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珠,中藥名。為馬鞭草科。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苦、澀,性涼。[1]

歸經

歸肝、肺、胃經。

功效

收斂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

咯血,嘔血,衄血,牙齦出血,尿血,便血,崩漏,皮膚紫癜,外傷出血,癰疽腫毒,毒蛇咬傷,燒傷。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研末,1.5-3g,每日1-3次。

外用: 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

本品味澀,表徵初起者慎用。

炮製

7-8月採收,曬乾。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殘留枝梢及枯葉,搶水洗淨,切絲,曬乾。

形態特徵

灌木,高約2米;小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粗糠狀星狀毛。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至橢圓形,長7-18cm,寬4-7cm,頂端長漸尖至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表面干後暗棕褐色,有短柔毛,背面灰棕色,密被星狀柔毛,兩面密生暗紅色或紅色細粒狀腺點;葉柄長0.5-1-cm。

聚傘花序寬3-4.5cm,4-5次分歧,花序梗長不超過1cm;苞片細小,線形;花柄長約1mm;花萼長約1mm,外被星狀毛和暗紅色腺點,萼齒鈍三角形;花冠紫色,長約3mm,被星狀柔毛和暗紅色腺點;雄蕊長約6mm,花葯橢圓形,細小,長約1mm,藥隔有暗紅色腺點,藥室縱裂;子房有毛。果實球形,熟時紫色,無毛,徑約2mm。花期6-7月,果期8-11月。

園林

紫珠株形秀麗,花色絢麗,果實色彩鮮艷,珠圓玉潤,猶如一顆顆紫色的珍珠,是一種既可觀花又能賞果的優良花卉品種,常用於園林綠化或庭院栽種,也可盆栽觀賞。其果穗還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

近種區別

該種與老鴉糊.極相似,常混淆不清,經《中國植物志》編委對大量標本的觀察,該種較老鴉糊葉背被毛較密,兩面密生暗紅色或紅色細粒狀腺點,干後常為暗棕褐色,且花序較鬆散,果實通常較小。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200-2300m的林中、林緣及灌叢中。 紫珠屬亞熱帶植物,喜溫、喜濕、怕風、怕旱,適宜氣候條件為年平均溫度15-25℃,年降雨量1000-1800mm,土壤以紅黃壤為好,在陰涼的環境生長較好。常與馬尾松、油茶、毛竹、山竹、映山紅、尖葉山茶、山蒼子、芭茅、楓香等混生。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河南(南部)、江蘇(南部)、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越南也有分布。

植物文化

花語;紫珠的花語是「聰明」,拉丁學名的含義是「美麗的果實」,日本有紫珠一部古典名著叫《源氏物語》,把美麗幽雅的女性比喻為紫珠。紫珠的民間贈花禮儀:將長長的紫珠花枝插入白色的花瓶,花瓶的上部系上淡紫色的細緞帶,連花瓶一起贈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