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屆奧斯卡金像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第1屆奧斯卡金像獎 | |
---|---|
奧斯卡獎盃 |
第1屆奧斯卡金像獎[1]於1929年5月16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好萊塢羅斯福飯店的"花房"舉行了第一次受獎典禮,由道格拉斯·范朋克和威廉·德米勒擔任主持人,共頒發了15尊金像。 這尊青銅鍍金像的造型是一位手握長劍、屹立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健美勇士,起初並無名稱。
目錄
關於奧斯卡金像獎
自第一屆以來,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奧斯卡金像獎都是每年舉行一次。規定每年3月左右對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職員進行評獎。評選和頒發獎由學院組織專門的管理委員會主持。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儀式始終是美國好萊塢的一個盛大節日。世界好多國家都通過電視台轉播大會盛況。
獎項分布
頒發的獎項有23個,其中除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之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等等。此外,還有給那些在 電影界做出巨大成績的老演員 和老電影工作者的"特別獎"和一定數量的補充獎。 直到1931年,有個新來的學院女秘書看到這尊銅像,驚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奧斯卡,一位記者立即把她的話報道出去。從此,人們便把這個人像稱為"奧斯卡"。奧斯卡金像獎也因此得名。
獎盃設計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華特·迪士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頒獎會場
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位於好萊塢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在2002年開始成為奧斯卡的永久頒獎地。
柯達劇院,可容納3,400名觀眾,設有全美國一個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寬,75呎深。舞台後的記者室可容納多達1,500名記者。劇院由柯達公司贊助7500萬美元建成,並獲此冠名權。
劇院現由洛杉磯市擁有,並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向市政府租用,以舉行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柯達劇院的入口擺放有柱裝飾,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人的名字,亦預留位置予未來的得獎人。
在其他時間,柯達劇院則供舉辦演唱會等表演,及其他種類的頒獎禮。
第1屆獲獎名單
獎項 | 獲獎名單 |
---|---|
最佳影片 | 《翼》 |
最佳影片(藝術類) | 《日出》(福斯電影公司) |
最佳男主角 | 埃米爾·強寧斯《最後命令》和《肉體之道》 |
最佳女主角 | 珍妮·蓋諾《七重天》、《街頭天使》和《日出》 |
最佳導演(劇情類) | 弗蘭克·鮑沙其《七重天》 |
最佳導演(喜劇類) | 劉易斯·邁爾斯通《兩個阿拉伯騎士》 |
最佳改編劇本 | 本傑明·格萊澤《七重天》 |
最佳原著劇本 | 本·赫克特《下層社會》 |
最佳字幕說明 | 約瑟夫·法納姆《告訴世界》 |
最佳攝影 | 查爾斯·羅歇、卡爾·斯特勒斯《日出》、《七重天》 |
最佳藝術指導 | 威廉·卡梅倫·孟席斯《鴿子》 |
