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市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市鎮江西省奉新縣的一個下轄鎮。地處奉新縣中部,屬丘陵地區。全鎮轄9個行政村,2個社區,常住人口10731人(2017年),總面積128.83平方公里。羅市土地富饒,資源豐富,自古以來是奉新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主要集散地。全鎮共有耕地2.5萬畝,山林9.7萬畝,其中竹林4.7萬畝,是全縣重要的毛竹基地、優質米生產基地和全縣最大的花木基地,糧食生產量在一萬噸以上,毛竹年砍伐量25萬支。花卉苗木己成為羅市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達12000餘畝。羅市鎮工業主要是工藝玻璃、小水電和竹製品企業。現有工藝玻璃廠2家,年產值2000萬元;小水電站5座,裝機1600千瓦;竹製品廠4家,年產竹地板5萬平方米,生產的金魚缸燈具等工藝玻璃製品行銷全國各地,出口國外。[1]

中文名: 羅市鎮

外文名: Luoshi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江西省宜春市

地理位置: 奉新縣中部

面 積: 128.83 km²

下轄地區: 9個行政村,2個社區

電話區號: 0795

郵政區碼: 33070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0731人(2017年)

著名景點: 蘿蔔潭瀑布群

車牌代碼: 贛C

行政代碼: 360921107

歷史沿革

奉新縣羅市鎮,春秋時屬吳,戰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初屬豫章郡。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海昏縣,和帝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分海昏置建昌縣,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分海昏、建昌兩地,設置新吳縣,縣治在今會埠故縣,屬豫章。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縣衙由故縣遷至馮川。南唐保太元年(公元973年)吳把帝位讓於唐,唐嫌「吳」字,遂改新吳為奉新。1949年7月8日,奉新解放。1958年前屬南昌專區管轄。1959年1月始劃歸宜春地區管轄。1996年3月19日,撤銷羅市鄉,設立羅市鎮(贛民字50號批覆)。2000年8月宜春撤地設市,仍轄奉新縣。

行政轄區

羅市鎮郵編:300706 代碼:360921107。轄羅市、田背等2個居委會,蘭田、店前、港下、竹溪、梧岡、冶城、河南、巴源、坪上等9個村委會。

區位優勢

羅市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轄區通訊、供水、供電設施配套,教育、衛生、文娛設施齊全,投資環境良好。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羅市的旅遊業、花卉苗木產業、工藝玻璃製造業、毛竹加工業將發展成為羅市鎮四大經濟產業。

經濟發展

2002年,羅市鎮國內生產總值4633萬元,財政總收入417萬元,工業增加值年完成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57元。羅市鎮糧食生產量在一萬噸以上,毛竹年砍伐量25萬支。通過結構調整,花卉苗木己成為羅市鎮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達12000餘畝。2002年,羅市鎮種植花木面積500餘畝,品種50餘個,年產值達3000餘萬元,已初步形成了港下至坪上的花木長廊。羅市鎮工業主要是工藝玻璃、小水電和竹製品企業。已有工藝玻璃廠2家,年產值2000萬元;小水電站5座,裝機1600千瓦;竹製品廠4家,年產竹地板5萬平方米,生產的金魚缸、燈具等工藝玻璃製品行銷中國各地,並出口國外。特別是金魚缸是沿海地區的搶手貨,曾經出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奉新縣羅市鎮歷來有養殖蜜蜂的傳統,羅市放蜂人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生產的蜂蜜具有純、醇、稠、香的特點,產品暢銷江蘇省內外,羅市蜂蜜已成為奉新特色農產品的一張名片。

歷史名人

千古音韻第一人-陰幼遇。元朝初朝,羅市鎮陰村曾建有一座聚德樓(又名招賓館)。這座樓里,曾誕生了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音韻類書。該書的作者陰幼遇,奉新縣羅市鎮陰村人,生於宋咸淳四年或五年,其父陰應夢在家鄉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偉的聚德樓。陰幼遇平時喜歡待在聚德樓的書房裡翻閱藏書,他在翻閱前人留下的有關音韻方面的著述時,萌發了編一部比較齊全的「音韻」類書的念頭。書編成後,陰幼遇的三哥陰幼達又給書隨字注釋,以備觀鑒。題名為《韻府群玉》。《韻府群玉》在元、明、清時,一直是作「近體詩」者押韻的依據,它在音韻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一份極其珍貴的遺產。

旅遊資源

江南第一瀑布群-蘿蔔潭瀑布群:位於羅市鎮店前村境內的蘿蔔潭瀑布共有六瀑六潭,直線距離約500米。瀑布或寬或窄,疊飛而下,如少女浣紗,似白練長垂,如銀河倒懸,仿佛玉帶當空飛舞,水聲如雷,轟鳴作響,山谷震動。潭形或圓或扁,形狀各異。瀑心重簾處,二石聳立,一方一尖,方如玉皇大印,尖似飛來金塔。潭水澄澈如鏡,兩岸青山倒映水中,雲霧繞崖,彩虹變幻,氣象萬千。山澗兩側異樹盤踞,滿目蔥蘢,奇花竟放,清香撲鼻。另外還有烏龜山遺址、賀家山遺址也是位於羅市鎮竹溪羅村,由於受雨水的長時間衝擊,這些遺蹟的大部分文物暴露於地面,從這些遺蹟中採集的標本有:石斧、石鋤、石刀、陶器、網墜、銅斧等。

基礎建設

從2005年開始,羅市鎮通過三年的整合改造與擴建,形成2個大型綜合連鎖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市區農資配送中心)、2個鄉鎮區域性日用品配送中心,7個鄉鎮「農家店」和7個農資超市,農村3個便民服務中心(直營連鎖店)、84個村級便民服務店(農家店),網絡覆蓋率100%,建立了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體系。羅市鎮有初中一所,占地面積30畝,建築面積3872平方米;有教學樓1棟,教師宿舍2棟,運動場地3500平方米,校園綠化。2005年有教學班7個,學生322人,教職工27人,其中本科學歷6人,專科18人,中級以上職稱16人。2005年羅市鎮有完小3所,初小(含教學點)6個。羅市鎮小學占地25畝,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運動場地5200平方米,教學班33個,在校學生77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專任教師56人,其中大專學歷12人,中專中師39人,中級職稱以上16人,初級職稱35人;羅市鎮學前班6個,在班兒童150人,學前教育入學率在72.2%;幼兒園2所,入園兒童70人。校園建設已達六配套的有4所。羅市鎮衛生院門診樓1棟。1995年完工使用,新建住院部1棟,1999年完工使用,總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2005年有教職工17人。醫療保健所7所,醫生23人,做到上病不出村。

視頻

奉新縣羅市鎮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