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羽葉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羽葉薯

中文名:羽葉薯

學 名:Ipomoea polymorpha Roem. & Schult.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亞 門:被子植物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管狀花目

科:旋花科

亞 科:旋花亞科

族:番薯族

屬:番薯屬

組:萼花組

種:羽葉薯

分布區域:廣東海南及台灣省

羽葉薯(學名:Ipomoea polymorpha)為旋花科番薯屬的植物,屬於一年生草本。分布於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埃塞俄比亞台灣島、菲律賓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等地,多生長在濱海沙灘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1]

羽葉薯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披散地面,高8-60厘米,單一或自基部分枝,幼枝密被白色疏柔毛,老時毛較少以至無毛。葉3深裂,中裂片線狀披針形,長2-2.5厘米,寬2-3毫米,側裂片寬線形,長4-8毫米,寬1-2毫米,沿脈被疏柔毛及有緣毛;葉柄較葉片短,長0.5-7毫米,疏生柔毛。花腋生,單一,花梗很短或近於無;苞片線形,長約1(-2)厘米,被長柔毛;萼片有1條明顯的中脈,被毛,長8-10毫米,長漸尖,外萼片卵狀披針形,全緣,或邊緣具1或2齒,內萼片披針形;花冠管狀漏斗形,長約1.25厘米,紫紅色,內面色較深,偶有白色,無毛;雄蕊和花柱內藏;花絲基部被毛;子房和花柱無毛。蒴果球形,高約5毫米,短於宿萼,無毛,稻稈色,2室,4瓣裂。種子4,長約3毫米,被灰褐色短茸毛。

羽葉薯生長環境

羽葉薯生長於濱海沙灘草地。

羽葉薯分布範圍

羽葉薯產於廣東海南及台灣省,分布埃塞俄比亞、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至澳大利亞東北。

參考來源

  1. 羽葉薯,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