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篦子舒筋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篦子舒筋草原圖鏈接

篦子舒筋草,中藥材名。本品為金星蕨科植物齒牙毛蕨的根莖。秋季採挖,曬乾。功能主治為:舒筋,活絡,散寒。治風濕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損傷,瘰癧,痞塊。[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篦子舒筋草

別名:牛肋巴、舒筋草

功能:舒筋,活絡,散寒。

主治:風濕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損傷,瘰癧,痞塊。[2]

藥理簡介

中文名:篦子舒筋草

拼音名:Bì Zǐ Shū Jīn Cǎo

英文名:Rhizome of Tapering Tri-vein Fern, Rhizome of Downy Wood-Fern

別名:牛肋巴、舒筋草、鳳尾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closorus dentatus(Forsk.) Ching[Polypodium dentatum Forsk.]

出處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金星蕨科植物齒牙毛蕨的根莖

採收和儲藏

春、秋季採收,洗淨,去鬚根與葉柄,曬乾。

原形態

高30-70cm。根狀莖斜上或短而橫走,疏被褐色鱗片,鱗片先端彎曲。葉近生或亞簇生;紙質;葉柄長20cm,葉柄基部黑褐色,被棕色鱗片,葉柄與葉軸有棱槽,均被黃白色剛毛;葉片線狀倒披針形至長矩圓狀披針形,長35-50cm,寬8-15cm,先端長漸尖;羽片12-18對,線形,長漸尖,成尾狀,長7-11cm,寬1-1.8cm,基部羽片稍縮短,下部4-5對羽片間隔稍遠,羽狀半裂,裂片圓頭,葉兩面被毛,脈羽狀。孢子囊群圓形,每裂片上4-6對,着生於小脈中部,囊群蓋圓腎形,灰色,被毛。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林下山谷濕地或溪溝邊石縫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南西南江西福建台灣等地。

性味

微苦;平

歸經

脾經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消腫散結。主風濕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損傷;瘰癧;痞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燉肉;或浸酒。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3]

相關視頻

年紀大最容易骨質疏鬆,農村稱它「舒筋草」,舒筋活絡有奇效!

參考資料

  1. 篦子舒筋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篦子舒筋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篦子舒筋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