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身高臀圍指數女性大於男性,因臀寬非臀翹。同身高女性臀部更寬大。男性臀部略翹,女性臀部更寬。臀翹體現運動之美,臀寬體現生育之美。
雌激素促進脂肪在臀部大腿囤積,抑制其在上腹部囤積。腰細臀寬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長壽。她們和後代認知能力較高,臀部大腿脂肪含DHA,有助於胎兒大腦發育。
「女性骨盆寬」指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骨盆寬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骨盆寬是髂嵴間寬、腹寬,非臀寬(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是髖寬,接近髖最大寬;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大轉子間寬和髖最大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
骨骼測量: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駝背性骨盆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嚴重影響正常分娩。導致大轉子間徑異常增大的是髖內翻和髖關節脫位,非股骨內旋。
活體測量:髂嵴高近似於臍高;大轉子在凹窩附近(側臥可假性凸起),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臀峰點高,遠大於會陰高和臀溝高;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轉子下脂肪過多、大腿外側突出在整形外科稱為騎士臀、馬褲腿,絕非「股骨內旋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的假胯寬」。減脂使髖最大寬減小,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上升,接近大轉子外突點;絕非「體態矯正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 」。 學術上無「假胯寬」一詞,「假胯寬」是偽概念。
目錄
臀線
臀線,人體解剖學中稱之為臀溝或臀股溝(gluteal sulcus),是指臀肌隆起與股後部上端之間的皮膚溝。站立時更明顯。
有的人臀部肌肉緊湊,有的鬆弛下垂,因肌肉形態不同而對「臀位」高低的觀感產生影響,但臀部肌肉形態並不改變臀線高度。
混淆概念
從大到小依次為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髂嵴間寬、髂前上棘間寬:
(1)臀寬/立位臀寬 /髖最大寬:左右側大腿部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用圓杆直腳規測量。此項測量不必考慮大轉子,只採用大腿部向外側最突出之點。
註: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因此,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女性的髖部最寬點一般略低於男性。
(2)大轉子間寬/大粗隆間徑/髖寬:左右側大轉子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註:大轉子在凹窩附近,側臥時股骨大轉子內旋可導致假性凸起。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峰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3)髂嵴間寬/髂結節間徑 /髂寬/骨盆寬/腹寬:左、右髂嵴點(ic)之間的直線距離。
(4)髂前上棘間寬/髂棘間徑:左、右髂前上棘點(is)間的直線距離。
註:該點是髂前上棘向前下方最突出的點,髂前上棘點高小於臍高。
附①:髖寬指數=(髂嵴間寬/大轉子點間寬)×100
附②:髂嵴髂前上棘寬度指數=(髂前上棘間寬/髂嵴間寬)×100
相關概念
(1)臀圍: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
(2)臀厚: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高度上,臀部前、後最突出部位間平行於矢狀面的水平直線距離。
(3)股上長:從腰圍線(WL)至會陰點(CR)的距離。
臀圍和腰臀比
臀圍
(1)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88.82cm,亞洲女性平均為91.66cm;歐美男性平均為98.37cm,歐美女性平均為96.69cm。
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由此可見,臀圍平均值兩性差不多,(臀圍/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相對更大。
腰臀比
腰圍:經臍部中心的水平圍長,或肋最低點與髂嵴上緣兩水平線間中點線的圍長,用軟尺測量,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