最佳技術效果 | 羅伊·波默羅伊《翼》 |
特別獎
授予製作最早的一部優秀有聲片《爵士歌手》而對電影事業起着革命作用的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授予拍攝影片《馬戲團》而在導演、製作和表演方面表現出卓越才能的查理·卓別林。
第1屆提名名單
獎項 | 提名名單 |
---|---|
最佳影片 | 《翼》、《非法圖利》、《第七天堂》 |
最佳影片(藝術類) | 《日出》、《大象:荒野傳說》、《群眾》 |
最佳男主角 | 埃米爾·強寧斯《最後命令》、《眾生之路》、理查德·巴塞爾梅斯《陷阱》、理查德·巴塞爾梅斯《穿黑漆皮的孩子》 |
最佳女主角 | 珍妮·蓋諾《第七天堂》、《馬路天使》、《日出》、露易絲·德萊瑟《遠處來船》、葛洛麗亞·斯旺森《神女生涯恨事多》 |
最佳導演(劇情類) | 弗蘭克·鮑沙其《第七天堂》、赫伯特·布列努《索萊爾和兒子》、金·維多《群眾》 |
最佳導演(喜劇類) | 劉易斯·邁爾斯通《兩個阿拉伯騎士》、泰德·維爾德《追逐》 |
最佳原創故事 | 本·赫克特《帑暗之街》、Lajos Biró《最後命令》 |
最佳改編劇本 | 本傑明·格雷澤《第七天堂》、Anthony Coldeway《光榮的貝奇》、Alfred A. Cohn《爵士歌王》 |
最佳字幕說明 | 《約瑟夫·法納姆》、《George Marion Jr.》、《特洛伊海倫秘聞》 |
最佳攝影 | 查爾斯·羅切《日出》、喬治·巴恩斯《惡魔舞者》、喬治·巴恩斯《魔力焰火》、喬治·巴恩斯《神女生涯恨事多》 |
最佳藝術指導 | 《勇氣》William Cameron Menzies、《暴風雨》William Cameron Menzies、《第七天堂》Harry Oliver、《日出》Rochus Gliese |
最佳視覺效果 | 《翼》Roy Pomeroy、《Nugent Slaughter》、《Ralph Hammeras》 |
最佳男主角道格拉斯·范朋克
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1883年5月29日-1939年12月12日) [2],出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演員。
1915年去好萊塢當電影演員,初期影片以諷刺喜劇為主。他是第一個在貝弗利山定居的電影明星,他是著名"美國甜心"瑪麗·碧克馥的丈夫,他們與大衛·格里菲斯組成美國默片黃金時代的"鐵三角"。1919年,他和查理·卓別林、大衛·格里菲斯、瑪麗·碧克馥共同創建聯美公司,發行他們所拍的影片。
參演作品有:羅宮秘史,鐵面具The Iron Mask (1929) ,Show People (1928) ,賓虛Ben-Hur(1925) ,巴格達竊賊/一九八零月宮寶盒/ ,好萊塢,羅賓漢,啟示錄四騎士,三劍客,佐羅的面具等。
最佳女主角珍妮·蓋諾
珍妮·蓋諾(英語:Janet Gaynor,1906年10月6日-1984年9月14日)是一位美國女演員和畫家,曾獲得奧斯卡第一屆最佳女主角獎。
1906年10月6日生於費城。她早年流落芝加哥、佛羅里達、舊金山和洛杉磯等地,干過劇場領票人、鞋店會計等各種職業。後來在電影製片廠當臨時演員。但因文化程度較低,只能演些配角。20歲那年,她幸運地得到美聯社董事長的垂青,經他推薦,轉入老福斯影片分司當正式演員。
珍妮·蓋諾的銀幕處女作是《約翰斯城洪水記》。在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招聘演員時試鏡成功,得以加盟福克斯公司。在《約翰斯頓水災》中她擔任第二主角,但其動人光彩卻令片中的兩位大明星喬治.奧布頓恩和弗洛倫斯.吉爾伯特黯然失色。其一鳴驚人的表現令福克斯與其簽下一紙周薪100美圓的5年合約。並於當年安排她主演該公司製作的《障礙賽馬》、 《午夜香吻》、 《藍鷹》和《彼得.格林歸來》4部影片。
之後,導演F.W.茂瑙邀其主演《日出》中的小媳婦,結果大獲成功。大導演弗蘭克.鮑才琪立刻邀請她與查爾斯.法雷爾合演影片《七重天》,結果該片在當年的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二。憑藉在這兩部片中的精彩演出珍妮特.蓋納獲得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他與法雷爾的合作很受觀眾喜愛。在之後的六年裡,福克斯公司一直安排兩人搭檔飾演夫妻或是情侶。天真可愛、楚楚可憐的珍妮特.蓋納與英俊瀟灑的法雷爾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銀幕搭檔,被觀眾戲稱為"美國人最最喜愛的鴛鴦,珍妮·蓋諾也因此連續多年成為美國最賣座的明星之一。
