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納稅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納稅銀
圖片來自easyatm

納稅銀》(意大利語Pagamento del tributo英語:The Tribute Money),也譯為《納稅錢》、《獻金》,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畫家馬薩喬的代表作,創作於1420年代。這件濕壁畫位於意大利佛羅倫薩卡爾米內聖母大殿內的布蘭卡契小堂。評論普遍認為,這是馬薩喬最好的一幅作品,也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發展的重要成就。

畫作的題材取自馬太福音。馬太福音講到,耶穌指引伯多祿從魚嘴裡取出一枚金幣,作為稅金。由於透視法明暗法的成功應用,《納稅銀》成為美術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幾個世紀以來,《納稅銀》遭到嚴重的破壞。直到1980年代,《納稅銀》連同整個布蘭卡契小堂才得到一次完整的修繕。

題材

《納稅銀》描繪的畫面來自四福音書馬太福音[1]

File:Masaccio 012.jpg
彼得從魚嘴裡取出金幣

Template:Quotation

只有馬太福音提到了這個故事。據馬太福音,馬太本人原先也是一位稅吏。[2]基督徒經常引用如上一段故事,來為世俗統治者的合法性辯護。基督徒引用這個故事時,也經常同時引用「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馬太福音中講到,一群法利賽人打算刁難耶穌,就問耶穌,給凱撒納稅對不對。耶穌指着銀錢上的凱撒頭像,回答道:「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

構圖

這幅畫與聖經故事稍有出入。分歧在於,畫中稅吏面對着的是基督和門徒,整個場景設定為戶外,這與聖經中的故事並不相符。壁畫分三部分講述了這個聖經故事。三部分並非連續發生,但是通過構圖上的設計,馬薩喬保留了敘事的邏輯性。壁畫的中央部分是稅吏要求基督和門徒交稅。馬薩喬將基督的頭部畫在壁畫的消失點,以吸引觀眾的目光。基督和彼得兩人的手都指向畫的左邊,也就是下一個場景發生之處。那裡,彼得從魚嘴中取出一枚錢幣。故事的最後一幕位於畫的右邊,彼得向稅吏交納稅銀。建築的框架將這一部分與中間分隔開來。

基督和門徒圍成一個半圓,形狀正如教堂的半圓形後殿。稅吏站在這一神聖空間之外。基督和門徒幾乎都穿着淡粉色和藍色的長袍,而稅吏則穿着古羅馬服飾丘尼卡,衣服為醒目的朱紅色。稅吏的手勢顯示了他的無禮,而他衣服的顏色使這一特點更加顯著。壁畫中還有一組對比:在畫面的中間和右邊,稅吏的動作幾乎和彼得一模一樣,只是二人的角度相反而已。這使得觀眾可以全方位地觀看兩個人物。

風格

人們通常把馬薩喬視為文藝復興的先驅,將他與多納太羅布魯內萊斯基等同時代的人相比。主要原因是,他在繪畫中使用了單點透視。不過,還有一種技術是馬薩喬獨有的:空氣透視。壁畫中,遠景的山巒、左邊的彼得與前景相比顏色更淡、更加灰白、模糊,創造出深度錯覺。這種技術在古代羅馬已經出現,但隨後失傳,直到馬薩喬再次發明出來。

馬薩喬對光的使用也是革命性的。由壁畫中建築、樹木、人物的影子和明暗可見,馬薩喬在畫中使用了一個統一的光源。文藝復興早期的藝術家,例如喬托,在畫中使用平坦、模糊的光源。馬薩喬使用的明暗法使得畫面中的人物、建築具有了三維的效果。

壁畫對人物的描繪相當精彩,尤其是中間一圈的人物。畫中人各具特點,不相重複。畫家着重表現的是人物的個性差異,而非人物的高低貴賤,這體現了一種觀念的革新。畫中人物身穿的衣服具有古典特色,衣紋的表現也與之前的宗教繪畫有所差別,顯得更加真實。此外,壁畫的一些細節也很生動。

參考文獻

  1. 聖經 國語和合譯本. : 馬太福音 17:24–27. 
  2. 聖經 國語和合譯本. : 馬太福音 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