注①:前者大於後者,後者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腰圍,又稱腰節圍, 是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嚴格定義的腰圍,近似於最小腰圍 。男性腰部最細處略高於肚臍,女性則高出更多。
注②:以下身高腰圍指數(腰圍指數)、腰臀比皆採用腰節圍 或最小腰圍,不採用腰圍(臍點)。
腰圍:亞洲男性平均為73.35cm,亞洲女性平均為65.79cm;歐美男性平均為83.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72.55cm。
身高腰圍指數=(腰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
腰臀比=腰圍/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由此可見,腰圍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腰圍/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腰臀比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也就是說,女性腰更細、臀部相對更大,兩性腰臀比差異明顯。
臀厚
臀厚:亞洲男性平均為23.07cm,亞洲女性平均為20.72cm;歐美男性平均為24.86cm,歐美女性平均為22.71cm。
(臀厚/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3.46,亞洲女性平均為13.02;歐美男性平均為14.16,歐美女性平均為13.94。
由此可見,臀厚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臀厚/身高)×100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也就是說,男性臀部略翹。
股上長
股上長:亞洲男性平均為24.48cm,亞洲女性平均為24.34;歐美男性平均為28.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28.52cm。
(股上長/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4.28,亞洲女性平均為15.30;歐美男性平均為16.51,歐美女性平均為17.50。
由此可見,股上長平均值兩性差不多,(股上長/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相對更長。
註:①《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測量的是髂嵴上緣與肋骨下緣之間的中點至地面的垂距,即腰節點高;股上長=腰節點高-會陰高。
②《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測量的是最小腰圍處至地面的垂距,即腰圍高;股上長=腰圍高-會陰高。 由於腰部測量點不同,所以不能得出日本人(股上長/身高)×100小於美國人該指數。
臀寬、髂寬和髖寬
髖最大寬
髖最大寬:亞洲男性平均為32.78cm,亞洲女性平均為33.07cm;歐美男性平均為34.18cm,歐美女性平均為34.27cm。
(髖最大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9.12,亞洲女性平均為20.78;歐美男性平均為19.47,歐美女性平均為21.03。
由此可見,髖最大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髖最大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更寬。
坐姿臀寬
坐姿臀寬:亞洲男性平均為34.08cm,亞洲女性平均為36.4cm;歐美男性平均為36.68cm,歐美女性平均為38.45cm。
(坐姿臀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9.88,亞洲女性平均為22.87;歐美男性平均為20.89,歐美女性平均為23.60。
由此可見,坐姿臀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坐姿臀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
髂寬和髖寬
(1)髂嵴間寬/髂結節間徑/髂寬/骨盆寬/腹寬:亞洲男性平均為27.01cm,亞洲女性平均為26.3cm;歐美男性平均為27.05cm,歐美女性平均為26.36cm。
(髂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5.83,亞洲女性平均為16.53;歐美男性平均為15.43,歐美女性平均為16.22。
由此可見,髂寬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髂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骨盆相對更寬。
(2)大轉子間寬/大粗隆間徑 /髖寬:亞洲男性平均為30.67cm,亞洲女性平均為31.82cm。
(髖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7.89,亞洲女性平均為20.00。
(髂寬/髖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88.75,亞洲女性平均為82.65。
