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毛五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毛五加(學名:Eleutherococcusgiraldii)為五加科五加屬的植物[1],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湖北、河南、四川、青海、寧夏、甘肅、陝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灌木叢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米;枝灰色;小枝灰棕色,無毛或稍有毛,密生直刺,稀無刺;刺下向,細長針狀。葉有小葉5,稀3;葉柄長3-7厘米,無毛,稀有細刺;小葉片薄紙質,倒卵狀長圓形,稀卵形,長2.5-6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狹楔形,兩面均無毛,邊緣有不整齊細重鋸齒,側脈約,對,兩面不甚明顯,網脈不明顯;無小葉柄或幾無小葉柄。傘形花序單個頂生,直徑1.5-2厘米,有花多數;總花梗粗短,長5-7毫米,稀長至2厘米,有時幾無總花梗,無毛;花梗長5-7毫米,無毛;花白色;萼長約2毫米,邊緣近全緣,無毛;花瓣5,卵形,長約2毫米;雄蕊5,花絲長約2毫米;子房5室;花柱5,基部合生。果實球形,有5稜,黑色,直徑8毫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2]

變種

毛葉紅毛五加(變種)

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 var. pilosulus Rehd. in Journ. Arn. Arb. 9: 99. 1928; Li in Sargentia 2: 81. 1942.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區別在於小葉片狹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邊緣為單鋸齒,或小葉片為菱狀披針形,邊緣為細重鋸齒,上面有糙毛,下面疏生或密生長柔毛。

分布於甘肅(洮河流域、隆德)和青海(西寧)。生於灌叢中,海拔2400-2900米。

毛梗紅毛五加(變種)

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 var. hispidus Hoo,植物分類學報增刊1: 157. 1965.

本變種和原變種以及毛葉紅毛五加(變種)var. pilosulus Rehd.的區別在於嫩枝貼生絨毛,總花梗密生粗毛或硬毛,花梗密生或疏生長柔毛。

分布於甘肅(夏河、西和)、寧夏六盤山)、陝西(太白山)、四川(黑水、松潘)和湖北(巴東)。生於灌木林中,海拔2300-3500米。模式標本采自甘肅西和。

產地生境

分布於青海(大通)、甘肅(洮河流域、興隆山)、寧夏(六盤山)、四川(松潘、茂漢、乾寧、二郎山、康定)、陝西(太白山、鳳縣隴縣、志丹)、湖北(巴東)和河南(盧氏)。生於灌木叢林中,海拔1300-3500米。

視頻

紅毛五加 相關視頻

看花識草辨藥材 五加科
三七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是中國特有的名貴中藥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