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給「濫采亂挖」下猛藥?(漠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能否給「濫采亂挖」下猛藥?》是中國當代作家漠風寫的散文詩。
作品欣賞
能否給「濫采亂挖」下猛藥?
濫采亂挖礦產資源,最近幾年幾乎屢禁不止,這在全國似乎成了一種普通現象,特別突出的如小煤窯問題,已經成了一種頑疾。有時候,治理一段時間,過不了多久,又能死灰復燃,何也?筆者以為,治理的猛藥下得不夠,沒有從根本上達到治理的目的。
據8月28日天山網報道,濫采亂挖使盛產新疆和田玉的玉龍喀什河千瘡百孔,生態遭嚴重破壞,其上游100公里的河床,布滿了大型挖掘機留下的縱橫交錯的坑道。而且,河道有近20萬人,2000台挖掘機在不停地翻挖。看到此報,道筆者並不是感到震驚,而是擔心。現在一些人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已經在吃子孫後代的飯,如果現在的資源被濫采亂挖光了,環境被破壞得千瘡百孔,我們的後代會怎麼評價他們的先輩?他們將如何生存?
資源是不能再生的,不光是和田玉面臨枯竭,其它礦產資源也面臨此種問題,前幾年筆者曾做個採訪,小煤窯的回採率極低,有些僅為20%甚至10%,那就是說,80%以上的資源被這些小礦主們白白浪費了。而且由於濫采亂挖,許多樹木草皮植被遭到破壞,玉龍喀什河就是例證,實際上,許多年前阿勒泰黃金開發熱就出現過類似情況。現在,很多有識之士都在為環境問題惡化而發愁,一方面我們在治理環境,另一方面又在破壞環境,特別是對礦產資源的瘋狂式開採,既浪費資源,又破壞了環境,造成的惡果不堪設想。
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家園只有一個,我們要生存,子孫後代也要生存,我們總不能把資源都消耗殆盡,留下一個惡劣的環境,讓子孫後代生活在一個荒涼的世界之中?此類現象已經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時候了。
治理資源亂開發問題之根本,要先從治理地方保護主義開始。開發商沒有地方保護,是沒有市場的,實際上許多濫采亂挖與地方保護主義縱容有很大關係。許多地方為了短時期的經濟繁榮,總是把眼睛盯在資源開發上。這就要求地方決策者有長遠的眼光,不能只考慮自己在任上的政績,一是要有步驟有計劃合理開發資源,二是要把環境保護作為開發資源的前提。對於那些為了搞政績,放任和縱容濫采亂挖的地方領導,要以不作為進行必要的處理。
礦產資源部門也要嚴格管理。礦產資源法已經出台許多年了,開發礦產要嚴格依法辦理。現在亂開發的情況,也不能說開發商全都違法,許多人都有開發許可證,不管老闆們以何種手段得到開發許可證,但至少說明,我們的管理上有漏洞。其實,濫采亂挖與亂髮許可證是有一定關係的,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執法一定要嚴,先從源頭堵住濫采亂挖的現象。同時,管理部門要從內部抓起,本着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提高執法隊伍,消除職業腐敗。
另外,筆者以為風險開發不可取。這幾年礦產開發很熱,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投資,鼓勵風險投資,這樣就不得不犧牲環保,有時環境破壞了,卻並沒有開採的資源,同時也給開發商造成損失。作為開發商在與地方合作時,應取得礦產資源的一手資料,搞清儲量,有的放矢。而作為地方部門在與開發商合作時,既要充分徵得管理部門的同意,也要徵得環保部門的許可,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雙贏。
總之,保護資源,保護環境,都是關係到千秋萬代的大事,這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地方,某一個部門的事情,執法部門要嚴管,地方部門要慎重,每個公民都要人人關心。只有對濫采亂挖的現象下猛藥,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堅決堵住濫采亂挖「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現象。[1]
作者簡介
漠風,陝西神木人。