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紙的歷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紙的歷史
圖片來自books

是一種非編制薄片,傳統上是由處理過的植物纖維和紡織纖維組合而成,主要用於書寫、藝術創作和包裝,通常呈白色。根據中國史料記錄,最早的造紙工藝見於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歸功於宮廷官員蔡倫。8世紀,中國的造紙術傳播到伊斯蘭世界,出現了用來造紙和造幣的製漿廠造紙廠。到11世紀,造紙術進入歐洲。到13世紀,西班牙的造紙廠利用水車改進了造紙工藝。後來在19世紀,隨着木漿紙的發明,歐洲對造紙工藝進一步做出了改進。

儘管地中海世界和哥倫布以前的美洲[1] 分別存在莎草紙和Amate||樹皮紙這樣的書寫介質,但這些材料並不被定義為真正的紙張。羊皮紙,一種獸皮經過複雜加工做成的書寫材料,比紙更早,甚至可能早於莎草紙,它同樣也不被視為紙張。20世紀,隨着塑料製品的出現,出現了一類塑料「紙」,還有含有塑料或金屬的各類複合紙,以及注入或塗覆有不同材料的紙,這些材料賦予了紙張特殊的性能。

中國造紙術

的考古證據早於史書里記載的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宮廷官員蔡倫,故無法推斷出紙張的確切發明日期或發明者。現存最早的紙張碎片是在甘肅省的放馬灘出土的,可能是一張地圖的一部分,可追溯至公元前179-前141年。在敦煌和玉門關則分別發現了公元前65年和公元前8年的紙張碎片。

史料所記載的蔡倫發明紙的時間為公元105年,比考古證據晚了數百年。蔡倫的創新之處在於使用桑樹皮和其他韌皮纖維與漁網、破布、麻頭等材料,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而在此之前,造紙僅僅使用破布。

工藝

商朝(公元前1600-前1050年)和周朝(公元前1050-前256年),通常使用甲骨竹簡書寫,非常沉重、笨拙,且難以運輸。絲綢作為一種輕質材料有時被用作書寫介質,但通常價格太高而無法大規模使用。史書記載,漢代宮廷官員蔡倫(約公元50-121年)於公元105年發明了使用破布和其他植物纖維造紙的方法。然而,2006年在中國西北部甘肅省放馬灘發現了寫有漢字的紙,這說明紙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在中國使用。因此,蔡倫的貢獻應被視為系統性且科學性地改進了造紙術,為造紙工藝確定規範化流程。

二十四史》有: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生產流程的第一步可能是在水中搗碎破棉布,隨後將產生的纖維收集在帘子上。桑樹的樹皮尤為珍貴,漢代後期則使用檀木的樹皮來生產高質量的紙張。東晉時期則使用殺蟲染料處理過的竹子製成竹簾來造紙。在宋代印刷術普及之後,對紙張的需求量大幅增長。1101年,有150萬張紙被送至都城。

用途

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時期的考古證據表明,紙最早的用途之一是填充和包裹精美的青銅鏡。該時期的史書也提到,紙作為填充物起到了保護物件和使用者的雙重作用,保護使用者是因為物件上可能沾有毒藥。公元3世紀,紙已被用於書寫,此外仍被用於包裝和其他用途。衛生紙大約在六世紀末開始在中國使用。589年,顏之推(531-591)寫道:「其故紙有五經詞義及賢達姓名,不敢穢用也。」一位訪問中國的阿拉伯旅行者在851年記錄下了中國的廁紙傳統,寫道:「……[中國人]便後不用水洗;他們只用紙擦拭自己。」

唐朝(618–907)年間,人們將紙摺疊並縫成方形小袋,以保持的味道。同一時期,有史料提到,放茶的籃子裡,裝有彩色紙杯和不同大小和形狀的餐巾紙。宋朝(960-1279年)政府生產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請參閱交子會子),紙幣被裝入紙質信封內贈予政府官員。元朝(1271–1368年),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談到中國人如何在火化焚燒紙質的男女僕人、駱駝、馬匹、衣服和盔甲。

紙的影響

蒂莫西·休·巴雷特(Timothy Hugh Barrett)認為,紙張在中國早期書面文化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政治上支離破碎,但強有力的閱讀文化似乎在紙張發明後迅速發展。」的確,紙張的引入對書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意味着人們不必再小段小段地運輸書籍,而是可以一次運輸整本書;一本書可直接用手攜帶,而不需要動用大型馬車。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文學作品的私人收藏顯著增加。

5世紀初,文字作品在中國南方似乎已經得到了更廣泛的發展,一些私人藏書可多達幾千卷;而中國北部整個皇宮的藏書可能總共只有幾千卷。6世紀初,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的學者都能夠在書評中引用400多種不同的文獻。7世紀的一小段匯編文本引用了1400多部作品。

