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獎盃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1]於1976年3月29日在美國加州的洛杉磯音樂中心(L.A. County Music Center)舉行。主持人:戈爾迪·霍恩(Goldie Hawn)、金·凱利(Gene Kelly)、沃爾特·馬修(Walter Matthau)、喬治·西格爾(George Segal)、羅伯特·肖(Robert Shaw)。其中*《飛越瘋人院》是繼1935年《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之後,第一部橫掃奧斯卡的影片。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


關於奧斯卡金像獎

自第一屆以來,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奧斯卡金像獎都是每年舉行一次。規定每年3月左右對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職員進行評獎。評選和頒發獎由學院組織專門的管理委員會主持。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儀式始終是美國好萊塢的一個盛大節日。世界好多國家都通過電視台轉播大會盛況。

獎項分布

頒發的獎項有23個,其中除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之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等等。此外,還有給那些在 電影界做出巨大成績的老演員 和老電影工作者的"特別獎"和一定數量的補充獎。 直到1931年,有個新來的學院女秘書看到這尊銅像,驚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奧斯卡,一位記者立即把她的話報道出去。從此,人們便把這個人像稱為"奧斯卡"。奧斯卡金像獎也因此得名。

獎盃設計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

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華特·迪士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頒獎會場

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位於好萊塢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在2002年開始成為奧斯卡的永久頒獎地。

柯達劇院,可容納3,400名觀眾,設有全美國一個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寬,75呎深。舞台後的記者室可容納多達1,500名記者。劇院由柯達公司贊助7500萬美元建成,並獲此冠名權。

劇院現由洛杉磯市擁有,並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向市政府租用,以舉行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柯達劇院的入口擺放有柱裝飾,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人的名字,亦預留位置予未來的得獎人。

