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福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米歇爾·福柯(法語: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國哲學家和思想史學家、社會理論家、語言學家、文學評論家、性學家。他對文學評論及其理論、哲學(尤其在法語國家中)、批評理論、歷史學、科學史(尤其醫學史)、批評教育學和知識社會學有很大的影響。他被認為是一個後現代主義者和後結構主義者,但也有人認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詞與物》還是結構主義的。他本人對這個分類並不欣賞,他認為自己是繼承了現代主義的傳統。他認為後現代主義這個詞本身就非常的含糊,基督教徒。
天主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它產生於公元初年小亞細亞地區,創始人是被稱為天主之子的耶穌基督[1]。由於天主教是在羅馬教會的基礎發展起來的[2],故也稱為羅馬公教。世界信仰天主教的人數大概有12億左右。
簡介
1926年10月15日,保羅-米歇爾·福柯出生在法國中西部城市普瓦捷,一個富有、保守、中上階層的家庭里,是三個孩子中的第二個。按照家族傳統規定,以他的父親保羅·福柯(1893–1959)的名字命名, 但他的母親堅持要加入米歇爾;他在學校被稱為保羅,但在他的一生中,表現出對米歇爾這個名字的偏好。後來他將名字中的保羅放棄,這可能和他同他父親之間相當緊張的關係有關。
他的父親是當地成功的外科醫生,出生在楓丹白露,搬到普瓦捷,在那裡開設了自己的診所。 他的母親安妮·馬拉珀特,是外科醫生普羅斯珀·馬拉珀特的女兒,外祖父不僅擁有一家私人診所,還在普瓦捷大學醫學院教授解剖學。。父親接管了外祖父的診所,而母親接管了普瓦圖旺德夫爾村莊的19世紀中期大宅。住在那裡的有父母和姐弟三人,姐姐弗朗辛,保羅-米歇爾,和弟弟德尼斯,他們有着同樣美麗的頭髮和明亮的藍眼睛。 孩子們被培養為名義上的羅馬天主教教友,參加教堂的彌撒,雖然米歇爾短暫地做過輔祭男孩,但這個家裡沒有一個是虔誠的。
福柯後來很少提到他的童年。他自稱是少年犯,父親嚴厲地懲罰他。1930年,福柯提早兩年進入當地的(耶穌會辦的)亨利四世學校(Lycée Henri-IV)開始上學。在那裡,他接受六年的小學教育,直到1936年。然後又同一個校園接受了前四年的中學教育。他在法語、希臘語、拉丁語和歷史方面表現優異,但是數學成績不佳。
戰後,福柯成為高等師範學校一名師範生,並最終獲得巴黎大學所頒發的學位。福柯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時間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時法國對德國哲學家如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和尼采的興趣越來越強,福柯的教授之一,讓·依波利特,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翻譯家和德國哲學的專家。梅洛龐蒂當時也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教學,他對於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的課程在包括福柯在內的一部分學生中非常受歡迎。在他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後期,他與法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史學家之一喬治·康奎荷姆建立了關係。
福柯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私人生活並不快樂,他患有嚴重的憂鬱症,甚至企圖自殺。他受到一個心理學家的看護。雖然如此,或者正因為如此,他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因此他不但得到了哲學的教育,而且還得到了心理學的教育,他甚至參加了這門學科的臨床實踐,在那裡,他與路德維希·賓斯萬格爾等思想家接觸。
最後福柯還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如其他許多師範大學學生,他在1950年至1953年間是法國共產黨員。他是被他的教師阿爾都塞介紹進去的。與其他許多人相同,他因為斯大林統治下的蘇聯的情況退出了共產黨。與其他許多人不同的是他從未參加過共產黨的活動。
視頻
米歇爾·福柯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如何正確區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這個終於搞清楚了 ,搜狐,2019-01-05
- ↑ 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關係和區別是怎麼樣的?,搜狐,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