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管窺蠡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管窺蠡測

管窺蠡測,漢語成語,【拼音】:guǎn kuī lǐ cè,管:竹管;蠡,貝殼做的瓢。意為從竹管里看天,用瓢測量海水。藉以比喻眼光狹窄,見識短淺。從竹管里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1]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後因以「管窺蠡測」比喻眼界狹小,見識短淺。

示例】:

1,《莊子.秋水》:「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

2.明·張綸《林泉隨筆》:「一耳目之管窺蠡測,又焉得遍觀而盡識也。」

3.清·梁啓超《西學書目表序》:「管窺蠡測,知其孤陋。」

相關成語 

近義詞】:盲人摸象坐井觀天以管窺天

反義詞】:洞若觀火統籌全局高瞻遠矚

典故 

東方朔(約前161年-前93年?) ,字曼倩,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 人, 西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漢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當時的皇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以重用。


東方朔雖然很有才能, 但是沒有得到漢武帝的重用, 為此他寫了一篇名為《答客難》的文章, 以此抒發他懷才不遇的心情。他在文章中先假借客人的口氣發表意見, 提出蘇秦張儀都能當上大官, 而東方朔的才能要比他們還高, 又忠誠肯干, 怎麼到現在僅僅做一個侍從郎官呢?

東方朔在文章中回答說, 蘇秦、張儀生在諸侯互相征伐的春秋時代, 因此他們的才能可以施展, 計策能被採納, 就得到了高官厚祿。現在天下統一, 政權穩固, 有才能的人無處施展。假如蘇秦、張儀處在這個時代, 也很難得到發展, 他們怎麼敢希望當一個侍從郎官呢? 東方朔又說, 儘管這樣, 有才能的人還是要注重修身, 培養高尚的品性。他最後說, 用竹管觀察天, 用蠡測量海, 用竹枝撞鐘, 怎麼能夠了解整個天空、考查大海動盪的波紋、激發起大鐘的鳴響呢?

參考資料 

  1. 管窺蠡測 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