由此可見,髖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髖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髂寬/髖寬)×100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
男女差異
肩寬、髂寬、髖寬這三個寬度正好將人體軀幹分成兩個梯形,如圖所示:
一般正常兒童少年,(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兩指數變化規律如圖所示:
從圖中看出,(髂寬/肩寬)×100指數,男性從小到大無顯著差異,有一定穩定性,易於預測。而女性隨着進入青春發育期,由於骨盆寬度增加,(髂寬/肩寬)×100指數從12歲後逐漸增大,到16歲後才能穩定下來。從12歲到16歲的4年間,該指數平均增大6.8%。由於12歲以後骨盆向橫向增長明顯,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寬/肩寬)×100指數高於男性。
(髂寬/髖寬)×100指數,一般男少年各年齡組間無顯著差異,變化相對穩定,易於預測。女少年在8歲以前趨向男性,隨着青春發育期的到來,女性化逐漸明顯,髖部的增寬使指數下降與男性有明顯的差別。
偽概念「假胯寬」
簡介
(一)在人體測量中,髂寬即骨盆寬、腹寬(席煥久,2010)。
在體育測量中,髖寬指大轉子間寬(曾凡輝,1992)。
在人體測量的活體測量中,髖最大寬即臀寬,髖部最寬點為大腿外側最突出點(邵象清,1985),(size-JPN 2004-2006 [74] [76-77] ;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二)網絡名詞假胯寬(假髖寬),其理論定義「髂嵴間寬為真胯寬,大轉子間寬為假胯寬」。錯誤認為「髂嵴間寬是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股骨內旋所致」。其理論對髂嵴點、大轉子、髖部最寬點的體表具體位置描述錯誤,試圖在髖部最寬點(轉子下脂肪處)找出大轉子內旋的骨骼解剖特徵,從而到達到「體態矯正改善假胯寬,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的營銷目的。
人體寬度測量值
(一)人們常說「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寬」,這其實是相對於身高、肩寬而言,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就骨盆寬平均值而言,男性略大於女性。
(二)其次,骨盆寬又稱為髂嵴間寬,是腹寬,而不是臀寬(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又稱髖寬,接近髖最大寬;三者關係為——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三)在人體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轉子間寬和髖最大寬測量值,女性始終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也就是說,女性髖關節更寬,從腹部至髖部的寬度增加得更為明顯,構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線美。相關數據如下:
測量點的位置
(一)髂嵴點的位置:骨盆的上緣就是髂嵴,兩側髂嵴的最寬處,也即是髂嵴最向外突之點(該處成一結節,叫髂結節)也就是髂嵴點。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二)大轉子的位置:令被測者將大腿外展,體部向外展的大腿側屈。此時,在大轉子部位的皮膚形成一個凹窩,由此處可探得此測點。側臥時股骨大轉子內旋可導致假性凸起。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峰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三)髖部最寬點的位置:
(1)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轉子下方和大腿外側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積,向前與大腿前面的脂肪相連,向後與臀部脂肪相接。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因此,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女性的髖部最寬點一般略低於男性。
消瘦的病人,因大轉子特別明顯隆起,覆蓋其表面的皮膚受壓後容易形成褥瘡。
(2)在人體測量中,髂嵴以下、臀溝以上各測量點至地面垂距從高到低依次為:髂嵴高、臍高>髂前上棘點高>大轉子點高>臀峰點高、大轉子外突點高>會陰高>臀溝高、髖部最寬點高。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異常比例
從後方觀察髂嵴間徑與大轉子間徑的比例,如圖所示:
(一)圖1為正常人,即所謂的「假胯寬」。其特點為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女性大腿的脂肪遠多於小腿,它形成了大腿外側脂肪墊(outer thigh fat pad)。該脂肪墊位於大腿外上部的表面,在股骨大轉子的下方,覆蓋於股外側肌上。它向上與臀後側脂肪墊融匯,並繞至大腿後側、臀部下方,與臀部脂肪的向下延伸部融匯。女性骨盆區域的最寬處,由大腿外側脂肪墊構成。該點就在緊靠股骨大轉子的下方位置,與臀溝同高(男性臀部的最寬處通常位於闊筋膜張肌的遠端)。由於大腿脂肪豐富,導致女性臀部寬度增加,所以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
