節,不吃粽子,不喝雄黃酒,也不划龍舟,卻要蒸桐子葉粑、蒸包子,掛艾草、菖蒲,縫小布猴,洗藥水澡等。

「推磨呀磨,干粑十個。吃(ki)不完,留兩團,孫兒放到枕頭邊,貓兒銜到廚房間,老鼠銜到地壩邊,黃狗叼到大路邊,鴉雀銜到樹巔巔……」小時候吃粑粑是一種夢想,只有端午節那天才能實現。唱起童謠,想起香噴噴的粑粑,忍不住吞口水。

為了蒸桐子葉粑,一家人在端午頭天就開始用石磨推麵粉。父母手持推架,讓弟弟坐在推架中間,逆時針推動石磨,弟弟高興得「咯咯」地笑;我也踮起腳尖,抓住推架,隨父母的節奏跑前跑後;姐姐或哥哥用勺子往磨心餵進小麥。麵粉和麥麩一圈圈溢出。父親用篩子篩出麵粉,父親在搪瓷盆里將麵粉用水和好開始發酵。

第二天清晨,母親從坡上摘回新鮮的桐子葉,拿回家洗淨瀝乾。父親將瀝乾的桐子葉尾部捲成一個漏斗狀,把已經發酵好的麵粉用勺子舀入後將頭部蓋上,包成一頭尖一頭平的圓錐形,再放入熱氣騰騰的柴火鍋中蒸熟。慢慢撕開桐子葉,一股特殊的清香直鑽鼻孔,輕輕咬一口,香甜軟糯。

父親也會給我們蒸包子。包子餡一般是用「尿把子」(藠頭)切絲和醃製好的鹽菜一起,加上蔥姜蒜花椒鹽等佐料炒熟而成。只見父親將發酵好的面揉搓成長條,用刀切成一個個面劑子;在面劑子上撒少許麵粉,用手壓扁;右手拿擀麵杖,左手捏起面劑子,一邊轉一邊擀麵皮;用左手托起圓圓的麵皮,將炒好的餡料放在麵皮中央,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合麵皮邊緣略向上傾斜提起,捏出第一個褶皺;右手拇指不動,左手食指推動麵皮邊緣往右手食指方向匯合,左右手食指配合捏出第二個第三個褶皺……很快圍着包子皮捏出一圈褶皺圍在一起;右手拇指和食指將最後的口捏住。父親動作嫻熟,一個圓圓的包子不一會兒就包好了。

手巧的父親還給我們蒸麵食小鳥。只見他切下一個麵團,搓成條形,再將條形面折成橢圓形壓一下,捏出小鳥的身子與頭部;再切出兩團面,分別捏出小鳥翅膀和尾巴的造型,用洗乾淨的梳子壓一下,壓出紋路;把翅膀、尾巴捏在身子上,用花椒籽摁進頭部兩邊作眼睛,放入鍋里蒸熟。出鍋時,一隻只小鳥展翅欲飛,栩栩如生,弄得我不忍心下口。

最香的是母親炸的花椒葉粑。只見母親將兩個雞蛋打散加水和鹽調勻,倒入一些麵粉和成麵漿,將新摘的花椒芽葉洗淨放入麵漿和勻;將菜籽油倒入鐵鍋燒至七八分熱,把粘有麵漿的花椒葉下到油鍋,小火慢炸,母親用鍋鏟不停地翻動,一直炸到兩面金黃才起鍋。剛裝進盤子,我們兄妹幾個就急不可耐地抓起一塊,咬一口,燙燙的麻麻的,一股獨特的辛香沁入心脾。我們一邊吃,一邊吹,左右手不停地交換。母親很少做飯,但她炸的花椒葉粑讓我回味無窮。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清早,母親從坡上割回艾蒿和菖蒲,將艾草綁成一束插在門楣上,又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母親說可以驅邪避害。母親還將大蒜舂爛,兌上水,灑在房前屋後以及室內各個角落,防止蛇蟲螞蟻侵入。我也不閒着,大清早從屋後採回一大把帶露水的梔子花,插進水杯里,清香滿屋。

最讓我高興的是跟年輕漂亮的蘇梅舅婆學縫小布猴。小布猴大小不一,製作材料是一塊塊雜碎的彩布,彩線,彩色紐扣等。先用彩布裝少許陳艾葉,用針線環繞縫一圈,輕輕將線頭拉緊,圓圓的猴頭就縫好了;用黑線疊綴成兩隻眼睛,將剩下的彩布逢一個布囊,裡面結結實實地填滿艾葉縫成身子;再配上四根帶子,就成了猴子的四肢;用漿好的布條裹起來,做成能捲曲的尾巴;一隻調皮可愛的小布猴就做好了。小的當香囊掛在身上,大的當玩具或送給好友。

蘇梅舅婆一邊教我們縫小布猴,一邊教我們唱《當兵歌》:「第一杯茶,敬我的娘,我去當兵她燒香,我去當兵呀保國家吶,哆啦嗦。第二杯茶,敬我的爹,我去當兵他種田,我去當兵呀保國家吶,多哆啦嗦。第三杯茶,敬我的哥,我去當兵莫發火,我去當兵呀保國家吶,哆啦嗦。第四杯茶,敬我的嫂,我去當兵家管好,我去當兵呀保國家吶,哆啦嗦。第五杯茶,敬我的妻,我去當兵莫哭泣,我去當兵呀保國家吶,哆啦嗦……」

奶奶說,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藥,端午日洗草藥水可治百病、去邪氣。早上,母親從坡上割回佩蘭、苦草麥、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讓全家男女老幼都洗個藥水澡。

時光飛逝,歲月無情,童年的記憶漸漸遠去。如今,端午的吃食琳琅滿目、種類繁多,端午的活動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卻怎麼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找不到童年的感覺。但童年的端午節,卻飽含了濃濃的親情,濃濃的鄉愁。 [1]

作者簡介

汪萬英,重慶市石柱縣西沱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