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4師團 (日本陸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4師團

圖片來自gushiciku

第4師團又稱大阪師團,是日軍在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在多部軍事片當任企畫的日本軍事歷史學家關幸輔[1]認為部隊的實際戰鬥能力不高[2][3][4]。1945年從第4師團分離另設大阪師管區司令部。

簡歷

  • 通稱:淀
  • 編成時期:1888年5月14日
  • 編成地:大阪
  • 補給地區:大阪
  •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泰國南邦府南邦(Lampang)
  •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15軍
  • 所屬步兵聯隊(編成時):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第70(筱山)
  •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第70(1941年9月,筱山第70聯隊被第25師團收編了)

文化資產

舊陸軍第四師団司令部:位於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位於大阪城旁),陸軍第四師會計部設計、清水組施工、地上3層建築地下1層鋼筋混凝土建築物。

1928年(昭和3年)慶祝昭和天皇大典紀念事業重建大阪城天守閣,大阪市民捐獻150萬元,其中天守閣建造費47萬元,公園整備費23萬元,另外80萬元建造陸軍第四師団司令部,集中分散在大阪城內的軍方辦公室,1931年(昭和6年)竣工,1940年(昭和15年)變成中部軍管區司令部,1945年戰敗由美軍接收,1948年(昭和23年)美軍歸還,作為大阪市警察,大阪府警察廳辦公室,1960年(昭和35年)至2001年(平成13年)3月31日作為大阪市立博物館,博物館遷出後目前建築閒置中。

歷代師團長

  1. 高島鞆之助(1888年5月14日-1891年6月1日)
  2. 黑川通軌(1891年6月1日-1893年11月10日)
  3.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93年11月10日-1895年1月28日)
  4. 山澤靜吾(1895年1月28日-1897年4月8日)
  5. 小川又次(1897年4月8日-1904年9月3日)
  6. 塚本勝嘉(1904年9月3日-1906年7月6日)
  7. 井上 光(1906年7月6日-1908年12月21日)
  8. 土屋光春(1908年12月21日-1910年8月26日)
  9. 淺田信興(1910年8月26日-1911年9月6日)
  10. 一戶兵衛(1911年9月6日-1912年12月26日)
  11. 大迫尚道(1912年12月26日-1915年2月15日)
  12. 仁田原重行(1915年2月15日-1916年8月28日)
  13. 宇都宮太郎(1916年8月28日-1918年7月24日)
  14. 立花小一郎(1918年7月24日-1919年4月12日)
  15. 町田經宇(1919年4月12日-1921年6月15日)
  16. 鈴木莊六(1921年6月15日-1923年8月6日)
  17. 村岡長太郎(1923年8月6日-1927年8月26日)
  18. 菱刈 隆(1927年8月26日-1928年8月10日)
  19. 林 彌三吉(1928年8月10日-1930年12月22日)
  20. 阿部信行(1930年12月22日-1932年1月9日)
  21. 寺內壽一(1932年1月9日-1934年8月1日)
  22. 東久邇宮稔彥王(1934年8月1日-1935年12月2日)
  23. 建川美次(1935年12月2日-1936年8月1日)
  24. 今井 清(1936年8月1日-1937年3月1日)
  25. 松井 命(1937年3月1日-1938年7月15日)
  26. 澤田 茂(1938年7月15日-1939年9月23日)
  27. 山下奉文(1939年9月23日-1940年7月22日)
  28. 北野憲造(1940年7月22日-1942年7月18日)
  29. 關 原六(1942年7月18日-1943年9月25日)
  30. 馬場正郎(1943年9月25日-1944年12月26日)
  31. 木村松治郎(1944年12月26日-1945年8月15日)

編成時隸下部隊

最終隸下部隊

戰鬥力問題

日本軍史作者東功,專門寫文反駁過第四師團很弱的說法,稱這是對大阪人的岐視,比如在西南戰爭中,第四鎮台面對薩摩武士組成的叛軍(薩摩從戰國時代到二戰都以出日本最頑強的步兵聞名)毫不示弱,因此在參戰各師團中唯一受到天皇獎勉,再如在日俄戰爭南山之戰中,第四師團曾攻下第1師團無法攻克的陣地,再如以山地戰見長,日本知名的「丹波之鬼」筱山步兵第70聯隊就是從第四師團改編出來的,再如太平洋戰爭中它的步兵第8聯隊在攻克巴丹-科雷吉多爾之戰中出了大力,得到了本間雅晴中將的通令表揚。伊藤桂一則在他的書中說:「不如該說大阪人是會用腦子戰鬥的軍隊,如果發現沒有勝機他們就不會勉強從事,而是退回去尋找下一次勝機。」谷澤永一也說「到現在完全找不到能證實(嘲笑大阪兵)民謠的根據」。

第四師團戰鬥力十分弱的說法在中國大陸的流行,源於薩蘇一篇文章,而此人的許多文章早有多人提出質疑,稱內中充滿大量的造假和斷章取義[5][6]。其中有許多細節如第四師團的參戰會令中國軍士氣高漲的說法,根本找不到日文出處。

參考文獻

  1. 「関幸輔 せきこうすけ」. [2009-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2. 「現代史研究」第7集,関幸輔
  3. 「不怕吃敗仗的大阪兵團-記日軍中的另類第四師團」. [2008-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2). 
  4. 「理解.分解.再構成 網路資訊真假難分之一」. [2009-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5. 再如他曾宣稱 買到一本新莊哲夫所著《朝鮮戰爭》但是根據著作列表 並無此書。
  6. 終於有拿大阪師團說事的片子了 分享給好友. [201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