當該區域有大量脂肪堆積時,常可看到該區域的皮膚上出現許多深深的凹陷,呈麻點狀或乾酪狀。這是由於連接凹陷部位皮膚深面與包裹肌肉的深筋膜之間的條索狀纖維束缺乏彈性,導致纖維束之間的脂肪外突造成的。
轉子下脂肪過多,導致大腿外側凸起,俗稱騎士臀(saddle bag)、馬褲腿 [36] [55] 。超量的訓練使肌纖維變粗、大腿肌肉橫斷面增粗,也會出現馬褲腿 [56] 。此時髖最大寬遠大於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位置也遠低於大轉子外突點。這絕不是「股骨內旋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假胯寬」。
通過整形外科手術等也許可以減少轉子下脂肪,使髖最大寬減小,不斷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上升,不斷接近大轉子外突點。然而,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卻是不變的,髖部最寬點始終不高於大轉子外突點。
(二)圖2已有專業術語稱之為先天性髖關節後脫位、髖內翻。髖內翻不是股骨內旋,是頸干角小於正常值。嚴重髖內翻可導致大轉子顯著突出、上升,與髂前上棘距離變短,股骨外旋及股骨頸縮短,患肢外展、內旋活動受限,出現跛行、鴨步。其特點為髂嵴間寬遠小於大轉子間寬,大轉子間寬就是髖最大寬。
正常人大轉子外突點高(略小於大轉子點高)本來就接近臀峰點高,大於會陰高和臀溝高。這類病人的大轉子又還上升,所以髖部最寬點(即大轉子外突點)高於正常女性的髖部最寬點(即臀溝下緣)。
註:大部分人(大轉子點高/身高)×100數值都在50%以上,(大轉子外突點高/身高)×100數值接近50% ;絕大部分人(會陰高/身高)×100數值遠不及50%,(臀溝高/身高)×100數值則更小。
因此,圖2與「假胯寬」顯腿短、股骨內旋的說法完全不符合。
(三)腰椎滑脫、極有可能是駝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等 ,其特點為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一)在骨盆測量中,正常人一般髂嵴間徑比髂棘間徑長2-3cm,大轉子間徑比髂嵴間徑長2-3cm。如上述各種徑線過小,或幾條徑線之間比例不正常,說明骨盆可能狹窄或畸形。
佝僂病性扁平骨盆臨床特點之一就是髂棘間徑等於或大於髂嵴間徑。
駝背性骨盆臨床特點之一就是髂嵴間徑等於或大於大轉子間徑。
骨盆中部橫徑可用外測股骨大轉子間徑來間接推測,此法並非直接測量骨盆,不能說明正常骨盆之橫徑,但大轉子間徑過小往往標誌着骨盆中部橫徑過小 [42] 。大轉子間寬小於28cm,說明中骨盆狹窄,應剖宮產 [43] 。 註:在《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中,女性髂嵴間寬測量值範圍為222-303mm,平均值為263mm;大轉子間寬測量值範圍為291-355mm,平均值為318.2mm [1] 。
(二)骨骼系統最重要的性別差異表現在骨盆。女性骨盆由於適應妊娠的需要,比男性的短且相對較寬。女性骶骨也較寬,骨盆腔寬而圓,便於胎兒的娩出。由於骨盆腔較寬,致使兩側的髖臼(容納股骨頭的關節窩)相距較遠,增加了兩側大轉子的間距,故使髖部變寬。
女性大轉子間距的發育和月經初潮有一定聯繫。13-15歲女性大轉子間距發育甚為迅速,其均數遠超過男性,這一時期也正是月經初潮的高峰時期,所以大轉子間距的發育高峰應該是第二性徵的重要指征 [44] 。
所以當雙膝併攏時,女性左右兩股骨的傾角更大(Q角較男性大 [67] ,頸干角較男性小),導致腿微呈「X」形,膝外翻程度較大 [16] ,兩側大轉子更為突出 [45] 。
雌激素促進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積,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積。對腰圍、臀圍、大腿圍、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數與死亡風險間的相關性研究發現,腰細臀寬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長壽 [6-9] 。她們和後代認知能力較高,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含有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即DHA),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胎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 [10] 。
結論
