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經脈篇第十(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經脈篇第十(1)

【題釋】

本篇詳述了十二經脈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況,以及十五絡脈的名稱、循行路徑及其虛實病候的表現。全篇內容,都着重在說明經脈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經脈"。

【原文】

雷公問於黃帝日禁脈[1]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次五臟,外別六腑,願盡聞其道。黃帝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雷公日願卒聞經脈之始生。黃帝日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注釋】

[1]禁脈乃"禁服"之誤,其意就是指《靈樞》的《禁服》篇;"凡刺之理"等六句皆載於此篇。因該篇記載了黃帝授書於雷公時所說的話"慎之慎之,吾為子言之。凡刺之理",故雷公在這裡以此發問。

【釋義】

雷公問黃帝說在《禁服》篇中,您曾說過,要掌握針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應該熟悉經脈系統,了解經脈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經脈之長、短、大、小的標準,明了繹脈在內依次與五臟相屬,在外分別與六腑相通的關係。對於這些道理,我願意聽您更詳細、更全面地講解一下。

黃帝說人在開始孕育的時候,首先是源自於父母的陰陽之氣會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後再生成腦髓,此後人體才會逐漸成形以骨骼作為支柱,以脈道作為營藏氣血的處所,以筋的剛勁來約束和強固骨骼,以肌肉作為保護內在臟腑和筋骨血脈的牆壁;等到皮膚堅韌之後,毛髮就會生長出來,如此,人的形體就長成了。人出生以後,五穀人胃,化生精微而營養全身,就會使全身的脈道得以貫通,從此血氣才能在脈道中運行不息,濡養全身,而使生命維持不息。

雷公說我希望能夠全面地了解經脈的起始所在及其在周身循行分布的情況。

黃帝說經脈不但能夠運行氣血,濡養周身,而且還可以用來決斷死生,診斷百病,調和虛實,治療疾病,所以不能不通曉有關它的知識。

【釋義】

肺的經脈手太陰經,起始於中焦胃脘部,向下行,聯絡於與本經相表里的臟腑--大腸腑,然後自大腸返回,循行環繞胃的上口,向上穿過橫膈膜,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肺臟,再從氣管橫走並由腋窩部出於體表,沿着上臂的內側,在手少陰心經與手厥陰心包絡經的前面下行,至肘部內側,再沿着前臂的內側、橈骨的下緣,人於橈骨小頭內側、動脈搏動處的寸口部位,上至手大指本節後手掌肌肉隆起處的魚部,再沿魚部的邊緣到達手大拇指的指端;另有一條支脈,從手腕後方分出,沿着食指拇側直行至食指的橈側前端,與手陽明大腸經相銜接。

手太陰肺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肺部脹滿,氣喘,咳嗽,缺盆部疼痛等症狀;在咳嗽劇烈的時候,病人常常會交叉雙臂按住胸前,並感到眼花目眩、視物不清,這就是臂厥病,是由肺經之經氣逆亂所導致的一種病證。

手太陰肺經上的腧穴主治肺臟所發生的疾病,其症狀是咳嗽氣逆,喘促,口渴,心中煩亂,胸部滿悶,上臂內側前緣的部位疼痛、厥冷,手掌心發熱。

本經經氣有餘時,就會出現肩背部遇風寒而作痛,自汗出而易感風邪,以及小便次數增多而尿量減少等症狀。本經經氣不足時,就會出現肩背部遇寒而痛,呼吸氣少不能接續,小便顏色改變等症狀。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其寸口脈的脈象要比人迎脈的脈象大三倍;而屬於本經經氣虛弱的,其寸口脈的脈象反而會比人迎脈的脈象小。

【按語】

關於"是動病"、"所生病",歷代有不同看法,錄後供參《難經•二十二難》"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張志聰"夫是動者,病因於外;所生者,病因於內。"張介賓"動,言變也,變則變常而為病也。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日在變動為握為噦之類,即此之謂。手之太陰,肺所生病也。細察本篇之義,凡在五臟,則各言髒所生病,凡在六腑,則或言氣或言血,或脈或筋,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非以血氣二字統言十二經者也。"

【釋義】

大腸的經脈手陽明經,起始於食指的指端,沿着食指拇側的上緣,通過拇指、食指歧骨之間的合谷穴,向上行至拇指後方、腕部外側前緣兩筋之中的凹陷處,再沿前臂外側的上緣,進入肘外側,然後沿上臂的外側前緣,上行至肩,出於肩峰的前緣,再向後上走到脊柱骨之上而與諸陽經會合於大椎穴,然後再折向前下方,進入缺盆,並下行而聯絡於與本經相表里的臟腑--肺臟,再向下貫穿膈膜,而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大腸腑;另有一條支脈,從缺盆處向上走至頸部,並貫通頰部,而進入下齒齦中,其後再從口內返出而挾行於口唇旁,左右兩脈在人中穴處相交匯,相交之後,左脈走到右邊,右脈走到左邊,再上行挾於鼻孔兩側,而在鼻翼旁的迎. 香穴處與足陽明胃經相銜接。