在其他時間,柯達劇院則供舉辦演唱會等表演,及其他種類的頒獎禮。

獲獎及提名名單

獲獎項目 獲獎人或影片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Best Picture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巴里·林登/亂世兒女》《Barry Lyndon》、《炎熱的下午》《Dog Day Afternoon》  《大白鯊》《Jaws》、《納什維爾》《Nashville》
最佳男主角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傑克·尼科爾森《飛越瘋人院》/ Jack Nicholson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沃爾特·馬修《陽光少年》/ Walter Matthau 《The Sunshine Boys》、阿爾·帕西諾《炎熱的下午》/ Al Pacino 《Dog Day Afternoon》、馬克西米利安·謝爾《玻璃廳的男人》/ Maximilian Schell 《The Man in the Glass Booth》、詹姆斯·惠特莫爾《杜魯門總統傳》/ James Whitmore 《Give 'em Hell, Harry!》
最佳女主角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路易絲·弗萊徹《飛越瘋人院》/ Louise Fletcher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伊莎貝爾·阿佳妮《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Isabelle Adjani 《The Story of Adele H.》、安-瑪格麗特《衝破黑暗谷》/ Ann-Margret 《Tommy》、格倫達·傑克遜《海達》/ Glenda Jackson 《Hedda》、卡洛爾·凱恩《西斯特街》/ Carol Kane 《Hester Street》
最佳男配角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喬治·伯恩斯《陽光少年》/ George Burns 《The Sunshine Boys》 布拉德·道里夫《飛越瘋人院》/ Brad Dourif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伯吉斯·梅雷迪思《蝗蟲之日》/ Burgess Meredith 《The Day of the Locust》、克里斯·薩蘭登《炎熱的下午》/ Chris Sarandon 《Dog Day Afternoon》、傑克·沃登《洗髮水》/ Jack Warden 《Shampoo》
最佳女配角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李·格蘭特《洗髮水》/ Lee Grant 《Shampoo》 羅尼·布萊克利《納什維爾》/ Ronee Blakley 《Nashville》、西爾維亞·邁爾斯《再見吾愛》/ Sylvia Miles 《Farewell, My Lovely》、莉莉·湯姆林《納什維爾》/ Lily Tomlin 《Nashville》、布倫達·瓦卡羅《深情》/ Brenda Vaccaro 《Jacqueline Susann's Once Is Not Enough》
最佳導演Best Directing 米洛斯·福爾曼《飛越瘋人院》/ Milos Forman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費德里克·費里尼《阿瑪珂德/我記得》/ Federico Fellini 《Amarcord》、斯坦利·庫布里克《巴里·林登/亂世兒女》/ Stanley Kubrick 《Barry Lyndon》、西德尼·魯邁特《炎熱的下午》/ Sidney Lumet 《Dog Day Afternoon》、羅伯特·奧特曼《納什維爾》/ Robert Altman 《Nashville》
最佳原創劇本Best Writing - Original Screenplay 《炎熱的下午》 《Dog Day Afternoon》 《阿瑪珂德/我記得》《Amarcord》、《如今我的愛》《And Now My Love》、《父親騙我》《Lies My Father Told Me》、《洗髮水》《Shampoo》
最佳改編劇本Best Writing - Adapted Screenplay 《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巴里·林登/亂世兒女》《Barry Lyndon》、《霸王鐵金剛》《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女人香》《Scent of a Woman》、《陽光少年》《The Sunshine Boys》
最佳攝影Best Cinematography 《巴里·林登/亂世兒女》 《Barry Lyndon》 《蝗蟲之日》《The Day of the Locust》、《俏佳人》《Funny Lady》、《興登堡遇難記/亡命之旅》《The Hindenburg》、《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Best Art Direction/Interior or Set Decoration 《巴里·林登/亂世兒女》《Barry Lyndon》 《興登堡遇難記/亡命之旅》《The Hindenburg》、《霸王鐵金剛》 《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洗髮水》 《Shampoo》、《陽光少年》 《The Sunshine Boys》
最佳服裝設計Best Costume Design 《巴里·林登/亂世兒女》《Barry Lyndon》 《生死劍俠/生死四劍客》《The Four Musketeers》、《俏佳人》 《Funny Lady》、《魔笛》 《The Magic Flute》、《霸王鐵金剛》《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
最佳音效Best Sound 《大白鯊》《Jaws》 《咬緊子彈/搏命》《Bite the Bullet》、《俏佳人》《Funny Lady》、《興登堡遇難記/亡命之旅》《The Hindenburg》、《黑獅震雄風》《The Wind and the Lion》
最佳電影剪輯Best Film Editing 《大白鯊》《Jaws》 《炎熱的下午》《Dog Day Afternoon》、《霸王鐵金剛》《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英雄不流淚/黑鷹七十二小時》《Three Days of the Condor》
最佳原創歌曲Best Music - Original Song 「I'm Easy」《納什維爾》/ "I'm Easy" from 《Nashville》 「How Lucky Can You Get」 《俏佳人》/ "How Lucky Can You Get" from 《Funny Lady》、「Now That We're in Love」《輕輕拂過》/ "Now That We're in Love" from 《Whiffs》、「Richard's Window」《夢斷天涯/山那邊》/ "Richard's Window"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Theme from Mahogany (Do You Know Where You're Going To)」《桃花心木》/ "Theme from Mahogany (Do You Know Where You're Going To)" from 《Mahogany》
最佳原創配樂Best Music - Original Score 《大白鯊》 《Jaws》 《性生活》《Birds Do It, Bees Do It》、《咬緊子彈/搏命》《Bite the Bullet、《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黑獅震雄風》《The Wind and the Lion》
最佳歌曲配樂或改編配樂Best Music, Scoring Original Song Score and/or Adaptation 《巴里·林登/亂世兒女》《Barry Lyndon》 《俏佳人》《Funny Lady》、《衝破黑暗谷》《Tommy》
最佳動畫短片Best Short Film - Animated 《偉大》 《Great》 《踢我》《Kick Me》、《Pointu先生》《Monsieur Pointu》、《希臘暴君》《Sisyphus》
最佳真人短片Best Short Film - Live Action 《天使和大喬》《Angel and Big Joe》 《征服光明》《Conquest of Light》、《黎明的飛行》《Dawn Flight》、《邦尼·孔索洛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 of Bonnie Consolo》、《雙人交談》《Doubletalk》、《遊戲結束》
最佳紀錄短片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遊戲結束》 《The End of the Game》 《亞瑟和里利》《Arthur and Lillie》、《數百萬年前的人》《Millions of Years Ahead of Man》、《空間探測器》《Probes in Space》、《吹口哨的史密斯》《Whistling Smith》
最佳紀錄長片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第一位滑雪下珠峰的人》 《The Man Who Skied down Everest》 《加州帝國》《The California Reich》、《為生存而戰》《Fighting for Our Lives》、《不可思議的機器》《The Incredible Machine》、《天空的另一邊》《The Other Half of the Sky: A China Memoir》
最佳外語片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德蘇烏扎拉》《Dersu Uzala》(俄語Дерсу Узала) 日本∕ 蘇聯 黑澤明 《福地/樂土》波蘭 / 《Land of Promise》 Poland、《瑪盧西婭的來信》 墨西哥 / 《Letters from Marusia》 Mexico、《望鄉》 日本 / 《Sandakan No. 8》 Japan、《女人香》意大利 / 《Scent of a Woman》 Italy

最佳影片

'《飛越瘋人院》[2]'改編自美國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說,是一部由米洛斯·福爾曼執導,傑克·尼科爾森、路易絲·弗萊徹、丹尼·德維托等主演的劇情電影。影片講述了邁克·墨菲為了逃避監獄裡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他的到來,給死氣沉沉的精神病院帶來了劇烈的衝擊。該片於1975年11月19在美國上映。1976年,該片在第48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5項獎項。

