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龍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耍龍燈 |
中文名: 耍龍燈 外文名: dragon lantern dancing 別 名: 舞龍、龍燈舞 性 質: 民間娛樂活動 活動時間: 春節到元宵節 道 具: 龍燈 起 源: 兩千多年前 |
耍龍燈又稱舞龍、龍燈舞,是中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中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傳統舞蹈。[1]
名詞詮釋
正月十五,除了鬧花燈、猜燈謎,吃元宵之外,在中國傳統民間還有耍龍燈、舞獅、踩高蹺等習俗。
耍龍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耍龍燈在中國漢代民間就已相當普遍了。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耍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
習俗傳承
耍龍燈起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舞龍的習俗在海外華人那裡得到了發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和重大慶典活動,他們就會舞起獅子,耍起龍燈,呈現出一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耍龍燈」在漢代民間已相當普遍了。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宋代吳自牧著的《夢粱錄》中記載:南宋行都臨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之狀。」我國古代人民為寄託美好願望而創造了龍的形象。相傳,古人把龍、鳳、麒麟、龜稱為四靈。造型優美,絢麗多彩,線條剛柔相濟。在歷史長河中閃耀着獨特的藝術光彩。早在商殷時代,銅器和骨刻上就有龍形圖案;周代銅器的龍紋已漸趨完整。
藝術價值
在藝術創作中,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創造,「耍龍燈」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形式完美、具有相當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深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
舞獅也是元宵節中傳統民俗娛樂活動。舞獅是中國一項傳統體育活動,它起源於三國時期,盛行於南北朝。
舞獅在我國有「北方獅子舞」和「南方獅子舞」之分。如今獅子舞不僅在喜慶節日出現,而且還登上了舞台。
民俗祈福
在古代,人們把「龍」作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風調雨順的願望,因此,用舞龍祈禱神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四季豐收。人們舞起用竹、鐵結紮,外用綢緞或布匹製作的彩龍取樂,表現歡快的心情,經過民間藝人不斷加工製造,「耍龍燈」已發展成為一種形式完美、具有相當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俗舞蹈藝術,深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表演形式
耍龍燈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木紙、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公供觀賞,這種龍特別講究裝潢,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節的主要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襠子(穿花),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退皮等。耍龍中,不論表演那種花樣動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耍十一、十三節龍的,主要表演蛟龍的動作,就是巨龍追捕着紅色的寶珠飛騰跳躍,忽而高聳,似飛沖雲端;忽而低下,象入海破浪,蜿蜒騰挪,煞是好看。
耍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與「雙龍戲珠」兩種。龍身由許多節組成,每節間距約五尺左右,第一節稱一檔。組成龍身的「節」,一般都是單數(如九節、十一節和十三節等)。龍頭部分也分輕重不同,一般重量約三十多斤。龍珠內點蠟燭的稱「龍燈」,不點的稱「布龍」。
農村耍龍燈還有個習慣,就是不僅在本村耍,還到外村表演,到鎮上或城市寬闊的街頭、廣場去「賽演」。每當新春至元宵節期間,在此起彼落的鑼鼓聲、鞭炮聲中,各個民間「舞龍」隊大顯身手,引動萬人空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