(一)解剖學術語都有嚴格的定義,如矢狀面、冠狀軸、脛側、腓側、旋內、旋外等 [60-61] 。在人體測量中,「寬」,顧名思義,指的是橫徑 [22] 。髂寬即骨盆寬、腹寬(席煥久,2010)。在體育測量中,髖寬指大轉子間寬(曾凡輝,1992)。在人體測量的活體測量中,髖最大寬即臀寬,髖部最寬點為大腿外側最突出點(邵象清,1985),在大轉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 [74] [76-77] ;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網絡名詞假胯寬(假髖寬),其理論定義「髂嵴間寬為真胯寬,大轉子間寬為假胯寬」。錯誤認為「髂嵴間寬是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股骨內旋所致」。其理論對髂嵴點、大轉子、髖部最寬點的體表具體位置描述錯誤,試圖在髖部最寬點(轉子下脂肪處)找出大轉子內旋的骨骼解剖特徵,從而到達到「體態矯正改善假胯寬,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的營銷目的。
內旋是由骨骼的解剖特徵引起的,如股骨扭轉。那麼,髖部內旋的非手術干預治療的效果是有限的。正常女性髖臼間寬較大,經計算或測量,最大限度的外旋或通過治療根本不可能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而從活體測量層面看,女性髖最大寬還在大轉子下方,與臀褶相對應。
如「股骨過度前傾和(或)脛骨過度外旋可以造成代償性下肢內旋步態,使得髕骨承受過度的外側牽拉應力,這些患者通常合併代償性扁平足和足旋前」等現象,這些詞語骨科、運動醫學等自有描述。如果是要依據身體其它部位的特徵、而不是身體橫徑來判斷真假胯寬,那麼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假胯寬」這一描述身體橫徑的詞邏輯上也顯得多餘。
(二)骨骼測量: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駝背性骨盆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嚴重影響正常分娩。導致大轉子間徑異常增大的是髖內翻和髖關節脫位,非股骨內旋。
活體測量:髂嵴高近似於臍高;大轉子在凹窩附近(側臥可假性凸起),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臀峰點高,遠大於會陰高和臀溝高;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轉子下脂肪過多、大腿外側突出在整形外科稱為騎士臀、馬褲腿,絕非「股骨內旋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的假胯寬」。減脂使髖最大寬減小,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上升,接近大轉子外突點;絕非「體態矯正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
學術上無「假胯寬」一詞,「假胯寬」是偽概念。
翹臀的魅力
很多男人認為女人關注他們身體的突出部位,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對於全世界的女人來說,男人窄小、略翹的屁股是男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學會了直立行走,長期用兩條腿行走或跑步使附着在大腿的臀肌體積迅速增加,逐漸形成半球形的臀部。窄小、略翹的臀部對女人很有吸引力。因為女人喜歡有稜有角的倒三角身材的男人,髖部和臀部較小的男人才有這樣的身材。進化心理學家德溫德拉·辛博士發現,在女人眼中,腰圍和髖圍比例為9:10的男人最有魅力。窄小的髖部可以使男人快速奔跑。大部分女人擁有適合生育後代的寬大的髖部和臀部。她們被自己沒有的身體特徵吸引,因而希望男人擁有窄小的髖部和臀部。
生理學家說,窄小、略翹的臀部可以增加受孕的幾率。男人做愛時要做強有力的前沖運動,窄小、略翹的臀部會讓男人在進行性接觸時產生直接的衝力。因此窄小、略翹的臀部意味着男子有更好的生育機會,這對性特徵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指示。臀部肥胖而鬆弛的男人很難做出有力的前衝動作,他們必須使用整個身體前沖,導致全身的重量壓在女人身上,這會讓女人感到呼吸困難。相對而言,如果男人有窄小、略翹的臀部,做愛時就會讓女人感到舒服。稱讚男人的臀部漂亮,是女人評價男人性感常用的表達方式。
男人的臀部是吸引女人的重要部位,窄小、略翹的臀部被認為是性感的象徵。全世界女人都鍾愛窄小、略翹的臀部。國外曾經有人對3000名女性進行問卷調查,問題是「最欣賞男人的什麼部分」。結果表明,寬闊的背部、強壯有力的臂膀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名列第一位的就是窄小、略翹的臀部。可見,窄小、略翹的臀部在男性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男人長期坐在辦公室里,或者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間太長,他的臀部肌肉就會鬆弛。與女性不同,肥大的臀部對於男性而言是不美觀的,窄小、略翹的臀部才是男性魅力的一大特徵。松垮而又肥大的臀部還會影響男人的整體形象,顯得腿身比不協調,窄小、略翹的臀部能讓男人顯得挺拔、年輕而有活力。如果臀部窄小、略翹,腿就會顯得更長了,穿褲子才好看。
運動員選材
髖關節窄的運動員性成熟後,肌肉得到迅速發展,下肢肌肉群,特別表現在臀部肌肉群,更為明顯,外型看上去有些「翹臀」,臀紋球狀者更好。這表現出臀部肌群結實有力,這類運動員往往蹬地和起跳都比寬髖的學生積極有力。
參考文獻
- ↑ 真、假翹臀 是李逵還是李鬼?呆狐整形
- ↑ 是翹臀還是骨盆前傾,教你一秒判定-王東主治醫師愛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