劇情簡介

麥克·默菲(傑克·尼克爾森飾)由於厭惡監獄裡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自從他來到後,本來平靜的精神病院就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精神病院遠非麥克默菲想像中的自由避難所。護士長拉契特(路易絲·弗萊徹飾)制定了一整套秩序,一切都要以此為準則。病人們受到了嚴格的管制,還不時的受到她的侮辱和折磨。

麥克默菲對拉契特的行為十分不滿,不時以冷嘲熱諷的方式對她加以攻擊。在精神病院裡,病人們被剝奪了自由地追求自己生存欲望的權力。拉契特處處針對麥克·墨菲。她用大音量音樂折磨病人,並冷酷地拒絕降低音量的要求。在酷愛棒球的麥克默菲提出看世界錦標賽的實況轉播時,拉契特又想方設法拒絕。雖然麥克默菲最後得到了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長」的支持,湊夠了表決的票數,但拉契特卻又以表決時間已過為藉口而拒絕打開電視機。

麥克默菲想讓病人們打起精神,快樂的生活一天。他把病人們帶上了汽車,來到了一個小港口。他們偷了一條船,到遠海釣魚作樂。病人們欣喜若狂,但回來後,麥克默菲受到了懲罰。但不久,他就又把自己的女友和另一個女人弄到了醫院,鬧得天翻地覆。聞迅趕來的拉契特侮辱了病人比利,使他割脈自殺,而冷酷的拉契特卻無動於衷。這使原想要逃離病院的麥克默菲再也抑制不住怒火,他撲上去掐住了拉契特的脖子。拉契特沒有死,可麥克默菲卻受到了最慘無人道的待遇。[1]

角色介紹

邁克·墨菲演員傑克·尼科爾森

邁克·墨菲是一個不經意闖入瘋人院的「正常人」,並不是瘋人院內部所誕生一個反叛者。他所謂的反叛實際來自他自己的天性,並非刻意而為。邁克·墨菲熱愛自由不喜約束的天性使他既不能被外面世界所接納,也無法被瘋人院內的世界所接納。他對於瘋人院的秩序和規定缺乏忍耐力,而對於已定規則又帶入了自我思考和詰問。這兩點是瘋人院的「統治者」最無法忍受。在每個病人都開始這些規則「合理與不合理」的問題後,瘋人院才真正陷入了瘋狂。在邁克·墨菲屢次置疑、挑戰甚至嘲笑不合理規則屢教不改後,最終等待他的只能是一個不變的結局。

拉奇德演員路易絲·弗萊徹

護士長拉奇德是醫院病人最直接的「統治者」,她管理和維護着醫院的規章和秩序。表面上她不動聲色,神情端莊威嚴,從未對病人發出來發自心底的微笑或悲傷。在她的眼中,管理的並不是一群人,而僅僅是被社會遺棄的「瘋子」。她只需按照刻板的規章和時間表行事,從不考慮病人的內心感受,如果不服從她的管理,就會使用自己的權力和手段。表面上看,她是一個恪盡職守的護士,醫生眼中的優秀人員。但在病人眼裡,她只是一個依靠恐懼、暴力和處罰來維護自己權威的惡魔。她忠實執行規則來要求病人,但這些規則並非由病人自己制訂。

印第安人酋長演員威爾·薩姆森

印第安人酋長,沉默不語,目光呆滯,在別人眼裡如死物一般,在他內心深處對於父親的死一直難以忘懷。邁克喚醒了酋長,於是酋長對於父親的結後來轉移到了邁克的身上,他親手殺死了毫無意識的邁克,解脫了邁克。最後酋長搬起洗漱台砸爛窗戶逃出了瘋人院。

比利演員布拉德·道里夫

比利口吃,懦弱,他是戀母情結的犧牲者,母親的態度決定了他的生死,為了不讓母親失望,他寧可出賣朋友,最後在絕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以此做出這無力的反抗。

精彩花絮

影片花絮

在反覆試鏡超過六個月之後,路易絲·弗萊徹在電影開拍前一周簽約。導演莫里斯·弗曼每次都提醒她不必完全按照角色來表演,但每次又都叫她重來一遍。 在初到醫院時,傑克·尼克爾森和迪恩·R·布魯克斯的對手戲大部分都是臨時發揮的,包括他撞上一台訂書機,要一張釣魚的照片和談論他被定罪的強姦案。 ·除了釣魚部分的戲(在最後拍攝的),電影都是按照前後順序拍攝完成的。 在電影拍攝大半部分的時候,威廉·萊德非爾德生病了。電影殺青幾個月之後,他便離開了人世。 扮演酋長的威爾·山姆普遜是第一次初登銀幕。