6世紀末的一位皇家圖書館長談到,擁有並熟悉幾百卷書才會被社會視為有教養之人。

根據英國漢學家魏根深(Endimyon Wilkinson)的說法,中國紙張興起的一個結果是「其書籍生產開始迅速超過地中海世界」。唐朝時中國在書籍生產方面領先全世界。此外,唐代和宋代後期雕版印刷的逐漸普及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相對世界其他地區的領先地位。

從公元4世紀到1500年左右,中國最大的圖書館藏書是歐洲最大藏書的三到四倍。公元721年,唐朝政府的藏書約有5000至6000冊(89000「卷」)。宋王朝的藏品在12世紀早期達到巔峰,可能已達4000至5000本。這的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但在中國皇家圖書館的使用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唐宋時期,只有少數圖書館擁有超過一兩千本書(其規模比不上歐洲大主教堂圖書館的手稿收藏)。

儘管紙作為書寫材料給中國帶來了優勢,但到了9世紀,紙在中東的傳播和發展已經縮小了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差距。在9世紀至12世紀初,開羅、巴格達和科爾多瓦的圖書館的藏書甚至超過了中國的藏書,並使歐洲的藏書相形見絀。從約1500年開始,南歐的造紙和印刷業的成熟也縮小了與中國的差距。威尼斯人多米尼科·格里瑪尼的收藏在1523年去世時已達到15,000冊。1600年以後,歐洲的藏書量已完全超過了中國。1649年,奧古斯塔圖書館的藏書量達到60,000冊,1666年激增至120,000。1720年代,國王圖書館藏書80,000冊,劍橋大學圖書館藏書40,000冊。1700年後,北美的圖書館也開始超過中國,到18世紀末,托馬斯·傑斐遜的私人藏書達到6,487卷。歐洲的優勢在19世紀進一步增加,歐洲和美洲的國家收藏超過了100萬冊,而一些私人收藏(例如阿克頓勳爵)達到了70,000冊。

歐洲的書籍生產在15世紀中期引入機械印刷機後開始趕上中國。各個版本印刷數量的可靠統計數字在歐洲和中國都很難找到,但印刷術在歐洲傳播的一個重要結果是,各大公共和私人圖書館得以建立自己的藏書,並且一千多年以來第一次能和中國相提並論,接着追上並超過中國最大的圖書館。

紙成為了中國三大藝術的核心元素——詩歌、繪畫和書法。後來,紙與筆、墨、硯一起構成了「門房四寶」。

紙在亞洲和北非

紙的生產和使用從起源地向外快速傳播。現在已明確的是,到公元150年敦煌已開始使用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樓蘭古國則是公元200年,吐魯番地區399年。同時,在280年至610年之間的某個時間,紙被引入日本

東亞

紙在3世紀傳播至越南,在4世紀傳播到朝鮮半島,並在5世紀傳播到日本。朝鮮的紙以光滑的白色而聞名,尤以繪畫和書法而著稱,通常作為貢品獻給中國。朝鮮人可能早在5世紀就將紙傳至日本,但佛教僧侶曇征610年東渡日本經常被認為是日本造紙的正式開端。

起源

八世紀,紙張已在中亞使用,但其來源尚不清楚。根據11世紀的歷史學家的說法,在751年怛羅斯戰役中被俘的中國囚犯將造紙技術傳到了撒馬爾罕。但同時代的阿拉伯史料沒有記錄這場戰役。後來返回中國的一名俘虜提到,被俘的囚犯中有織布工、畫家、金匠和銀匠,但沒有造紙工。10世紀的巴格達作家納迪姆曾記錄中國匠人在呼羅珊地區造紙:

然後是由亞麻製成的呼羅珊紙,有人說它出現在倭瑪亞時代,而其他人說它出現在阿拔斯時期。有人說它古代就有,也有人說它最近才有。據說是中國的匠人在呼羅珊以中國紙的形式製作的。

補充

研究造紙術和印刷術的伊斯蘭與亞洲藝術學者喬納森·布魯姆(Jonathan Bloom)認為,怛羅斯之戰的俘虜與中亞引進紙張之間的聯繫「不太可能是事實」。考古證據表明,在公元751年以前的數十年,撒馬爾罕已經知道並使用過紙。在彭吉肯特附近發現的七十六份粟特語阿拉伯語和中文文獻,時間可能早於穆斯林對河中地區的征服。布魯姆認為,考慮到中國和中亞造紙技術和材料的差異,中國將紙張直接引入中亞的故事可能只是一個歷史隱喻。中國紙主要由韌皮纖維製成,而伊斯蘭世界的紙主要由碎布等廢料製成。中亞的造紙術可能是來自伊斯蘭時代之前,可能受到了中國和中亞的佛教商人和和尚的推動。公元八世紀後,在伊斯蘭文明的推動下,紙和造紙術傳播到中東,幾個世紀後從中東到達歐洲,隨後傳至其他地方。時至今日,英語依然使用ream一詞作為紙張的計數單位,這個詞來自阿拉伯語rizma(一捆),這是紙從中東傳播至歐洲的見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