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經濟帶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會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經濟帶是指帶狀的勞動地域分工基礎上形成的、不同層次和各具特色的以地域專門化為主要特徵的經濟地域單元。帶狀經濟區的簡稱。其中勞動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區或國家專門生產某些產品或產品的某一部分,而其它地區或國家專門生產另一些產品或產品的某一部分,它們之間通過商品流通和交流,滿足社會對產品成本的需求,從而達到發揮地區優勢的目標。
經濟帶的特點
經濟帶是依託一定的交通運輸幹線、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並以其為發展軸,以軸上經濟發達的一個和幾個大城市作為核心,發揮經濟集聚和輻射功能,聯結帶動周圍不同等級規模城市的經濟發展,由此形成點狀密集、面狀輻射、線狀延伸的生產、流通一體化的帶狀經濟區域或經濟走廊。
①客觀性。經濟帶作為社會生產地域分工的表現形式,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可以認識的。
②區域性和帶狀形態。經濟帶占據一定的空間,具有相對合理的帶狀條形地域組成範圍,有四至與邊界,可表示在地圖上,並可度量。
③多元性和多層次性。經濟帶包括不同等級和層次,每個上一級經濟區帶是若干個下一級經濟區帶的有機集合,各個層次客觀地反映了不同等級的地域經濟單元。
④開放性。每個經濟帶不是封閉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它通過複雜的物質流、信息流、人流與其他經濟區保持密切聯繫。
⑤發展變化性與相對穩定性。經濟帶形成後,並非一成不變,隨着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地域分工的演變,經濟區經歷着量的積累和質的飛躍,前者表現為地區經濟特徵的相對穩定,後者導致區域範圍和區內經濟結構的變化,為此需要重新劃定經濟區帶。
經濟帶的形成和發展決定於生產力發展水平、勞動地域分工的特點和規模,專門化與綜合發展結合的程度,並且是由低級向高級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在一些邊遠地區,由於社會歷史原因和自然條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地域生產綜合體,只能稱為「後備經濟區帶」或「正在形成中的經濟區帶」。
我國的三大經濟帶
1.東部沿海經濟帶,涵蓋了中國最發達的東部沿海城市和地區,包括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等。這個經濟帶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的地區,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
2.長江中游城市集群,是以武漢、長沙、南昌為中心的華中地區城市集群,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3.西部經濟帶,主要涵蓋了中國的西部地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廣西等省份。這個經濟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文化,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參考文獻
- ↑ 漢字小時候|一個文字,一段歷史,搜狐,2020-11-24
- ↑ 書法丨原來小篆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準漢字形態!,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