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深處的嘆息(董攀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胡同深處的嘆息》是中國當代作家董攀山的散文。
作品欣賞
胡同深處的嘆息
若是有人帶你走過京城的小巷,可別以為那幾條窄巷子,就是著名的老北京胡同了。其實老北京胡同可不是幾條巷子的概念,那可是青灰磚牆鋪就的圍繞在紫禁城紅牆周圍的幾千條巷子。雖然這些巷子早已不存在了,還能得以證明它曾經存在過的幾個城門樓子,依舊孤零零地相互矚望,而北京胡同以其過往的影子,徘徊在這座古老城市的記憶里不曾褪色。這些胡同可以說是北京人的根,也是任何現代化建築都無法替代的。如果說還有什麼是北京人為之纏繞不去的懷念,那就是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其實就是民俗文化里的民居。民居在中國俗稱是平民百姓生活居住的地方,無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能連接民居貫穿其中的小路都叫巷子。而胡同正是由這種巷子演化而來的。北京胡同的舊名原為「衚衕」,後簡化成現代漢字「胡同」。舊時的北京城,怎麼看都是灰茫茫的。盤桓竟日,昏沙蒼茫的塵土下,一隊駱駝邁着勞頓的步子,馱着糧食和食鹽,穿行在古都邊城的路上。熙熙攘攘的街巷裡毛驢車悠閒地走着,而人力三輪車卻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橫穿在京城的每個角落裡,這個情景已遠離現代的京城很多年了。北京的胡同雖沒有江南水鄉的秀色,也沒有歐洲童話般建築的浪漫,但它卻有着一身青磚灰瓦的古樸,襯着紫禁城的金碧輝煌,才形成了北京這座古老城市民俗民風的獨特文化。據記載,北京胡同經歷了元、明、清三個朝代,而歷代的官吏在這片土地上都不約而同地沿襲着同一個傳統法則,那就是集權不變的法則,這法則統治了中國幾千年,也是北京胡同文化最重要的形成根源。
今天的北京城,迄今能完整留存下來的胡同已經完全不見了。記得早些年,我陪着父親在胡同里遛彎,一種年久的古樸文化氣息在胡同的宅院裡喘息着,胡同里的喧囂也讓人感覺特別親切。如果不是我的目光變得沉重了,就是那些延伸在深長小巷裡的每一塊青磚灰瓦的目光變得沉重了。父親一路走一路哀嘆:「要不了幾年,這些胡同恐怕連地圖上都難找了……」是呵,人類沉澱一種文化需要經歷上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演化,可要毀掉它卻只需一念之間。在這些印證着北京文化歷史滄桑的磚牆裡,還能有幸從鋼筋水泥雕琢的建築中端望世界、端望我們這個時代的,已經算得上是倖存者了,那些城門樓周邊的大部分胡同早已變成記憶中的故事遺留在後人的傳說里。
人的意識有時候會漸漸地陷入一種茫然狀態,而群體意識茫然就會讓傳統文化陷入悲哀之境。當我偶然變得清醒並置身在這種獨特的人文景觀里時,與我時刻共存並一同呼吸在同一個空間裡的北京胡同,讓我無法不將心緣的距離與它貼得更近,近得甚至可以以任何的角度去聆聽它的脈動。聆聽那些曾經滲透在數千條胡同里深藏着的數不盡的老北京的故事。生在北京,我不能若無其事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相信所有出生在北京的人都不能。那些曾經吹着哨子旋飛的鴿子群和胡同巷子裡傳出的一聲聲的叫賣吆喝聲,還有紫禁城不知哪個角落裡飛出的烏鴉群,還有那些只屬於胡同的老字號文化,都給我留下了太多的記憶。記得小的時候,父親騎着自行車帶着我,走過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胡同,在那裡做客老字號,也是我記憶中最生動的部分。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也許是這些胡同早已烙印在我心裡,用不着我刻意地去描繪它,只在情感的最深處,將其血脈同它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這種情感,就算是到了老年,恐怕也是無法說清楚的。
作者簡介
董攀山,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