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間音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美國民間音樂,又譯為美國民謠(英語:American folk music),有時也被叫做「根音樂(Roots music)」,是一個廣泛範圍概念,其中包括藍草音樂、鄉村音樂、福音音樂、舊時代音樂 、水壺樂團 、阿帕拉契民間音樂 、藍調、印地安音樂 和北美土著原住民音樂 。
目錄
簡介
此音樂冠以「美國的」,一方面因為其出於美國,另一方面儘管原來源於外域,但其後來發展於美國;之所以稱為「根音樂」,是因為後續在美國發展出來的諸如搖滾、節奏藍調和爵士樂等風格,皆以此為根基。
美國民間音樂一詞,涵蓋眾多音樂流派,各種稱為傳統音樂、傳統民間音樂、當代民間音樂或根音樂。許多傳統歌曲已經在同一個家庭或民間團體內傳世幾代,有時會追溯到英國、歐洲或非洲等地。[1]音樂家邁克·西格 曾經評論說,美國民間音樂的定義是「......所有符合裂痕的音樂」。[2]
美國音樂經過長期發展,到20世紀初才具備獨特的美國風格,並取得了與西方各國音樂文化同樣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美國境內存在着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各個民族或種族的音樂,也存在着歐洲音樂家從歐洲各國帶來的專業音樂。它們之間經過長時期的相互影響、融合,促進了美國音樂的形成和發展。
美國在音樂藝術方面有着領先全世界的藝術成就和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在經過大眾娛樂的流行音樂洗禮後,美國的主流音樂和非主流音樂都受到全世界歌迷的熱烈追捧和共鳴,國際流行樂壇逐漸成為歐美音樂、美國音樂的代名詞,而美國各種音樂的藝術表達形式的風格漸漸被亞洲和歐洲等娛樂文化大國的主流音樂吸收和混合,使得美國音樂跨越國土的成為了全世界的時尚音樂文化指標。[3]
歷史
印第安人時期
印第安人的歌唱主要用於勞動、婚喪、準備作戰等場合,以鼓等打擊樂器伴奏,音調簡單,獨具一格。
16世紀後,隨着各國移民的到達,也帶來了他們本國的音樂文化。經過激烈的爭奪,英國人終於取得了在北美大陸的優勢。因此,英國音樂對美國音樂的影響最大,它為美國音樂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石。[4]
1619年,第1批非洲黑人奴隸被販運到北美。非洲黑人酷愛音樂,慣於一邊勞動一邊唱歌。黑人音樂的動人曲調和獨特的切分節奏,對美國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1640年,馬薩諸塞出版了《海灣詩篇歌集》,是北美刊印的第1本書。18世紀初,為提高歌唱水平,許多牧師著書指導唱歌。同時,隨着移民的增加和一些大城市的逐漸繁榮,世俗音樂也變得活躍起來。歐洲樂器如小提琴、吉他、哈普西科德等開始流行,出現了專業音樂家。
1731年在波士頓舉行了第1場音樂會。通常的音樂會節目包括愛國歌曲、歌劇詠嘆調、傳統民歌等,有時也有一些標題的或無標題的器樂作品。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美國本地出生的第1批作曲家。同歐洲音樂相比,當時美國作曲家的作品被認為不夠成熟。[5]
歐洲音樂風格時期
19世紀初,在經歷了與英國的「第二次獨立戰爭」之後,美國徹底擺脫了英國的統治,獲得了完全的主權;政治的獨立和經濟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音樂文化的日益繁榮。
十九世紀是美國專業音樂的萌芽和誕生期,也是美國音樂中的浪漫主義時期,這與歐洲音樂的浪漫主義是一脈相承的,因為當時美國作曲家幾乎都是先到歐洲接受音樂訓練,然後再回國發展。許多歐洲音樂家來到美國,他們帶來了遠比美國先進的音樂水平和技巧。
1848年歐洲革命後,又有大批德國音樂家移居美國。他們使原先習慣於讚美歌的美國人的音樂趣味發生明顯變化,也給美國年輕一代作曲家的創作帶來巨大影響。與此同時,音樂教育獲得迅速發展。
南北戰爭後,美國音樂生活更趨活躍,又有一些重要的音樂團體相繼建立,如大都會歌劇院、波士頓交響樂團等。更重要的是,出現了一批具有相當專業技巧的作曲家。他們把美國音樂提高到了歐洲的水平,但作品缺乏獨創性,帶有明顯的模仿傾向。其中成就最高的是E.麥克道爾,他被認為是美國第一個取得國際聲望的作曲家。
