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是中國科技的一個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簡稱PAGE),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膠作為支持介質的一種常用電泳技術,用於分離蛋白質和寡核苷酸。
作用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膠為網狀結構,具有分子篩效應。它有兩種形式: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Native-PAGE)和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在蛋白質的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蛋白質能夠保持完整狀態,並依據蛋白質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質的形狀及其所附帶的電荷量而逐漸呈梯度分開;在DNA的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DNA呈雙鏈狀態泳動,其遷移率會受鹼基組成和序列的影響。
在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由於加入了變性劑——蛋白質變性劑常為SDS(SDS-PAGE),核酸變性劑常為尿素、甲酰胺等,故其分離僅依據於分子量大小。蛋白質的SDS-PAGE技術最初由shapiro於1967年建立,他們發現在樣品介質和丙烯酰胺凝膠中加入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強還原劑(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鈉)後,蛋白質亞基的電泳遷移率主要取決於亞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電荷因素)。SDS是陰離子去表面活性劑,作為變性劑和助溶試劑,它能斷裂分子內和分子間的氫鍵,使分子去摺疊,破壞蛋白分子的二、三級結構。而強還原劑如巰基乙醇,二硫蘇糖醇能使半胱氨酸殘基間的二硫鍵斷裂。在樣品和凝膠中加入還原劑和SDS後,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鏈,解聚後的氨基酸側鏈和SDS結合成蛋白- SDS膠束,所帶的負電荷大大超過了蛋白原有的電荷量,這樣就消除了不同分子間的電荷差異和結構差異。
參考文獻
- ↑ 中國專門創製文字的民族:千人從遼東遷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見證殷商歷史 走進中國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