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茨堡宮及宮廷花園和廣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維爾茨堡宮及宮廷花園和廣場維爾茨堡宮及宮廷花園和廣場 Würzburg Residence with the Court Gardens and Residence Square。
維爾茨堡宮、宮廷花園和廣場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下法克尼亞區,法蘭克福和紐倫堡之間的河谷盆地里,四周山巒起伏。維爾茨堡城是座千年古城,最初的宗教中心,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發展成為繁榮的手工業城市。自從1803年以來一直處在巴伐利亞州的管轄之下,它以和諧的對稱之美而著稱,是德國南部巴洛克時期最為宏偉精美的建築。凡到過這裡的人,無不為它氣勢恢宏的設計所深深地感染和震撼。主教宮殿前面飾以淺黃色的沙石;站在排列整齊的豪華的房間裡,美麗的花園、寬大的樓梯以及富麗堂皇的中央大廳盡收眼底、一覽無餘: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1],豐富的雕飾,整體巍巍壯觀,而每一部分又是及其精美纖細。
德國維爾茨堡宮、宮廷花園和廣場是德國境內最大最美麗的宮殿之一,1981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v),維爾茨堡宮、宮廷花園和廣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這座金碧輝煌的巴洛克式宮殿是德國最大和最漂亮的宮殿之一,是由兩位大主教盧塔·弗朗茨(Lothar Franz)和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肖恩伯(Friedrich Carl von Schönborn)出資修建的,周圍有美麗的花園環繞。18世紀,巴爾塔扎·諾伊曼(Balthasar Neumann)領導的一個由建築師、畫家(包括提耶波羅)、雕刻家和泥水匠組成的國際團隊修造並裝飾了這一著名的宮殿。
遺產簡介
維爾茨堡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下法克尼亞區。它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居住在此的凱爾特部落。
維爾茨堡宮是德國最大、最宏偉的巴洛克式王宮之一,包括宮殿、花園和廣場三部分,由巴洛克式建築專家、宮廷建築師巴爾塔薩爾·諾伊曼與馬克西密里安·馮·維爾什於1719年合作設計建造。後來由於當地兩任主教兼大公極力保護而保存至今。它既是維爾茨堡主教兼大公府邸的代表性建築,也是歐洲封建王權的登峰造極之作。
歷史沿革
維爾茨堡中的"堡"其最初含義就是依山而建的原始城寨,亦即後來城市的雛形。凱爾特人緊臨美因河與維爾茨山而建的"城堡"世代捕魚為生。公元6世紀被法蘭克人納入管轄區,並就此成了法蘭克公爵的世襲領地。從8世紀初開始,維爾茨堡人大量修建教堂,並推舉布卡德為第一任地區主教。於是這裡成了萊茵河右岸地區的宗教中心。1030年10月13日,國王康拉德二世宣布成為該城主教,並獲得稅收、制幣和司法的自主權。到了德國中世紀的輝煌盛世施陶芬時期,維爾茨堡再次繁榮昌盛。1573年,尤利烏斯·艾希特當選地區大主教,他的上任標誌着維爾茨堡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開創了一種"尤利烏斯流派"的建築風格。1802年,主教統治結束,巴伐利亞人統治該城。但僅過了兩年,拿破崙軍隊又征服了這裡,並將它劃歸哈布斯堡大公管轄。1814年,巴伐利亞人捲土重來,收復失地,真正成為維爾茨堡的主人,並一直延續至今。
維爾茨堡宮建造過程
維爾茨堡的宮廷建築師巴爾塔扎·諾伊曼具有出眾的領導才能,能夠調動手下所有藝術大師們的工作熱情,激發他們的藝術靈感,從而將自己最傑出的作品奉獻給維爾茨堡行宮,其中包括德國和法國的著名建築師,如盧卡斯·馮·希爾德布蘭特(Lucas von Hildebrandt)、馬西米連·馮·韋爾施(Maximilian von Welsch)、羅伯特·德·科特(Robert de Cotte)和熱爾曼·博夫朗(Germain Boffrand)。被譽為維爾茨堡行宮「裝飾天才」的意大利人安東尼奧·波西(Antonio Bossi)、雕刻大師約翰·沃夫岡·馮·歐維拉(Johann Wolfgang van der Auvera)和慕尼黑藝術家喬治·亞當·古特曼(Georg Adam Guthmann)等人為行宮裝點出細膩生動的內部裝飾。而繪畫方面的工作則交由18世紀最偉大的壁畫大師喬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羅(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負責。無論是前廳還是樓梯間,無論是白廳還是凱撒廳,這裡的一切都是令人過目難忘的珍貴藝術品-以鏡閣為例,對於很多人來說,這裡堪稱是洛可可室內藝術的極致。正是由於這些來自不同國家、說着不同語言的藝術家們通力合作,才誕生了這間「維爾茨堡的洛可可寶庫」,另外它也是德國同類風格中最「意大利化」的作品。王宮花園(Hofgarten)同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它的美並不遜色於行宮本身。另外,遊客千萬別錯過馬林貝格要塞(Festung Marienberg),從這裡可以一覽維爾茨堡(Würzburg)及其周邊地區的美景以及漫山遍野的弗蘭肯葡萄園。
參考文獻
- ↑ 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六大古代建築樣本 ,搜狐,2017-06-04
-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官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