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伯多祿聖保祿堂 (伊斯坦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聖伯多祿聖保祿堂 |
---|
|
聖伯多祿聖保祿堂(Sen Pier ve Sen Paul Kilisesi)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貝伊奧盧區的卡拉柯伊街區(舊名加拉達),在歷史上頗為重要。
該堂的聖母像原本在克里米亞卡法的一座多明我會教堂。目前的建築系19世紀由福薩蒂兄弟重建(1841年至1843年)。
歷史
1475年,穆罕默德二世蘇丹將加拉達多明我會的聖保祿堂改為清真寺(今阿拉伯清真寺)。1476年,修士們搬到東面200米處一所威尼斯貴族安傑洛扎卡里亞擁有的房屋內,內有一所供奉聖伯多祿聖保祿的小堂。1535年4月20日,老扎卡里亞把該房屋讓給多明我會,條件是他們每周為他本人和他父母的靈魂做一次彌撒。1603至1604年,小堂改建為一個更大的教堂帶修道院1608年,該建築被置於法國國王的保護之下,同時每年也得到威尼斯共和國的補貼。
1640年,位於城牆內的多明我會君士坦丁堡聖母堂被改成一座清真寺,這裡的一幅聖母像(原本在克里米亞卡法)遷到聖伯多祿聖保祿堂。1660年,教堂和修道院燒毀(除了聖像可能被救出),根據法律土地交還給奧斯曼政府。儘管如此,由於歐洲列強的幫助,1702年又興建一個新的教堂。自1706年後,由於多明我會拒絕交出聖母像,威尼斯共和國不再支付補貼給該堂。那些年裡,聖像被部分重新粉刷(繡上現在的法國百合花飾),只有臉和胸部都可能是原來的。1731年加拉塔大火期間教堂再次燒毀,用木材重建。從1841年到1843年,瑞士意大利人加斯帕雷·福薩蒂和朱塞佩·福薩蒂兄弟興建目前的建築。
聖伯多祿聖保祿堂是貝伊奧盧區的三個拉丁基督徒堂區之一,另外兩個是聖安多尼主教座堂和Saint Mary Draperis。堂區管轄範圍加拉塔的下部,該區通常是定居在這座城市的歐洲移民的第一個住所。[1] 因此,該堂區的出生,結婚和死亡登記簿代表反映18世紀和19世紀移民潮的寶貴歷史資源[1]。該堂現在服務於當地馬耳他人,彌撒使用意大利語[2]。
建築
該堂為巴西利卡式樣,有四個側祭台。[3]。唱經樓上面的圓頂是天藍色的,上面點綴着金色的星星。該堂的後牆併入加拉達的一段熱那亞老防禦牆。
堂內有幾位聖徒遺骨:聖雷納圖斯(在加拉塔的地下墓穴發現)、聖多默、聖多明我和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的入口是一狹窄小巷,兩側高牆刻有雕塑和墓碑,其中大多數是意大利文.更多的墳墓在教堂的地穴。
參考文獻
- ↑ 1.0 1.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sc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 ↑ Catholic Churches. My merhaba. [23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 ↑ Eyewitness Travel Guides. Istanbul. London: DK. 1998: 105. ISBN 0-7513-6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