當美國作曲家幾乎都在追隨歐洲風格時,歌曲作家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卻採用美國黑人音樂的曲調進行創作。他的很多歌曲是為當時盛行的「黑人劇團」(由白人化裝扮演黑人,其成員稱為游吟藝人)寫作的;而真正的美國黑人音樂卻未受到重視,它們只在黑人中流傳發展。當時流行的黑人音樂主要類型有靈歌、布魯斯、勞動歌曲等。 [6]
音樂獨立時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出現了擺脫德國音樂控制的新潮流。捷克作曲家A.德沃扎克對此起了很大作用。他於1892-1895年間應邀就任紐約音樂學院院長。他建議美國作曲家把美國印第安人和黑人音樂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去。也有的作曲家轉向法國音樂,他們的創作與印象派有着密切聯繫。另有一位作曲家C.E.艾夫斯在獨自探索美國化的音樂語言。他在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後來才被認為是美國老一輩最著名的作曲家。
20年代,社會輿論鼓勵美國作曲家創作具有美國風格和特點的作品。一批作曲家在各方面支持下,為美國民族主義音樂的確立作出了貢獻。特別在交響樂領域,他們為美國音樂贏得了與歐洲各國音樂並駕齊驅的地位。曾在巴黎從法國作曲家N.布朗熱學習的A.科普蘭、R.哈里斯、W.辟斯頓、V.湯姆森以及R.塞欣斯(1896-)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把美國的音樂語言與西方第一流的作曲技巧結合起來。他們的學生和追隨者如W.舒曼、S.巴伯、L.伯恩斯坦等繼承了他們的道路。這些青年作曲家大都是國內培養起來的。
20-30年代的美國音樂並不只是朝着一個方向發展。西方音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歷了空前的劇烈變化,出現了新的現代音樂流派;即便是上述作曲家,在他們的某些作品中,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實驗的性質。最重要的實驗主義者是1915年定居美國的法國作曲家E.瓦雷茲。同時期,美國的流行音樂空前發展。特別是從黑人音樂布魯斯、拉格泰姆等演變而來的爵士音樂風行全國。具有獨立的美國風格的音樂劇(亦稱百老匯歌舞劇)是在歐洲的輕歌劇和喜歌劇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在流行音樂中占有特殊地位。著名的音樂劇作曲家有R.羅傑斯、G.格什溫、伯恩斯坦等。[7]
音樂流派的多元化納粹政權的出現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許多著名的歐洲作曲家來到美國,如P.欣德米特、B.巴托克、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D.米約等。他們給美國音樂生活帶來了新的巨大影響。美國成為西方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中心。美國音樂創作的民族性不再受到重視,許多美國作曲家的作品與歐洲音樂在風格上的差別幾近消失。[8]
50年代以後,美國音樂更趨多樣化。儘管有的作曲家基本上按照傳統的音樂語言進行創作,但是吸引着新一代作曲家的是層出不窮的各種新音樂流派,代表人物是J.凱奇。在流行音樂領域內,也出現了新的品種。從布魯斯等音樂發展而來的搖滾樂風靡全國,爵士音樂退居次要地位。搖滾樂的代表人物有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等,民歌的著名歌手有鮑勃·迪倫等。
70年代以後,搖滾樂的熱潮逐漸衰退,各種流行音樂互相影響,在風格上趨向綜合。最著名的流行音樂歌手是邁克爾· 傑克遜。
在音樂表演方面,美國往往由於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指揮、獨奏家和歌劇演員而達到很高水平。美國的交響樂團占全世界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波土頓、芝加哥、克利夫蘭、紐約和費城等交響樂團均享有國際聲譽。[9]
美國民間音樂和鄉村音樂的區別
上世紀40年代,音樂文化理論專家貝拉·巴托克和喬治·赫兆格認為,民間音樂就是農民音樂,農民音樂就是鄉村音樂。
這種邏輯推斷聽上去很有道理,因此當時的一些東歐民族音樂學家也贊同他們的觀點。但也有人認為,民間音樂雖然誕生於民間,而「民間」又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鄉間村落」,但它保持的民間性決非鄉村音樂所張揚的鄉村特色。況且隨着鄉村城市化,城市工業化,真正意義上的民間音樂賴以生存的完全封閉的鄉村群體已很少存在,鄉村音樂也並非原來意義上的鄉村音樂了。[10]
