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色的春天(黃安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色的春天》中國當代作家黃安雄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紅色的春天

又是一年木棉紅。   

第三屆「昌化江畔木棉紅」活動開始,我來到瓊州十大自然生態景區之一的霸王嶺腹地觀賞木棉花開。   

早春二月,當北方還是飛雪飄飄,海南島已唱響春天的序曲。   

早晨的山野,一切都像是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春陽普照下,大地在萌動,陽氣在升騰,山朗潤起來。小溪在清瑩瑩地流淌,小草偷偷從土裡鑽出來,嫩綠嫩綠的,橡膠樹已長出鳥嘴一樣的芽兒。最知春的是木棉樹,一棵棵驕傲地兀自挺立,在綿綿的田野,在巍巍的山峰,在深深的坑壑,在清流的岩石邊,在大路兩旁,在農家的庭前屋後,像趕集似的,你追我趕,嘻嘻哈哈,熙熙攘攘,滿臉通紅,誰也不讓誰,爭先恐後地第一時間盡情綻放。木棉花開,那熾熱的紅色火焰,點綴田疇的碧綠,燃燒樹林的蒼翠,染紅春水的湛藍,也染紅晴空的澄碧,撞擊着人們美麗的心靈,激盪着山里人的夢想,又撩撥着賞花者的情愫。   

木棉花開,這樣的時候,黎家孩子的童年就雀躍在一棵棵木棉樹上,削一段竹管,伸入花心汲取,盡情享受着木棉花蜜的香甜。然後,拖着一個袋子,撿着那些落下的花朵,將花兒曬乾,換成錢,換成鹽巴,換成文具、習字簿。黎母在木棉樹下微笑,不是因為錢,而是自己的孩子在木棉樹下長高長大了,而是憧憬像木棉花一樣火紅火紅的生活……   

是啊,木棉樹在荒山野嶺中傲然挺立,是黎家的原生態姿勢。每年四月嫩芽初上,六日翹首冀望,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成長。當秋韻奏響,收穫喜悅時,它卻落葉紛紛,為了生命的艷麗,閱盡酷暑嚴冬,懷春豪邁地將胸中所有的珍藏怒放,朵朵紅花變成荒野的紅色心跳,綴滿山野,染紅天際。衷情的我采一朵貼在胸前,讓它連通心靈的脈動,儼然化成一朵木棉花,讓自己融入野棉田中,洗去身後的煙雲,洗卻俗世的塵埃。野山裡的木棉樹,黎族民情赤誠堅毅、英勇不屈的象徵。那虬枝舒展的枝丫是黎家兒子不朽的血肉俠骨;綴滿枝丫的朵朵紅花,是黎家妹子的柔情含笑,是黎家妹子唱給大地的一首首情歌。   

木棉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同行的一位黎族小伙子說,木棉花開,是一種高尚的情懷、眷戀,它釋放柔情,美麗着這一片土地,這是山里黎族人嚮往春天,嚮往過上紅紅火火幸福生活的一種寄託。故鄉的木棉樹,是我們的母親,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滿枝丫的花蕊,給予同樣的顏色,不放棄任何一個花骨朵,大愛無私獻出全部珍藏;故鄉的木棉樹,是我們的愛人,從不濃妝艷抹,從決定相愛的那一天起,只認準屬於自己的紅顏色,永不變更;故鄉的木棉樹,更是我們兄弟、姐妹、朋友!關鍵時刻,傾囊相助,耐心傾聽訴說,排憂解難。我攀上木棉樹的軀幹,他給我力量;我躍上木棉樹的枝頭,他給我方向和一個溫暖的故鄉……   

我在聆聽中帶着疑問,在賞花中醉入王下鄉黎寨中。老村委會主任林亞公剛從橡膠園勞作歸來,看到我造訪,顯得十分高興,馬上擺酒敘舊言歡。老主任深情地說,這十幾年來,村里因地制宜,靠山吃山,大力發展橡膠等熱作和林下經濟,現在村里人均橡膠面積達8畝,大部分已開割。自己家就有橡膠25畝,去年光橡膠一項收入就有2萬多元,其他收入達8千多元,可以說是真正脫貧過上溫飽的生活,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今年村里破天荒第一次舉行了春節晚會,第一次燃放近二萬元的沖天煙花。據王下鄉原副書記韓文明介紹,現在全鄉種植橡膠達二萬畝,人均達6畝,大部分已開割,鄉里還辦起橡膠加工廠。全鄉的人均收入從全縣倒數第一已躍居中游。農民幸福的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我們山里木棉花開紅艷艷,永遠是離春天最近的地方,也最能讓人從點滴變化中體會到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王下人們的新衣、笑臉、新居在告訴人們———最美好的春天來臨了。木棉花開,昭示我們,珍惜春光,珍惜眼前人,珍惜身邊的幸福紅。   

聽到這些熱情洋溢的話語,我觀賞着橡膠林萬頃碧波,感慨萬千。掐指算來,15年前,我懷着一顆蒼涼的心來到王下,正是木棉花開季節,那漫山遍野的木棉花染紅天際,給了我一些慰藉,然而王下的貧窮超乎想象,我的心裡卻滿是惆悵。木棉花在我的回憶中是悲涼悽愴的。   

這十多年來,我念念不忘關注着王下的發展。2000年後,王下鄉調整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橡膠種植,路子終於走對了。現在看着木棉樹點綴中的萬頃碧波,那滿山遍野的「搖錢樹」,我曾經的夢想今天在農民群眾的手裡實現了,心裡感到莫大的慰藉。思路決定出路。王下迎來了真真正正火紅的春天。過去,我為這美麗的木棉花感到傷感,盛開在王下這個窮鄉僻壤,花兒再紅再艷,也只是寂寞地開着,孤芳自賞,不為外界所知,現在,我明白了,木棉花熱情綻放,是黎家迎接春天,嚮往過上紅紅火火日子的寄託。隨着西部旅遊的開發,王下山水會得到更好開發利用。木棉花開,是黎家發出的盛情邀請。   

王下鄉的經濟發展是昌江縣仍至全省貧窮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窗口,透過這個窗口,海南農村的發展正在經歷着一場嬗變。從北到南,從島東到島西,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兩岸,春潮湧動。雲水翻飛千帆競發爭前浪,瓊島雄起萬馬奔騰着先鞭。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展開,包括廣大農村在內的海南島開發建設正迎來新的一輪紅色的春天。[1]

作者簡介

黃安雄,男,主要從事散文、新聞創作,有散文集《九月花神》等出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