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黃藪富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令是一位頗有才華的青年詩人,他僅有短暫的十年創作時間,卻寫出了70多篇散文[1]和480多首詩。他的詩歌代表了他文學創作的主要成就。王令詩文由其外孫吳說編為《廣陵集》,未刊行,近代始有嘉業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版《王令集》,即據嘉業堂該校點,詩賦文21卷。
“ |
角角適時足,力走猶或遲。 從而不逮人,不若坐視之。 而予始用此,已無先人思。 間自念斯世,固亦未易為。 以其得而慚,曷若退自宜。 老身可孔顏,餓死猶夷齊。 予心最樂此,尤喜用自持。 豈將六尺軀,賤易五羖皮。 但無百畝田,得抱剛氣歸。 年來事窮蹙,露暴無自依。 姊寡不能嫁,兒孤牽我啼。 平生事文字,無路活寒飢。 勉從進士科,束若縛襁兒。 時時忽自笑,往往窮加悲。 有如高飛鳥,中路飢自低。 銳知從食來,不意身投黐。 神龍拏白日,挾雨萬里飛。 使其口有銜,安得無馴隨。 雖然平生志,固未忍相遺。 閒時自散開,縱吟助噓唏。 財將舒己私,豈敢偷人知。 黃君道德者,術業何頎頎。 手提九黃鐘,旁取折龠吹。 懸知失氣類,誤以唱和期。 不知里社歌,不可郊廟施。 況余衰病餘,有氣亦已卑。 加之困俗學,羝角方牽羸。 詩陳儘自道,幸子憐無疵。 |
” |
— [北宋]王令 |
作者簡介
王令(1032年~1059年)北宋詩人。初字鍾美,後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後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他的詩多哀吟自我生活的貧苦,兼及社會的黑暗不平與民生的荒寒蒼涼,表現自己貧賤不改其度的意志與節操。藝術上,王令的詩受到了中唐韓愈、孟郊、盧仝等人的深刻影響,氣概健舉,想象奇特,詞句生硬。詠物寫景、感事議論的長篇古詩尤其如此。仁宗朝以來,詩壇一改宋初三朝之浮靡蕪鄙風習,新一代詩人中頗有一些作詩高揚氣概,風格健舉的,如石延年、蘇舜欽、歐陽修、李覯、郭祥正、徐積等人,或師法"韓孟",或追摹"李杜",總歸取法唐之中、盛雄健高遠的作派。在諸多效法"韓孟"的詩人中,王令是最突出的一個。他既學韓詩的雄邁勁健、奇古奧衍,又學孟郊的冷僻尖峭與慘澹深摯。同時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近體詩也不乏開闊矯健的表現方式與境界,而近於杜甫律絕的風格[2]。大概由於短命和作詩求奇,人們常把王令與唐代詩人李賀相比,但兩人的風格差異還是較明顯的。王令偏於奇健峭厲、憤嫉冷僻,而不似李賀那般幽幻瑰麗、哀感頑艷。
視頻
答黃藪富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散文的特點,天奇教育,2020-08-01
- ↑ 絕句律詩格律【寶典】 ,豆丁網,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