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芳松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勝芳松花又名皮蛋,源於明朝,首產於江蘇,清朝傳入天津,後又傳入勝芳。並在製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加工工藝,改良配方,使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成為當地著名的土特產品之一。
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着對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1]。只要點起爐火,端起碗筷,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2]。
特產簡介
松花又名皮蛋,源於明朝,首產於江蘇,清朝傳入天津,後又傳入勝芳。並在製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加工工藝,改良配方,使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成為當地著名的土特產品之一。勝芳松花的特點是個大、味美、色澤好看。製作方法是:精心挑選優質新鮮的鴨蛋,用生石灰、純鹼、茶葉、鹽等原料,採取傳統方法製做,松花蛋為茶色或琥珀色,呈現半透明膠凍狀,有彈性,有松枝花紋,蛋黃兒為深綠色或五彩色,粘度適宜。吃起來味美清香,涼爽可口,獨具特色。多年來,不但供應國內市場,而且遠銷港澳、日本和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被奉為宴席上的一道中國名菜。2003年勝芳松花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重點名牌產品」。
相關資訊
[清河故事] 勝芳松花蛋的由來
從前,大清河邊有一對夫婦,男的打柴,女的在家紡線,日子過得很清苦。一天,男的去打柴,路上揀到兩個鴨蛋。回到家,他喜滋滋地把鴨蛋從懷裡掏出來,說:"老婆,今天咱倆能吃上鴨蛋了。"聽丈夫這一說,正在紡線的女人站起身,驚喜地摸着兩個鴨蛋。丈夫讓妻子把蛋炒了當菜吃,妻子捧着兩個鴨蛋捨不得,建議丈夫還是別吃為好,不如把鴨蛋孵成小鴨,等小鴨長大後會生蛋了,用蛋換來米麵,以後還愁吃不上鴨蛋?聽妻子這一說,丈夫覺得妻子說的有道理,連連夸娘子過日子會精打細算。聽丈夫這一說,妻子很害羞,低下頭。
常言道:二月二孵小雞,孵完小雞孵小鴨。妻子拿出早做好的一床棉被,把兩個鴨蛋裹好,放在熱炕頭上。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終於有一天兩隻小鴨破殼出來了,夫妻倆捧着毛茸茸的小鴨樂得合不上嘴。妻子掰小鴨的嘴,用小米一粒一粒地餵它,又用小勺把水送到小鴨嘴裡。幾天後,小鴨可以自己吃喝了,妻子在一旁看着。小鴨一天天長大,是一公一母。妻子把它們趕到河裡,鴨子到了河裡真是如魚得水,立刻撒起歡來,自由自在地游泳。秋後,鴨子開始生蛋,一個月下來,妻子竟攢了一籃子鴨蛋,她用鴨蛋換來米麵油鹽還有許多生活用品。轉年,夫妻倆用攢下的一百多個鴨蛋孵小鴨。當上百隻小鴨出殼後,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也出生了,這給夫妻倆帶來了更大的樂趣。
他們聽人說勝芳是"魚米之鄉",是"北方小蘇杭",就想,那裡一定水好魚肥,正是養鴨的好地方。於是,夫妻倆帶着孩子,撐船趕鴨來到了勝芳。果不其然,勝芳的東淀大窪是常年積水的淀泊,水草豐盛,每次澇災,大量的稻穀和秸稈腐爛後,既是魚的飼料又滋生了許多浮游生物,加上茂密的蘆葦,極適合鴨類生長繁殖。夫妻倆決定在勝芳安家,他們用雜草白灰做成了小屋,丈夫每天去淀里放鴨,妻子在家做飯帶孩子。一天,妻子做飯不小心失了火,將小屋燒毀。因為小屋簡陋,夫妻倆沒在意,又在旁邊搭了一間。
幾天後,當他們清理廢墟時,發現、屋裡的一籃子鴨蛋已被燒糊,蛋皮變成藍灰色,剝開一看, 蛋清已成黑色,便試着吃了一口,誰想另有一種很香的味道。夫妻倆靈機一動,放上調料,再吃,真是難得的美味!從此,他們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和改進,不再用火燒,而是用石灰和泥燒制,味道越來越好。這種食品蛋黃兒為深綠色或五彩色,粘度適宜,有松枝花紋,所以人們都叫它松花。後來勝芳辦起了養殖場,聘請那位丈夫成為養殖場的管理人員,鴨群由一百隻發展到成千上萬隻。據說鴨群在丈夫眼前一過,他就知道是多少只鴨子。
由於東淀水質好,土壤肥沃,鴨子喜歡吃的活食又多,所以鴨蛋個大,黃兒紅。聰明勤勞的勝芳人在製作松花過程時,不斷改進加工工藝,改良配方,製作時精心挑選優質新鮮的鴨蛋,用生石灰、純鹼、荼葉、鹽等原料,採用傳統方法製作。這種松花蛋為茶色或琥珀色的半透明膠凍狀,有彈性,所以也叫皮蛋。皮蛋吃起來美味清香,涼爽可口,頗有特色,在國內市場上供不應求。出口時用大龍缸封存,遠銷港澳以及日本、菲律賓和南洋等許多國家,被奉為宴席上的一道中國名菜。
參考文獻
- ↑ 美食與文化的交融,感受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 ,搜狐,2023-05-11
- ↑ 詩歌的十大要素和六大取向,搜狐,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