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組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組構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組構是指 岩石中的各個組分以及組分之間的邊界在空間的相互排列方式。可用於描述岩石幾何性和物理性組構要素的內部幾何組態。

1902年B.桑德爾將「組構」術語引入地質學中,用於描述岩石中幾何性和物理性組構要素的內部幾何組態。

岩組學中,組構一詞泛指岩石的組成要素,包括組成岩石的礦物及其晶格的質點、鮞粒、礦物的集合體(如礫石)等,以及各種類型的線理、面理,也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質。在某一特定域內,岩石的組分在統計上遍及整個岩石體,其排列方式形成某種組構。在這種意義上,岩石的組成要素又稱組構要素。所有的組構要素在某一規模上可以視為構造不連續面和不連續線。組構要素有兩種類型:結晶學組構要素(礦物的晶面、晶棱、光率體主軸)和非結晶學組構要素(集合體中可見的構造不連續面和不連續線)。因此,組構是指面和線在三度空間的無限排列。組構分為幾何組構和由幾何組構所控制的物理組構。在統計上,組構具有類似於單晶體晶格構造的幾何性質、對稱性、無限延伸性、透入性以及統計均勻性。由所有組構要素的空間排列而成的組構稱為全組構。由一種組構要素而顯示的組構稱為亞組構。在特定的岩石中,亞組構能代表該岩石的組構特徵。

幾何組成

在岩組學中,引用單晶體點陣對稱性來描述和劃分組構的幾何特徵。組構的對稱性取決於亞組構的對稱性和組構要素自身的對稱性。在岩石亞組構中出現下列 5種對稱型:

①球對稱:由組構要素的隨機定向而形成的對稱性,類似於球體所具有的對稱要素,為均質亞組構。

②軸對稱:具有圓柱體或旋轉橢球體所具有的對稱要素:一個無限次的對稱軸,並是無限多個對稱面的交線,與其垂直的面也是一個對稱面。在垂直於這個無限次對稱軸的各個方向上,亞組構相同。

③斜方對稱:具有三軸橢球體所具有的對稱要素:三個互相垂直的對稱面(ab、bc、ac)和三個與其垂直的二次對稱軸。

④單斜對稱:僅有一個對稱面(ac)和一個與其垂直的二次對稱軸。

⑤三斜對稱:沒有對稱面,只有對稱心。這種亞組構不能藉助對稱面或對稱軸來描述。如果岩組圖的形態與上述某一種對稱型相差約10度,則在這種對稱型之前冠以「似」字,如似球對稱、似斜方對稱等。

全組構的對稱性不能高於它的任何一個亞組構的對稱性。全組構的對稱型也有上述5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