那麼民間音樂與鄉村音樂究竟有沒有區別呢?筆者以為在討論這一問題之前還得先分析一下民間音樂這個概念。
「民間」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一切產生於民間的音樂都可以稱之為民間音樂,如布魯斯、爵士樂、搖滾樂、鄉村音樂、城市民謠和校園歌曲等;當然也包括印第安人音樂和對美國民間音樂發生重大影響的外來民族音樂,如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波蘭、挪威和立陶宛等民族音樂。
由此得出這樣一個推斷:鄉村的肯定是民間的,而民間的並不一定是鄉村的。從狹義上講,美國民間音樂有時又特指經過改編的英國民歌民謠;尤其是隨着民歌復興運動的興起,它逐漸發展成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樣式,從表演風格和內容上都有別於鄉村音樂。
民間音樂強調原汁原味,但也適當加工「美化」。[11]
與鄉村音樂相比,那些經過改編的民歌更響亮,更具有穿透力,和聲處理更複雜,更具有藝術性。鄉村音樂雖然也是在英國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它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徵顯然有別於民間音樂,如歌聲低沉,帶有濃重的鼻音;和聲簡單,通常只有三四個普通和弦;節奏多樣,旋律線平緩。
民歌更關注下層民眾的不幸,尤其是在民歌復興時期,參政意識越來越濃厚,出現了大量政治主題的抗議歌曲,成了民歌的重要特徵之一。鄉村音樂則更多地表現死亡、飢餓和疾病等給個人帶來的苦痛。注入活力的民歌主要面向城市聽眾。鄉村音樂雖然後來也流入城市,但它更多的是為那些在城市裡干苦力的「鄉下人」解鄉愁;它的大部分市場還是在鄉村。
儘管細細分來兩者之間存在着一些差異,但它們還是有共性的一面。尤其是在早期,兩者根本無法區分,因為他們都起源於英國民間音樂,而且都以英國民歌民謠為藍本。即便在中後期,也有許多「糾纏不清」的地方,很難做到在討論鄉村音樂時,避而不談民間音樂。
更何況有的鄉村歌手同時也是民歌手和民謠歌手,無法繞開民歌和民謠而只提鄉村音樂。再說兩者的「血緣」關係太接近,相互影響和滲透在所難免。[12]
視頻1:美國印第安音樂,激盪人心!
視頻2:風靡全球的美國鄉下音樂
參考資料
- ↑ "Folk Music and Song", 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
- ↑ catalog.youranswerplace.org
- ↑ 劉沛《美國音樂教育概況》,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頁
- ↑ 劉沛《世紀之交的美國音樂教育戰略——〈豪斯賴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樂教育的觀念與行動綱領》,《中國音樂學》2001年第4期,第29-35頁。
- ↑ [美]H·F·艾伯利斯/C·R·霍弗/R·H·克勞特曼著、劉沛等譯《音樂教育的理論基礎》,新疆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頁。
- ↑ [美]卡羅爾·岡佐著、劉沛編譯《音樂教育中的多元文化問題》,《中國音樂》1996年增刊
- ↑ Frances Elliott Clark, Festival of Nations with the Victor, MSNC Journal of Proceedings, 1913 ,p. 74.
- ↑ 桂勤編譯《國際及比較音樂教育研究發展概述》,《中國音樂》1995年增刊,第117-119頁。
- ↑ 特里斯·M.沃爾克著、田林譯《音樂教育與多元文化——基礎與原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83-87頁
- ↑ 張延凌·《作家》2008年第02期《十九世紀末的美國音樂》
- ↑ 美國流行音樂史 .世界娛樂報道[引用日期2014-02-24]
- ↑ 美國民間音樂和鄉村音樂的區別幫幫忙,求救求救 愛問知識人 2018年9月3日 - 在介紹美國鄉村音樂之前,得先弄清楚鄉村音樂和民間音樂這兩個概念,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因為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太多的「恩恩怨怨」。上世紀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