手陽明大腸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牙齒疼痛,頸部腫大等症狀。

手陽明大腸經上的腧穴主治津液不足的疾病,其症狀是眼睛發黃,口中乾燥,鼻塞或出鼻血,喉頭腫痛以致氣閉,肩前與上臂疼痛,食指疼痛而不能活動。本經經氣有餘時,就會出現經脈所過之處發熱而腫的病象。本經經氣不足時,就會出現發冷顫抖,不易恢復溫暖等病象。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其人迎脈的脈象要比寸口脈的脈象大三倍;而屬於本經經氣虛弱的,其人迎脈的脈象反而會比寸口脈的脈象小。

【原文】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頰中[1],旁納太陽之脈[2],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3]循頤[4]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5];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6]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引,以下髀關[7],抵伏兔[8],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是動則病灑灑振寒[9],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千厥[10]。是主血所生病者[11],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喟唇胗[12],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千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注釋】

[1]頰中頦,邑,音餓,即鼻樑。頰中,就是指鼻樑上端(鼻根部位)的凹陷處。

[2]旁納太陽之脈納,《甲乙經》、《千金方》、《銅人經》、《十四經發揮》、馬蒔本、張介賓本均作"約",也就是纏束的意思。《銅人經》的注釋為"足太陽起目眥(睛明穴)而陽明旁行約之",其意思就是說足陽明胃經的經脈纏束旁側之足太陽膀胱經的經脈。

[3]環、卻、過、直、合、抵、別環繞於四周的叫做"環";不進反退的叫做"卻";通過它經穴位所在部位的叫做"過";一直向前走而不轉向的叫做"直";兩脈相併的叫做"合";到達某處的叫做"抵";另行而發出分支的叫做"別"。下同。

[4]頤即口角後方、腮部之下的部位。

[5]額顱就是指前額處、發下眉上之間的部位。

[6]氣街穴位名,其部位在少腹下方之毛際的兩旁,也叫做氣沖。

[7]髀關穴位名,其部位在大腿前方上端的皮膚交紋處。

[8]伏兔穴位名,其部位在大腿前方的肌肉隆起處,因其形如趴伏的兔子,故名。

[9]灑灑振寒指患者有陣陣發冷的感覺,就好像涼水灑在身上一樣。

[10]骨千厥骨幹,音干,是脛骨在古時候的名稱。骨幹厥,就是指足陽明之氣自脛部而上逆的病證。古人認為賁響(腸中氣體走動而發生鳴響)、腹脹都是因足脛部之氣上逆所致,故稱之為骨幹厥。

[11]是主血所生病者胃腑受納水谷而使營血得以化生,是為營血之根,如果胃腑有病,則營血不生。足陽明經受納胃腑之氣,成為多氣多血之經,而可調節營血之變,所以足陽明胃經上的腧穴以主治有關血的各種病證。

[12]口喁唇胗喁,音歪,就是歪的意思;口喁,就是指口角歪斜。胗,音真;唇胗,就是指口唇生出瘡瘍。

【釋義】

胃的經脈足陽明經,起於鼻孔兩旁(迎香穴),由此上行,左右相交於鼻根部,並纏束旁側的足太陽膀胱經的經脈,到達內眼角(睛明穴)之後再向下行,沿鼻的外側,人於上齒齦內,繼而返出來挾行於口旁,並環繞口唇,再向下交會於口唇下方的承漿穴處,此後再沿腮部後方的下緣退行而出於大迎穴,又沿着下頜角部位的頰車,上行至耳的前方,通過足少陽膽經所屬的客主人穴,沿着髮際,上行至額顱部;它有一條支脈,從大迎穴的前方,向下走行至頸部的人迎穴處,再沿喉嚨進入缺盆,向下貫穿橫膈膜,而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胃腑,並聯絡於與本經相表里的臟腑--脾臟;其直行的經脈,從缺盆處下行至乳房的內側,再向下挾行於臍的兩側,最後進入陰毛毛際兩旁的氣街部位(氣沖穴);另有一條支脈,起始於胃的下口處(即幽門,大約相當於下脘穴所在的部位),再沿着腹部的內側下行,到達氣街的部位,而與前面所講的那條直行的經脈相會合,再由此下行,沿着大腿外側的前緣到達髀關穴處,而後直達伏兔穴,再下行至膝蓋,並沿小腿脛部外側的前緣,下行至足背部,最後進入足次趾的外側間(即足中趾的內側部);還有一條支脈,在膝下三寸的地方分出,下行到足中趾的外側間;又有一條支脈,從足背面(沖陽穴)別行而出,向外斜走至足厥陰肝經的外側,進入足大趾,並直行到大趾的末端,而與足太陰脾經相銜接。

足陽明胃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全身一陣陣發冷戰慄,就好像被冷水淋灑過一樣,以及頻頻呻吟,時作呵欠,額部暗黑等症狀。發病時怕見人和火光,聽到木器撞擊所發出的聲音,就會神慌驚恐,心中跳動不安,因此病人喜歡關閉門窗而獨處室內。在病情嚴重時,就會出現病人想要爬到高處去唱歌,脫了衣服而亂跑,以及腹脹腸鳴等症狀,這時的病證就被稱做骨幹厥病。

