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繫膜下動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腸繫膜下動脈 |
系腹主動脈發出的髒支之一。此動脈在平第3腰椎自腹主動脈前方發出,行向左下方。它發出的分支有左結腸動脈、乙狀結腸動脈、直腸上動脈。腸繫膜下動脈營養橫結腸左部、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的上2/3。並與腸繫膜上動脈及髂內動脈的分支吻合。
如此動脈發生痙攣或栓塞,則可嚴重影響其營養區腸管的功能,嚴重者可因缺血發生壞死。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腸繫膜下動脈
- 外文名: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 分支:左結腸動脈
- 起源:腹主動脈
- 發起:主動脈分叉近端數厘米處
目錄
- 腸繫膜下動脈的解剖結構
- 腸繫膜下動脈的臨床解剖
腸繫膜下動脈的解剖結構
平第3腰椎高度發自腹主動脈的前壁,沿腹後壁向左下進入乙狀結腸繫膜根內,下降至小骨盆移行為直腸上動脈。
腸繫膜下動脈沿途發出左結腸動脈,乙狀結腸動脈和直腸上動脈。它們分布於橫結腸左半、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上2/3部。
以上分支在分布於結腸之前,均先分支吻合成邊緣動脈弓,再從弓上發出分支至結腸的管壁。直腸上動脈與直腸下動脈和肛門動脈吻合。
腸繫膜下動脈的臨床解剖
近年來隨着結、直腸癌發病增加,手術規範化,腸繫膜下動脈根部淋巴結清除成為常規。
中下段直腸癌手術行盆腔內吻合時,常常存在腸管長度不夠,而吻合又受到血管牽拉,吻合口存有張力的情況。此時常採用根部切斷腸繫膜下動脈,延長血管束,進行腸管吻合。其殘端血供全部來自經邊緣血管弓的腸繫膜上動脈系統,大多病例無血供不良之虞。少數老年病例因 縮略圖 硬化或脾曲處邊緣弓血管發育不良可致殘端血供不良。因此,在離斷腸繫膜下動脈前宜先行阻斷,觀察血供情況後再結紮切斷。或者徹底清除腸繫膜下動脈根部淋巴結後,在左結腸動脈發出點下方切斷,利用乙狀結腸動脈弓松解吻合口張力。
直腸中下段癌侵犯陰道後壁或子宮頸時需行後盆腔臟器聯合切除術及陰道後壁切除。青年女性常利用乙狀結腸修復陰道,此手術面臨的難點之一是既要保證乙狀結腸瓣血管束的足夠長度,又要保證其血供充分。
在腸繫膜下動脈根部結紮可有效延長血管束,但存在腸瓣血供不足的顧慮,並給人工肛門的手術操作帶來困難。從腸繫膜下動脈分支情況和長度來看,比較合適的方法是保留腸繫膜下動脈,在左結腸動脈發出點以下切斷腸繫膜下動脈,利用乙狀結腸動脈弓延長血管束,乙狀結腸瓣上方的邊緣血管可離斷。這樣可以利用腸繫膜下動脈充分的血供供應乙狀結腸瓣,也可解決少數病例因血管束牽拉所致乙狀結腸長度不夠的情況,對製作人工肛門的操作也更加方便有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