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藤情(胡燮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藤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紫藤情》中國當代作家胡燮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紫藤情

我家的紫藤伴我走過了30多年。

紫藤來自蘇州光福。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我隨單位工會活動,到蘇州光福遊覽。在光福街上,看到一個老農在賣花草,其中有一盆紫藤,藤根如龜背,一根藤條如龜頭伸出。真像一隻傲視東海的大烏龜。造型太好了,我以低廉的價格買下。

帶回家中,我悉心呵護,它慢慢長出了新枝,且越長越長,失去了盆景造型。深秋,紫藤落葉後,我將它修剪後移到室內養護,又追加臘肥。

第二年春天,紫藤又吐葉長枝。我多麼希望他能開出一串串紫色的花來。可等到五月份,花園裡的紫藤奼紫嫣紅,而我盆中紫藤還是綠葉一片。我很頹喪,既然盆栽紫藤開不了花,就把他栽在屋前花壇里吧。

紫藤一着地,生長迅速,仿佛是《西遊記》里的石猴,的天地日月精氣,一路狂長,我不得不為它搭建了棚架。不久即爬滿了我的平台。平台下面本是我的臥室,烈日炎炎時,我的水泥屋頂被太陽曬的燙腳,臥室猶如蒸籠。有了紫藤遮陰,沒有了烈日當空的感覺,坐在紫藤棚下,涼風習習。午睡也有了絲絲涼意。

紫藤花是怎麼開的?三月份,迎春、桃花含蕾待放時,紫藤還是粗糙的枝條,在枝條的嫩枝上漸漸露出一點點紫色,慢慢拉長,長出花蕾來,似短小的蠕蟲,似小小的玉米芯,似小孩的小手指。慢慢變成魚鱗狀、豆瓣狀、蝴蝶狀,而此時,小蠕蟲已經變成了一串串15公分長的花朵掛滿枝梢。紫藤開花後會結出形如豆莢的果實,懸掛枝間。有時夏末秋初還會再度開花。花穗、莢果在翠羽般的綠葉襯托下相映成趣。

紫藤成了我生活中的伴侶。我在紫藤棚下喝茶休閒,讀書寫作,我的書房起名為「紫藤齋」。

紫藤棚成了我文友聚會的地方。每當紫藤花開時,一批批文友就來到我的紫藤棚下,喝茶談天,吟詩作文,或放開歌喉唱上幾句。當吃飯時,就叫上幾碗麵條,讓店小二送到我樓上來。或自家炒幾個菜,喝上幾杯小酒,閒情逸緻。

紫藤覆蓋了我半座房子。綠蔭如蓋。吸引來無數鳥類。常來的麻雀、白頭翁、畫眉、鵓鴿、灰喜鵲、今年竟然來了戴勝鳥。一撥又一撥,滿枝歡唱,熱鬧非凡。

最受我寵愛的還是白頭翁。他也夠大膽的,竟在我石台上方做鳥窩。我在石台上閱讀寫作,他在紫藤枝的鳥窩裡孵小鳥,各行其是,各司其職。一星期左右,這個局面被打破了。小鳥孵出來後,成天嘰嘰喳喳,嗷嗷待哺,白頭翁夫婦倆成天飛進飛出,非常辛苦,鳥糞則不斷落下來,堆在我的石台上,我無法工作了。由他們去吧。我每天去看望它們,十幾天後,小鳥羽毛豐滿後,就噗噗飛出去了,停在紫藤棚上,飛到玉蘭樹上,幾天以後就不見了影蹤。紫藤棚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鵓鴿是本地鳥類,其形狀如鴿子,頭稍小,羽毛淺灰帶青,但沒有鴿子那樣泛青。它也來做窩了,它們躲在紫藤棚的邊上做窩,但它們又很懶,只銜着幾根樹枝搭建鳥窩,且十分膽小。我每次到陽台上總是輕手輕腳的。過不多久,小鳥就破殼而出了,不久就褪去絨毛,長出了羽毛,頸部羽毛如珍珠狀,與父母一模一樣,僅靠鳥喙來分別(老鳥的喙呈灰黑色,幼鳥喙乳黃色)。