穿幫鏡頭

當醫生們把麥克墨菲帶回治療室,他們走進去,其中一個醫生放下他的醫護包,他們讓麥克墨菲躺下。當他們走出去的時候,這隻醫護包消失了,此前沒有人把它拿走。 當麥克墨菲和其中一個病人跳起舞,試着說服大家投票贊成看世界盃足球賽,在他們的背上可以看到大片的攝影機的影子。 就在麥克墨菲劫持公共汽車穿梭在大街上的時候,可以看到一些70年代產的汽車,包括一輛Plymouth Duster 和Chevy Nova,,但是電影的時代背景是設在1963年。 就在麥克墨菲跳出圍牆準備躲進公共汽車之前,可以在醫院的停車場看到一輛福特Pinto車。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飛越瘋人院》改編自坎·凱西的同名小說。原著小說《飛越瘋人院》發表在60年代,而60時代正是美國社會動盪不安的年代:二戰結束後的東西方冷戰、麥卡錫主義、馬丁路德金倡導的黑人民權運動、肯尼迪總統被暗殺等等,於是小說的作者藉以文字來表達對60年代美國體制的失望和不滿。導演米洛斯·福爾曼作為「捷克新浪潮」的中堅分子,自1968年捷克的「布拉格之春」後流亡歐洲,並於1969年到達美國,在1974年他拍了這部影片。

拍攝過程

片中大部分的臨時演員都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在影片中扮演酋長的威爾·山姆普遜,原本是公園的一名護林員,就在電影拍攝地點附近的俄勒岡州。他被選中扮演該角色,正是由於他是攝製組能找到的唯一一位與影片中的角色身高相符合的美國土著人。傑克·尼科爾森在片中扮演男主角邁克·墨菲,但是他並不是製片人的第一選擇,他僅是三個候選人中的一個,在吉恩·哈克曼和馬龍·白蘭度都拒絕了這個角色之後,他接演了該角。

段影片評價

《飛越瘋人院》帶有強烈的階級觀,通過諷喻和警世的象徵,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中的消極現象(搜狐網評)。

這部電影是美國70年代社會政治電影的代表作。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出色不僅在於成功演繹了原作中的情氛,而且他用好萊塢的經典語言陳述一個反叛的主題。影片雖然採用了好萊塢電影中經常涉及的精神病患者這一題材,但卻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尖銳的諷刺力,富於揶揄色彩,並且敘事層面同隱喻層面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時光網評)。

作為好萊塢的優秀電影作品,此片達到了商業元素與藝術價值高度合一的境界。影片講的是一個瘋人院裡發生的故事。而要在票房上取得一定效果的影片,就得為這些影片的主角們找到一個對立面。影片導演福爾曼正是抓住原著中這特殊的一點,在影片中加以強調,並將影片的整體框架也建立在一種對決上,使得這部影片在表現形式上更像是一場對抗賽。對決的雙方很突出,一方是以護士長為代表的管理者,一方是以麥克默菲為代表的被管理者。在這種對決中,雖然病人們作為一個弱勢群體是弱小的,但在影片中卻表現出最旺盛的生命力。

《飛越瘋人院》的社會性大致分析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標榜美國式自由精神,這大抵和《肖申克的救贖》一樣,是美國人一直追求的一種反抗壓抑的個人主義,它是一種理想主義,美國式的,也是帶有一定普世精神的;第二個層面是政治隱喻,影片是控訴強權社會壓抑下的人性吶喊與悲歌,而這個社會原型並不是美國,而是集權統治下的那些國家。

電影《飛越瘋人院》誕生於1974年,它的出現成為了60年代美國人生活的抽象體,那時有不少人看了電影就想到自己,大多數人都是懷着「看看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的心理走進電影院的。影片《飛越瘋人院》的成功與那個時代大眾的觀看心理有着重要的關係。瘋人院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導演有意地將整部影片放置在這個具有很大局限性的空間進行拍攝,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指向性,讓觀眾集中地從瘋子的身上窺視到自己,給生活在那個社會中的人們注入一種信仰:自由、自我。

影片的拍攝本身也具有一種叛逆的氣質,整部影片的色彩基本上只有白、黑構成,影片場景也反覆強調瘋人院裡禁錮的方形門窗,重重設置規整的鐵絲網,單調取代了以往電影中的絢麗,而壓抑和死寂的氣氛充斥着整部影片。這種令人壓抑的氣氛恰恰與70年代美國試圖進一步打破頹廢消極傾向的社會相吻合,是一定社會層面強烈呼喚的一個宿影。此外,影片中的人物也具有明顯的符號化。護士長嚴肅冷靜,在與病人的交流會上多以正面向上仰視的主觀鏡頭出現,明顯帶有一種威嚴性。但麥克默菲卻是一個典型的反叛者,越是在氣氛壓抑,管制森嚴的環境裡越顯出他叛逆的天性,影片的實質也讚揚了這種天性。

影片結尾為這種反叛精神最終帶來了希望:酋長逃出了瘋人院。雖然麥克默菲沒有實現出逃的願望,這個殘酷的事實是一個不能抹去的傷痕,但酋長的出逃卻是「麥克默菲式精神」的傳遞。酋長被麥克默菲所喚起的人性原始的力量,促使他砸破鐵窗回歸到原始。回歸自由的願望實現了,「麥克默菲式的精神」也取得了勝利。此時影片將反叛與自由的主題發揮到了極致,也使觀眾與這種「麥克默菲式的精神」獲得共鳴,得到解脫。整個影片的放映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向觀眾傳達自由精神信息的過程。《飛越瘋人院》用「麥克默菲式精神」喚起了自由、自我的美國精神,為70年代美國社會的進步注入了活力(光明網評)。