《七重天》、 《日出》、 《馬路天使》三部奧斯卡得獎片,儘管都是無聲片,但蓋諾很善於運用眼神、動作、肢體的"語言"來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進入有聲電影時期後,她更加得心應手,佳作迭出,主要有《長腿爹爹》、 《藍色的鷹》、 《青春的心》、 《外地姑娘》等。蓋諾長得小巧玲瓏,擅演純樸開朗的姑娘。她的表演富於魅力,因此跟素有"美國大眾情人"之稱的瑪麗·壁克馥和"好萊塢第一夫人"瑙瑪·希拉等大明星在表演風格上十分合拍。她扮演的傳統的正派女子形象,構成了那一時期美國電影的主流。
但是,珍妮·蓋諾不願被這種類型的角色束縛,曾作過各種嘗試,直到1937年離開福斯公司後,她在《一個明星的誕生》里又取得了自《七重天》以來的最大成功。片中,蓋諾扮演一個新秀,從無名之輩躍為影城巨星。此片後來又被重拍了三次。
珍妮·蓋諾一生共拍過34部影片。她對自己在影界的地位感到滿意。奧斯卡的地位越來越高,常常被看成是國際影界的最高榮譽。自然,作為首屆獲獎者的蓋諾,也為自己成為國際影壇的知名人物而感到自豪。她深知,獲得這一歷史性的榮譽是她的幸福。
1938年,這位演技超群的女伶同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服裝總設計師吉爾伯特·亞德里安結婚。不久,她告別影壇,和丈夫定居在紐約。之後珍妮特只偶爾在電視或廣播裡露面。晚年時她曾在百老匯的舞台上演出過一些舞台劇,並在紐約舉行過個人畫展。1957年,她重返銀幕,拍攝了《狂妄》等影片。以後又轉入舞台,在紐約等地公開演出。1959年,她的丈夫吉爾伯特·亞德里安去世,蓋諾作出了永遠結束藝術生涯的決定。1961年,她和製片人保羅·格雷戈里結婚,兩人非常幸福,直到她1984年9月14日不幸逝世[1] 。
最佳影片《翼》簡介
《翼》[3]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瑪麗(克拉拉·鮑 Clara Bow 飾)暗戀着英俊的傑克(查爾斯·巴德·羅傑斯 Charles 'Buddy' Rogers 飾),可是傑克的心思卻全部放在了大小姐西爾維婭(喬拜娜·勞斯頓 Jobyna Ralston 飾)身上,無奈西爾維婭亦有她的心上人,那就是富家子弟大衛(理查德·阿倫 Richard Arlen 飾)。 戰爭爆發了,大衛和傑克投身軍隊為國家效力,在軍中,身為情敵的兩人關係漸漸緊密,之後成為了摯友。一場激烈的戰役中,大衛遭遇了意外,悲痛的傑克決心為朋友報仇。然而,傑克並不知道的是,大衛沒有死,他甚至偷到了一架敵機。正當大衛喜滋滋地駕駛着敵機返回營地之時,與為朋友報仇心切的傑克撞了個正着。
最佳影片《日出》(藝術類)簡介
描寫盛夏的度假時節,一位城市女人來到鄉下滯留,這期間,城市女人誘惑了當地的農夫並教唆他殺死自己的妻子(Janet Gaynor 飾)以便販賣掉農莊後私奔。被迷惑了心竅的男人早已忘記了那些同妻子共處的純美時光,他將妻子帶到河面蓄謀加害,卻在要下毒手時幡然悔悟,傷心的妻子踏上了進城的列車,男人窮追不捨一同抵達城市。城市裡真正是一片花花世界呵,這對夫妻在街上遊走玩樂,在那些小小的玩笑中,甜蜜的冒險中,他們又找回了愛情的美妙共鳴……和好如初的兩人返回鄉村,不料卻在歸途遇上了肆虐的風浪…… 本片是德國導演茂瑙赴美發展後拍攝的第一部作品,曾被多家權威媒體評選為默片最佳傑作之一,獲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攝影等多項褒獎
最佳影片《日出》(藝術類)影片片段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
- ↑ 第1屆奧斯卡金像獎簡介
- ↑ [道格拉斯·范朋克 道格拉斯·范朋克個人簡歷 ]
- ↑ 《翼》影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