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斑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斑蛾 學名:Artona funeralis 類屬:鱗翅目,斑蛾科

形態特徵

小幼蟲啃食竹葉葉肉,使竹呈白色膜狀枯斑,長造成全葉白枯,三齡後食全葉,嚴重時可將竹葉食盡,影響生長到出筍,也破壞竹材質量,連續遭害的竹林,甚至導致成片枯死。 [1]

發生規律

浙江湖南一年發生3代,廣東一年發生4~5代。以老熟幼蟲在竹籜內壁、石塊下和枯竹筒內結繭越冬;翌年4月底到5月巾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成蟲白天活動,多在竹林上空、林緣和道路邊飛翔,並取食金櫻子野茉莉、細葉女貞等花蜜,補充營養。交尾,產卵也均在白天,尤以下午3~6時最盛。每雌產卵200-450粒,卵單層塊產於1米以下的小竹嫩葉或大竹下部葉背面。各代幼蟲危害期分別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底至l1月初。幼齡幼蟲群集危害,常在葉背頭向一方整齊並排,啃食葉肉,形成不規則白膜或全葉呈白膜狀。三齡後分散食全葉,會吐絲下垂,日夜均取食,老熟後下竹結繭化蛹。 5月份乾旱會導致此蟲大發生;一般在向陽、乾燥、路邊叢生竹上發生嚴重。

分布與危害

分布在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雲南等長江以南各產竹省,以及台灣省。 危害對象為紫竹、吊絲簞竹粉簞竹、簞竹、唐竹、大眼竹、毛竹、剛竹、淡竹、茶稈竹青皮竹等。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幼齡幼蟲群集危害,形成「白葉」,極為顯眼,此時人工摘除有蟲白葉集中銷毀。

(2)化學防治:儘量選擇在低齡幼蟲期防治。此時蟲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蟲的抗藥性相對較弱。防治時用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或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混合液,40%啶蟲.毒(必治)1500-2000倍液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天。可輪換用藥,以延緩抗性的產生。[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