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宮紅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宮紅場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人民南路中段。是中國大革命時期,以彭湃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領導海陸豐(今汕尾市)人民建立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活動場所。
簡介
汕尾市海豐紅宮紅場舊址,座落在現汕尾市海城人民南路。紅宮原為建於明代的海豐學宮,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在這裡召開縣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海豐蘇維埃政府。會場四周和街道牆壁都刷成紅色,會場內用紅布覆蓋牆壁,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在此誕生,因此把學宮改稱「紅宮」。 此後,革命政權的許多重要會議都在這裡召開。紅宮東側的紅場舊址,原為「東倉埔」,占地22000多平方米。海豐蘇維埃政權成立後,彭湃同志號召在此地興建紅場大門和司令台。大門門額上浮塑「紅場」二個大字,兩邊浮塑「剷除封建勢力,實行土地革命」的對聯,紅場中央設有傳聲台。12月1日在這裡召開5萬多人參加的大會,慶祝海豐蘇維埃政府成立。1928年1月2日,董朗、顏昌熙等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與葉鏞、袁裕、徐向前等率領的廣州起義部隊在此勝利會師。1986年在紅場中心安放彭湃烈士銅像。舊址現闢為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
現實意義
現如今的紅宮紅場已經成為汕尾市的革命教育基地,每年汕尾市教育局都會組織學生在此參加各種革命思想教育以及正能量傳播教育、法律知識傳播等。同時這也是汕尾市的紅色旅遊資源,每年都有大量群眾來此參觀。
歷史
汕尾市紅宮原為明代學宮。於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29年)海豐知縣鄭源所建,其面積為1850mk。現存建築有靈星門、拱橋泮池、前殿大成殿(又稱「文廟」) 和兩廂配殿。兩廂配殿現保存許多革命文物。大成殿是紅宮主體結構。
1927年在中共東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領導下,在「八一」南昌起義部隊紅二師的幫助下,海陸豐人民繼4月和9月兩次武裝暴動之後,10月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奪取政權。11月18日至21日在這裡召開海豐全縣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海豐蘇維埃政府,通過了「沒收土地案」等八項政治綱領。大會場四周和街道都粉刷成紅色,會場用紅布覆蓋牆壁,代表紅色政權因此把學宮改稱「紅宮」。m
紅場原為明代「社倉」,清代時稱「東倉」,清末倒塌成為草埔。因此當時稱該地為「東倉埔」。占地2.2萬m²
2018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
建築
汕尾市海豐蘇維埃政府成立前,彭湃同志指示在該地興建「紅場」,作為慶祝汕尾市海豐蘇維埃政府成立會場。故興建了大會主席台和紅場大門。整個大門上裝潢浮凸線花條圖案,門額上浮塑「紅場」兩個大字。紅場中央彭湃同志的那座銅像於1986年塑建,10月28日彭湃烈士誕辰90周年時揭幕。銅像坐北向南,墊座由花崗岩石製成,高2.3m、長2m、寬1.7m。正面中間碑板鑄塑徐向前的題字;墊座上面的銅像高3.2m、重2t,由廣東美術學院雕塑家雕塑、佛山市球墨鑄造廠鑄造。
1927年12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彭湃同志和紅二師等領導在這裡召開5萬多人參加的「海豐人民慶祝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次年元月南昌起義部隊紅二師與徐向前率領的廣州起義部隊紅四師在這裡勝利會師。1961年國務院頒布「紅宮紅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紅宮紅場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汕尾海豐紅宮紅場 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綜合資訊網,2019-05-16
-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名單通知 ,文博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