最佳男主角

傑克·尼科爾森[3](Jack Nicholson),1937年4月22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內普丘思,美國演員、導演、製片人以及編劇。

個人經歷

早期經歷

尼科爾森[4]是美國影壇上富有個性的演員,他飾演的角色總顯得那麼疲倦、邪惡,甚至叛逆不羈;但又是那麼凝重、豐滿和耐人尋味。憑着其老辣的演技,在好萊塢引領風騷近30年。自1969年因影片《逍遙騎士》("Easy Rider")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至今,他已先後12次獲奧斯卡獎提名(7次男主角、4次男配角),3次捧得金像獎(1976年和1998年2次獲得奧斯卡獎最佳男演員,1984年獲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是奧斯卡獎歷史上獲提名最多的男演員,堪稱"奧斯卡之王"[5]

1937年4月22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的內普丘思(Neptune,NJ)。父親嗜酒成性,後棄家出走,尼克爾遜是由外祖母撫養長大。說起來,他也是到了自己37歲時才搞清自己的身世。之前,他一直以為外祖父約翰·尼科爾森(John Nicholson)是他的父親;他的做美容師的外祖母埃斯爾·梅·尼科爾森(Ethel May Nicholson)就是他的母親;而他真正的母親瓊·尼科爾森(June Nicholson),他一直以為是他的姐姐。1974年,《時代雜誌》8月12日刊登了他的明星傳記後,傑克·尼科爾森才知道了真相[6]

演藝經歷

1954年,傑克·尼科爾森從馬納斯克中學(Manasquan High School)畢業後立即來到了洛杉磯,當時他的母親瓊(他還把她當成姐姐呢)已在洛杉磯定居。他在米高梅影片公司動畫部的辦公室找到了個打雜的工作,於是便留在了洛杉磯,目的是想看到那些只是在銀幕上見過的電影明星。不久,尼科爾森加入了著名的傑夫-柯瑞(Jeff Corey)開設的表演班學習表演。期間他被B級影片鼻祖羅吉-考曼(Roger Corman)所發現,並在1958年青少年問題為題材的影片《吶喊的小殺手》("The Cry Baby Killer")中出演主角。緊接着尼科爾森又出演了三部恐怖片:《恐怖的小店》("Little Shop of Horrors",1960年)、《烏鴉》("The Raven",1963年)和《恐懼》("The Terror",1963年)。尼科爾森在60年代還拍過許多影片,但大都只是在一些影片中跑跑龍套,出演一些小角色,沒有給人們留下什麼印象。196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邀請在《逍遙騎士》中飾演一位律師,影片中的他不安於安定的生活,酗酒成性,與二個留着長發的摩托車手一起,騎着摩托車在全國流浪,享受自由。在這部影片中,尼科爾森成功地刻畫了60年代迷惘的美國青年形象,受到了男女影迷們的青睞。尼科爾森也因此片首次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躋身於好萊塢的名演員行列,從此便開始了他一帆風順的星途。