「保護鳥類,人人有責」,想不到作了好事未必有好報。第二年,紫藤枝上的花蕾剛出來,白頭翁就出來啄食了。啄的滿地都是,我心疼不已,你要知道一個花蕾一串花。白頭翁把紫藤花蕾當做食物啄食了。可憐我紫藤花啊!由此,我就每天晨曦初露時就到平台上喝茶,不讓白頭翁再來啄食。可我不能一天到晚守在這平台上啊?怎麼辦呢?我對白頭翁的喜愛變成了厭煩。我甚至心裡冒出了要像孩提時代那樣拿彈弓把他們一隻只打下來。可這是可愛的小生命呀,對它們來說也不是有意破壞。此時,春暖乍寒,青黃不接,他們在尋找食物,在為生存而覓食。我既要保護我的紫藤花不受其害,又要保護我的小鳥。左思右想,我想到了以前兒子讀大學時買的風鈴。好呀。用這個風鈴試試。我馬上拿出風鈴,把它綁在竹竿上。這下好了,白頭翁聽到風鈴聲就逃走了,幾次下來效果不錯,算了卻了我一樁心事。

紫藤花開時,發出淡淡的芬芳,迎來小小蜜蜂,隨着花蕾相繼開放,芬芳越來越濃烈,各類蜂越來越多,除了蜜蜂還有大王峰、黑蜂、河蜂等都來聚會。滿藤都是「嗡嗡」聲。

同事、同學、文友來了,一批又一批。

常熟電視台也來採訪了。讓我談談紫藤的種植歷史、生活習性、平時的養護和如何享受這種紫藤下的休閒文化生活。採訪後在常熟電視台《今日傳播》欄目播出。後來又在蘇州經濟台播出。由此,我的紫藤出名了,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2000年,常熟進行污水治理,鋪設排污管道,這根管道就安排在我的紫藤下,事前不知道,那天當我下班回家時,只見紫藤下一片狼藉,紫藤根須挖出來一大堆,可憐的紫藤要完蛋啦!我馬上打電話給園林管理處的朋友們,請教保護方式和方法。及時處理根須,放上了有機肥,修剪了上面部分的藤條。儘管我採取了一些養護措施,但第二年紫藤還是發芽晚了。花朵也幾乎沒有了。但紫藤的命總算保住了。

這幾年我們這條街上都在翻建房子,可我沒有動靜,別人問我,為什麼不翻建呀?其實我很想翻建,建好後門面出租可以多收租金。可我捨不得這棵紫藤,也不想讓他再次受到傷害

2013年,我又化了萬把元,尖頂屋改成了平頂屋,並鋪上了地磚,買來了12公分的鋼管全面加固棚架。

現在,紫藤枝繁葉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流美人。」

紫藤,我的最愛。你將陪伴我一生。

小雨輕風落楝花

在我工作的單位――常熟市教育局西邊的九曲黃河邊上,生長着一棵楝樹。這棵楝樹像一把張開的傘,樹幹粗壯,枝繁葉茂,每天見到它,總有一股親近感油然而生。

六年前,教育局剛搬到九曲黃河善祥商廈時還沒有這棵楝樹。花壇里只有四棵日本櫻花。不知什麼時候,在這小小的綠地上竟然長出了一棵小小的楝樹,當我發現時,它已有一米多高了。這是一棵野生的楝樹。那四棵櫻花樹是人工栽培的,得到人們的照看,長得枝繁葉茂,每到櫻花時節,便開出了鮮艷的花朵,芬芳四溢,看那棵楝樹,硬是在亂石中生長着,漸漸長高了,長大了,它的個頭已超過了人工栽培的櫻花樹,幾年以後,它已長成十四五米高,腰圍三十多公分的大樹。灰褐色樹皮上出現一條條快速生長的裂痕,那傘狀樹冠,煞是好看。去年,常熟遇上了強颱風,那四棵櫻花樹被颱風吹得東倒西歪,而那棵楝樹卻巋然屹立,它已深深地紮根於泥土瓦礫中。

七月,那棵楝樹就開出了紫色的花朵,雖然沒有櫻花那麼大,那麼鮮艷,可那一朵朵紫色的小花,透出淡淡的芬芳,惹人喜愛。待花朵脫落,露出了米粒大的果子,圓圓的、青青的,慢慢長大成玻璃球似果實。