足陽明胃經上的腧穴主治血所發生的疾病,如高熱神昏的瘧疾,溫熱之邪淫勝所致的大汗出,鼻塞或鼻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瘡,頸部腫大,喉部閉塞,腹部因水停而腫脹,膝髕部腫痛,足陽明胃經沿着胸膺、乳部、氣街、大腿前緣、伏兔、脛部外緣、足背等處循行的部位都發生疼痛,足中趾不能活動自如等。

本經經氣有餘時,就會出現胸腹部發熱;若氣盛而充於胃腑,使胃腑之氣有餘,就會出現胃熱所導致的穀食易消而時常飢餓,以及小便顏色發黃等症狀。本經經氣不足時,就會出現胸腹部發冷而戰慄;若胃中陽虛有寒,以致運化無力,水谷停滯中焦,就會出現脹滿的病象。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其人迎脈的脈象要比寸口脈的脈象大三倍;而屬於本經經氣虛弱的,其人迎脈的脈象反而會比寸口脈的脈象小。

【原文】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1],過核昌[2]後,上內踝前廉,上踹[3]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4]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5]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注釋】

[1]白肉際手足之掌(或跖)與指(或趾)都有赤白肉際,掌(或跖)與指(或趾)的陰面為白肉,陽面(即生有毫毛的那一面)為赤肉,二者相交界的地方即為赤白肉際。

[2]核骨即指第一趾跖關節在足內側所形成的圓形隆起,其狀如圓骨,故名。

[3]踹在此為"脯"之誤,即指小腿的腓腸肌部,俗稱小腿肚。

[4]得後與氣後,就是指大便;氣,就是指矢氣。得後與氣,就是指排出了大便或矢氣。

[5]溏瘕泄溏,指大便稀薄。瘕泄,指痢疾。 [1]

【釋義】

脾的經脈足太陰經,起始於足大趾的末端,沿着足大趾內側的白肉處,通過足大趾本節後方的核骨,上行到達內踝的前緣,再上行至小腿的內側,然後沿脛骨的後緣,與足厥陰肝經相交會並穿行至其前方,此後再上行經過膝部、大腿之內側的前緣,進入腹內,而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脾臟,並聯絡於與本經相表里的臟腑--胃腑,然後再向上穿過橫膈膜,挾行於咽喉兩側,連於舌根,並散布於舌下;它的支脈,在胃腑處分出,上行穿過膈膜,注人心中,而與手少陰心經相銜接。

足太陰脾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舌根強直,食則嘔吐,胃脘疼痛,腹部脹滿,時時噯氣等症狀;在排出大便或矢氣後,就會感到脘腹輕快,就好像病已祛除了一樣。此外,還會出現全身上下均感沉重等病象。

足太陰脾經上的腧穴主治脾臟所發生的疾病,如舌根疼痛,身體不能活動,食物不能下咽,心中煩躁,心下牽引作痛,大便溏薄,痢疾,水閉於內以致小便不通,面目皮膚發黃之黃疸,不能安靜睡臥等。勉強站立時,就會出現股膝內側經脈所過之處腫脹而厥冷的病象。此外,還有足大趾不能活動等症狀。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其寸口脈的脈象要比人迎脈的脈象大三倍;而屬於本經經氣虛弱的,其寸口脈的脈象反而會比人迎脈的脈象小。

【原文】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1]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牖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2]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是動則病嗌干[3]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引。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牖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禾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注釋】

[1]心系就是指心臟與其他臟腑相聯繫的脈絡。

[2]銳骨就是指掌後尺側部隆起的骨頭。

[3]嗌干嗌,音易,就是指食道的上口。嗌干,就是指食道上口之咽喉部有乾燥的感覺。

[4]臂厥就是指因手臂的經脈之氣厥逆上行而導致的病證。

【釋義】

[2] 心的經脈手少陰經,起始於心中,從心出來以後就聯屬於心的脈絡,然後就向下貫穿橫膈膜,而聯絡於與本經相表里的臟腑--小腸腑;它的支脈,從心的脈絡向上走行,並挾行於咽喉的兩旁,此後再向上行而與眼球連絡於腦的脈絡相聯繫;它直行的經脈,從心的脈絡上行至肺部,然後再向下走行而橫出於腋窩下,此後再向下沿着上臂內側的後緣走行,且循行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絡經的後方,一直下行而至肘內,再沿着前臂內側的後緣循行,直達掌後小指側高骨的尖端,並進入手掌內側的後緣,再沿着小指內側到達小指的前端,而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銜接。

手少陰心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咽喉乾燥,頭痛,口渴而想要喝水等症狀,這樣的病證就叫做臂厥證。手少陰心經上的腧穴主治心臟所發生的疾病,其症狀是眼睛發黃,脅肋疼痛,上臂及下臂的內側後緣處疼痛、厥冷,掌心處發熱、灼痛。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其寸口脈的脈象要比人迎脈的脈象大兩倍;而屬於本經經氣墟弱的,其寸口脈的脈象反而會比人迎脈的脈象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