進入70年代,尼科爾森先是在1970年出演了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的音樂片《在晴朗的日子裡你永遠能看見》("On a Clear Day You Can See Forever"),同年接着主演了拉費爾森(Rafelson)的經典影片《五部輕鬆的戲劇》("Five Easy Pieces"),描繪了一位反叛的心靈發出的吶喊,抨擊了那種沒有意義、缺乏愛情的生活。影片中,尼科爾森的表演極其自然,雖然偶爾也發發脾氣,卻一點也不做作。他的表演確立了70年代的憤世嫉俗的銀幕風格,進一步鞏固了他在影壇的地位,也為他首次贏得了奧斯卡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70年代是一個真正屬於尼科爾森的時代。這段時間裡他塑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同類型的角色,並在每一部影片中嘗試着不同的表演風格,而結果都無一例外地證明了他的成功。在1972年的影片《馬文花園的帝王》("King of Marvin Gardens")中,他一改《五部輕鬆的戲劇》中披着長發的形象,變成了一個瘦瘦的中年知識分子;1973年在《最後的細節》("The Last Detail")他又留着一個平頭出現在觀眾面前。《最後的細節》這部影片改編自達里爾·波尼克森(Darryl Ponicsan)的小說,由哈爾·阿什比(Hal Ashby)執導。影片中,他飾演一位海岸巡邏隊的士兵布迪斯基(Buddusky)奉押送命一位涉世未深的海軍士兵去海軍監獄。一路上,他十分同情這個孩子,不忍再讓那孩子受死板軍規的折磨。尼科爾森憑着此片中的精彩演出,獲得第2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並再次獲奧斯卡獎最佳男演員的提名。在1974年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執導的黑色片《唐人街》("Chinatown")中,他又梳成一個大分頭,出演私人偵探傑克·吉特斯(Jake Gittes)。《唐人街》以30年代的洛杉磯為背景,尼科爾森受僱尋人,卻捲入了一個大漩渦,最後他終於揭發了一個大陰謀。影片反映了洛杉磯這個國際大都市在那個年代的黑暗面,這個題材在1990年他拍攝的《唐人街續集》("Two Jakes")再次得到了反映。1975年尼科爾森因《唐人街》獲第32屆金球獎最佳男演員,並再次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1976年,尼科爾森在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豪華陣容打造的《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中表演不負眾望,獲第33屆金球獎最佳男演員,並終於首次捧回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小金人。在這部影片中,他飾演蘭德爾·P·麥克墨菲(Randall P McMurphy),為逃避苦役而假裝神經失常,可沒想到卻被送進了一家精神病院進行觀察。由於不滿精神病院中的行為,他與護士長發生了衝突,最後他被護士長切除了腦白質,變成了白痴。本片成為第48屆奧斯卡獎的大贏家,共獲得最佳影片、導演、改編劇本、男主角、女主角等5項大獎。尼科爾森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成為好萊塢最搶手的男演員。隨後他還相繼拍攝了影片《密蘇里山口》("The Missouri Breaks",1976年)、《最後大亨》("The Last Tycoon",1976年)和《飛越溫柔窩》("Goin' South",1978年)等,只是這些影片相較之下,都沒有那麼出彩。

80年代尼科爾森繼續譜寫着他在影壇的輝煌,多次獲得了奧斯卡獎的提名。1980年,尼科爾森在影片《閃靈》飾演一位沒有什麼名氣的作家,因大雪封山,帶着妻兒來看守旅店,終因精神崩潰而成為殺手。1981年,在沃倫·比蒂(Warren Beatty)執導的史詩巨片《赤色分子》("Reds")中,出演美國名記者約翰·雷德,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緊接着他又出演了《飛越邊境線》("The Border",1982年),雖然他在影片的表演低於觀眾和評論界的期望,但是他們,甚至他的同行,都沒指責他。1983年,他在詹姆斯·L·布魯克斯(James L. Brooks)執導的《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中,出演了一位玩世不恭的宇航員加勒特。他將這位多情男子的複雜內心世界演繹得淋漓盡致,榮獲了第41屆金球獎及第56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 至此,他已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繼傑克·萊蒙(Jack Lemmon)和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之後第三個一人兼獲最佳男演員和最佳男配角兩個項獎的演員。2年後,他參加了約翰·休斯頓(JohnHuston)的超級黑色劇情片《普里奇家族的榮譽》("Prizzi's Honor")的拍攝,他因在片中的表演,獲第43屆金球獎最佳男演員,並再次榮獲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提名。1987年,傑克先是在影片《東鎮女巫》("The Witches of Eastwick")中飾演一個魔鬼,影片的反響一般。後來,他又參加了阿根廷名導赫克托·巴本索(Hector Babenco)的反映大蕭條時代的影片《離離原上草》("Ironweed")的拍攝,並因此片第9次獲得奧斯卡提名。這一個數字也只有著名影人斯潘塞·特雷西(Spencer Tracy)達到過。拍完這部影片後,傑克·尼科爾森息影了2年,直到1989年才在影片《蝙蝠俠》("Batman")中露面。

進入90年代,尼科爾森主演的第一部主打影片,就是人們盼望已久的《唐人街續集》("The Two Jakes"),他在這部影片中還擔任了導演。繼鮑勃·拉菲爾遜(Bob Rafelson)執導的《情逢敵手》("Man Trouble")和《最後巨人》("Hoffa")二部平淡之作以後,1992年尼科爾森在《好人寥寥》("A Few Good Men")中,又一次以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影壇,第10次榮獲了奧斯卡獎的提名。1997年更是憑藉影片《盡善盡美》第2次成為了奧斯卡影帝。1999年又被第56屆金球獎授予終身成就獎。

進入新千年,尼科爾森先是在影片《誓言》("The Pledge")中出演老探長一角,隨後又主演了亞歷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執導的老年題材劇情片《關於施密特》("About Schmidt")。在《關於施密特》中,尼科爾森飾演一位66歲的老人,在妻子去世後尋求自身生命意義。他因在這部影片中的精彩表演,2002年獲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並第12次榮獲了奧斯卡獎的提名。2003年他與亞當·桑德勒(Adam Sandler)出演了大衛·多爾夫曼(David Dorfman("Anger Management"),影片由彼德·西格(Peter Segal)執導、蒂姆·赫利什(Tim Hurlihy)製片。