秋日,那深綠色的柳葉狀的樹葉紛紛落下,露出那枝枝椏椏,在秋風裡搖曳,而在枝椏間則掛着一顆顆淡黃的果實,那是楝樹的種子,當白雪皚皚的時候,那楝樹的果實便成了白頭翁的最好食物,每天早晨,三五隻白頭翁就來到楝樹枝上啄食它們張開嘴巴一顆顆囫圇吞下,這看來對楝樹有點損害,其實不然,這也是雙贏的,白頭翁藉助楝樹果實而活命,而楝樹也靠了這白頭翁而把種子帶到其它地方去生根發芽傳宗接代。

楝樹,我對它有特殊的情感。

小時候,常聽長輩說,楝樹能祛邪氣,如有誰家的嬰兒鬧夜,只要嬰兒父母在楝樹上貼上一張黃表紙,紙上書寫:「天黃黃,地黃黃,我家有個夜哭郎,過往君子讀一遍,一覺睡到大天亮。」只要過路的人讀過一遍,鬧夜的嬰兒在當天夜裡就會止住哭鬧。是真是假,我沒去考證,但人們就是這麼做的。

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家提倡植樹造林,植樹的品種較多,其中就有楝樹。楝樹是本地樹種,一般種在河邊,墳墓上,或竹園中,屋前屋後,閒散地上。可我家屋外沒有土地,因此也羨慕別人家有楝樹,因為在那個時代,楝樹可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木材輕軟,易加工,色澤似櫸樹。

那時,村里培植了一批楝樹,種植在福山塘東沿岸的路兩邊,村里讓有自留地的人家負責管理。由此,我屋後靠路邊有五六分的自留地,有十幾棵就種在自留地邊上。1969年,我家造房子,缺少材料,就砍了自留地邊上的幾棵缽盂大小的楝樹,做了則廂的房梁,這本來是大隊出錢種上的,應該請示大隊領導,可那時管理鬆懈,有幾家人家造房時就把河岸上的楝樹給砍了,我父親也算是跟人學樣了。以後,我在新房的四周種上了楝樹。可沒有幾天,就給我不懂事的外甥給拔掉了幾棵。當時我很惱火,把外甥一頓臭罵,但總算保留了幾棵。到了八十年代初,結婚需要打家具,我父親就把幾棵楝樹砍下來,做了家具。俗話說,「種瓜得瓜」,「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而我自己種樹自己受益了,這說明楝樹是一種速生樹。

楝樹果實可以釀酒,五十年代後期,三年自然災難,糧食歉收,有幾家釀酒廠就收購楝樹果,代替糧食,其釀出來的酒還真好喝呢!我們幾個小學生放學後,就拿了籮筐、長竹竿去採摘楝樹果,然後把採摘下來的楝樹果賣給酒廠,換的幾個錢來作為學費和購買文具用品。這也算是孩提時代自食其力的事例了。

楝樹,我一直以為是江南特有的,查了字典才知,楝樹的分布範圍很廣,在中國的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台灣、四川、雲南、海南等省都有種植。

楝樹在古代也很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北宋時期王安石《鐘山晚步》詩:「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槿籬竹屋江村路,時見宜城賣酒家。」將雨中苦楝花開的風姿,描寫得惟妙惟肖。「門前桃李都它盡,又見春光到楝花」,這是元代朱希晦詠楝花的名句。可見楝花在他們的心目中是何等的嬌美。

隨着時代的變革,常熟的綠化越來越好,引種的樹種越來越多,黃山栗樹、東陽木、美國松、雪松……但楝樹卻越來越少了,這是否在多品種綠化中出現了偏廢?

前幾年,在我的鐵樹盆中,慢慢長出了兩棵楝樹幼苗,我捨不得拔掉它們,長到2尺長時,我把它們移栽到鄉下的老屋基上。如今已有7米高。我外甥以為此樹無用,建議伐去,但我始終不同意。如今,兩棵楝樹早已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傳宗接代,為我的老屋添光溢彩。[1]

作者簡介

胡燮敏,江蘇常熟人,生於195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