除了表演以外,尼科爾森還導演過4部影片,第一部是1963年的《恐 懼》,第二部是1971年票房黯淡的《他說,開車》("Drive,He Said"),這部片子中他還擔任了編劇之一;第三部是1978年自己主演的《飛越溫柔窩》;最後一部是《唐人街續集》。儘管作為一個演員他很成功,但是執導影片看來並不是他的強項。他還做過編劇工作,得到或分享了這方面的榮譽,其中包括低成本製作的《孤島雷鳴》("Thunder Island",1963年)和《受驚女神》("Flight to Fury",1964年),以及《旋風騎士》("Ride in the Whirlwind",1965年)。在60年代後期,他還創作了影片《旅行》("The Trip",1967年)和《頭》("Head",1968年)。


個人生活

尼科爾森的私人生活也與他在影壇上創造的眾多人物一樣豐富多彩。他與桑德拉·奈特(Sandra Knight)、安吉莉卡·休斯頓(Anjelica Huston)、麗貝卡·布魯薩德(Rebecca Broussard)等多位女星有染,並養下了一個女兒洛蘭(Lorraine,出生於1990年)以及一個兒子雷蒙(Raymond,出生於1992年)。2001年,尼科爾森終於與比自己小33歲的女演員麗貝卡·布魯薩德走進了教堂,譜寫了繼邁克爾·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之後的又一段好萊塢式的姻緣。

生活軼聞

頭號球迷

湖人主場斯台普斯中心,有八個座位毗鄰場邊的客隊替補席,到了季後賽,這些座位的票面價格是每場2300美元。其中的兩個,即便你懷揣50萬美元的支票意圖購買,得到的回答也只能是"NO"。原因很簡單,它們的主人是傑克·尼科爾森。

流氓和見證者

早在張伯倫,韋斯特聯袂打天下的20世紀70年代,傑克的心臟就被繪成了紫色和金色;此後的30年,湖人的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闆換了,球館換了,播音員換了,教練球員更是換了一撥又一撥,惟有尼科爾森的墨鏡和黑夾克,和湖人歷代王朝的榮耀一起,風雨無阻,經久流傳。

有關尼科爾森最經典的一幕,應屬1985年的總決賽露臀事件。此前數十年,尚無一支客隊能在波士頓花園舉起總冠軍獎盃,而"魔術師"和賈巴爾正待擊破這一魔障。尼科爾森當然不會放過見證歷史的好機會,於是隨隊遠征波士頓。凱爾特人球迷對這個素來橫行無忌的湖人同行大是反感,比賽時集體晃動印有"傑克滾回家去"字樣的T恤衫。流氓成性的尼科爾森氣血上涌,當即脫下褲子,撅起屁股迎向觀眾席,算是回敬。這段錄像後來成為湖人球迷爭相收藏的極品。有幸成為現場目擊者的資深解說員蘭茨回憶道:"如果傑克願意再表演一次的話,我甚至願意花錢買票入場。"

有好事者稱,如果評選一個流氓無賴全明星陣容的話,新澤西來的那個老小子將是毫無爭議的MVP。這話可以看成是對尼科爾森的褒獎。

很難解釋尼科爾森對於湖人的深厚感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湖人比賽就像一瓶上好的紅酒,歷久彌新,每個賽季都有不同的味道。"而外界批評湖人球迷的聲音,傑克一概嗤之以鼻,在他看來,洛杉磯的球迷是世界上最可愛,也最懂球的球迷,"這裡的球迷經常接受UCLA和約翰·伍登教練(籃球歷史上的傳奇教練)的薰陶,見識深廣,處事冷靜,那些質疑湖人迷在比賽當中不夠熱情的傢伙都在胡扯。至於總愛提前離場,你知道,那是由於湖人的比賽大多勝負早定。"

尼科爾森絕不容許湖人的利益受到踐踏,這是他支持了30多年的球隊,也是他心目中無上的王者之師。他曾不止一次地宣稱,從1972年,沒有一支球隊取得的成功能像湖人那樣輝煌。所以每當裁判吹罰對湖人不利時,尼科爾森總會暴跳如雷,唾沫橫飛,他有一句咒罵裁判的話廣為流傳:"我花錢到這裡是想欣賞精彩的比賽,而不是看你的拙劣表演。"甚至連客隊的教練,也經常享受到被奧斯卡影帝戳着鼻子罵街的待遇。

有趣的是,儘管老傑克早就上了裁判和教練的撲克牌通緝令,但聯盟從來沒有收到過關於他的正式投訴。

不是科比迷

不要以為尼科爾森的眼睛光盯着湖人和球星,他曾自詡為"NBA的鑑賞家","見證每一代運動員在運動史上留下的足跡"。事實上,他還是美國職棒聯盟紐約揚基隊的死忠。

尼科爾森從不承認自己是追星族,而從湖人的夏季轉會風波來看,尼科爾森並沒有說謊。因為當記者問道,如果科比轉會到快船,他是否會去購買快船的季票時,傑克的回答是:"絕對不會。我看了幾十年的球,這只是一項娛樂活動而已。任何事情都不會主宰我的行動。"

尼科爾森和科比的關係不好嗎?絕對不是。科比剛惹上官司時,尼科爾森曾不遺餘力地站在他一邊,並號召媒體和大眾不要隨意猜測自己毫不知情的事,一切由法律來決斷,"我們對此一無所知,就像我們對伊拉克那樣。"但老謀深算的尼科爾森從來都不會把個人放在湖人的整體之上,否則他也不會在湖人的夏季交易風暴中始終保持沉默。"我不是沙克迷也不是科比迷,我是湖人迷,"這是尼科爾森說的。

儘管總決賽慘敗給活塞讓老傑克悲痛欲絕,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新賽季一如既往地關注着湖人。他從不懷疑新帥湯姆賈諾維奇能讓球隊延續過去的輝煌,也從未低估新湖人前進路上即將遇到的困難。即便湖人近況不佳,在看慣了風雨沉浮的尼科爾森眼裡,也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有沒有什麼東西能讓他把屁股從那昂貴的場邊座位上挪開?EPSN的記者米奇·特納問過這個問題。老傑克哈哈大笑,用他一貫的滑稽嘴臉和油膩腔調回答說:"也許一個超願出價的冤大頭吧!"。

欲買湖人

2013年5月13日,傑克-尼克爾森對他最喜愛的球隊湖人在賽季的表現感到無比失望,尤其是當紫衫軍在季後賽首輪被馬刺4場比賽橫掃出局時,因此欲購買湖人隊,自詡執教能力聯盟第二。他表示,湖人隊想要重新成為總冠軍爭奪者還要做很多事,這其中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將球隊賣給他,他還表示如果他收購了湖人隊,他會任命自己為主教練。

精彩影視資料

最佳女主角

路易斯·弗萊徹[7]1934年7月22日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北卡羅納大學畢業後,她開始從事戲劇演出。1976年她在電影《飛越瘋人院》中以令人信服的表演奪取了第48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以及「金球獎」。

簡介

奧斯卡成就:第四十八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

路易斯·弗萊徹的表演生涯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20世紀50年代晚期,她開始出現在電視劇《車隊》以及《義膽雄心》中,但是在與電影製作人傑里·比克結婚後兩年(1964年)退出影壇,直到1974年出演羅伯特·阿爾特曼導演的倍受關注的長篇電影《沒有明天的人》才再度復出。

1975年,弗萊徹出現在偵探電影《俄羅斯輪盤》之中,之後,米洛斯·尼科爾森導演選中其出演電影<飛越瘋人院>,劇中,她演的是一個折磨傑克·尼科爾森的鐵石心腸、虐待狂般的拉齊德護士,這一角色成了她的簽名之作。她最終因令人信服的表演奪取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以及「金球獎」。她的最高榮譽也許應該歸功於她所演的拉齊德護士成了一個電影偶像,在之後的系列電影中,這一形象被頻頻仿效。

路易斯·弗萊徹(LouiseFletcher)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因父母均為失聰之人,她自幼心靈充滿孤寂。

北卡羅納大學畢業後,從事戲劇演出。

3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參加了一些電視劇的演出,如《律師》、《賤民》等。因身材高大,妨礙了她搭配演出的機會。

1962年結婚後退出影壇近十年。直到1974年出演羅伯特·阿爾特曼導演的倍受關注的長篇電影《沒有明天的人》才再度復出。

1975年,弗萊徹出現在偵探電影《俄羅斯輪盤》之中。1975年在《飛越瘋人院》中扮演冷酷的護士長,一舉榮獲第48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以及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劇情片女主角金球獎。

她的最高榮譽也許應該歸功於她所演的拉齊德護士成了一個電影偶像,在之後的系列電影中,這一形象被頻頻仿效。其它主要還有《俄國輪盤賭》、《異教徒》、《幸運之星》、《怪異行為》等。


奧斯卡影后

1975年,弗萊徹被米洛斯·尼科爾森導演選中,出演電影《飛越瘋人院》。劇中,她演的是一個折磨傑克·尼科爾森的鐵石心腸、虐待狂般的拉齊德護士,這一角色成了她的簽名之作。她最終因令人信服的表演奪取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以及「金球獎」。她的最高榮譽也許應該歸功於她所演的拉齊德護士成了一個電影偶像,在之後的系列電影中,這一形象被頻頻仿效。

參考資料

  1.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簡介
  2. 《飛越瘋人院》電影簡介
  3. 傑克·尼科爾森個人簡歷
  4. 傑克·尼科爾森 . [2015-9-10] 。[8]
  5. 影帝傑克·尼科爾森難忍湖人擺爛 欲出售貴賓球票 . [2016-4-19]。騰訊體育網
  6. 萊昂納多發胖 被指與傑克·尼科爾森「撞臉」 . [2016-4-19] 。娛樂中心網
  7. 路易斯·弗萊徹個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